一种适用于军用越野车的整体式双回路转向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305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军用越野车的整体式双回路转向器总成,属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技术领域。转向壳体内设置有装配转向螺母形成的互不连通的左油腔和右油腔,阀套与输入轴之间设置有阀套油槽,转向螺杆与输入轴之间设置有螺杆油槽,螺杆油槽上方的转向壳体上设置有主阀进油道,螺杆油槽下方的转向壳体上设置有主阀回油道,主阀回油道和主阀进油道分别与螺杆油槽连通,螺杆油槽通过连通孔分别与左油腔和右油腔连通,该转向器总成具有安全可靠和具备应急转向能力的特点,解决了现有转向器存有的转向器存有的安全系数低和转向容易失效的问题,满足了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的安全需求。

An integral dual circuit steering gear assembly for military off-road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军用越野车的整体式双回路转向器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军用越野车的整体式双回路转向器总成,属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

技术介绍
转向器是汽车上的重要部件,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转向器将转向盘的转向力矩和转向角进行减速增矩,再输出给转向拉杆机构,达到使汽车转向的目的;如,商务车、载重车、军用越野车等广泛应用了液压助力的转向器,液压助力转向器减少了方向盘的转数,便于驾驶者在停车或转向时对汽车进行操控,极大的减轻了驾驶者的劳动强度。但军用越野车由于特殊的使用要求需要适应多变的路况和行车环境,对转向器的安全性能有很高的要求,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器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尤其是发动机或油泵意外受损时,会直接导致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失效,只能靠人力来转向,人力操作不便且力量有限,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在现有的转向系统基础上,需要增加应急转向的功能,以解决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器存有的不足,进一步提升转向器的安全等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具备应急转向能力,以解决现有转向器存有的安全系数低和转向容易失效问题的适用于军用越野车的整体式双回路转向器总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军用越野车的整体式双回路转向器总成,包括转向器本体,转向器本体由转向壳体、转向臂轴、输入轴、转向螺母和转向螺杆构成,转向壳体内通过转向螺杆装有转向螺母,转向螺母下方的转向壳体内装有转向臂轴,转向臂轴与转向螺母啮合连接;转向螺杆内通过固定销装有扭杆,转向螺杆一端装有输入轴,输入轴的一端通过固定销与扭杆连接;其特征在于:输入轴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和阀套装有转向阀,阀套与输入轴之间设置有阀套油槽,转向螺杆与输入轴之间设置有螺杆油槽,螺杆油槽对应的转向壳体上设置有主阀进油道,螺杆油槽下方的转向壳体上设置有主阀回油道,主阀回油道和主阀进油道分别与螺杆油槽连通,所述的阀套油槽对应的转向阀阀体上设置有助力缸油口A和助力缸油口B;阀套油槽下方的阀体上设置有副阀进油口和副阀回油口,助力缸油口A、助力缸油口B、副阀进油口和副阀回油口分别与阀套油槽连通;所述的转向壳体内设置有装配转向螺母形成的互不连通的左油腔和右油腔,螺杆油槽通过连通孔分别与左油腔和右油腔连通。所述的主阀进油道和助力缸油口A内分别设置有安全阀。所述的转向器本体上设置有旁通阀A,旁通阀A与主阀进油道和主阀回油道连通。所述的阀体上设置有旁通阀B,旁通阀B与副阀进油口和副阀回油口连通。所述的螺杆油槽由输入轴圆周上设置的输入轴进油槽组、输入轴排油槽组、螺杆内壁圆周上设置的螺杆排油槽组构成,输入轴进油槽组由输入轴进油槽A、输入轴进油槽B和输入轴进油槽C构成,输入轴排油槽组由输入轴排油槽A、输入轴排油槽B和输入轴排油槽C构成,螺杆排油槽组由螺杆排油槽A、螺杆排油槽B、螺杆排油槽C、螺杆排油槽D、螺杆排油槽E和螺杆排油槽F构成;所述的输入轴进油槽A、输入轴进油槽B和输入轴进油槽C在输入轴圆周上呈120°均布。所述的输入轴进油槽A、输入轴进油槽B和输入轴进油槽C之间的输入轴圆周上呈120°均布有输入轴排油槽A、输入轴排油槽B和输入轴排油槽C,输入轴排油槽A、输入轴排油槽B和输入轴排油槽C与输入轴进油槽A、输入轴进油槽B和输入轴进油槽C之间呈间隔错位设置。所述的输入轴进油槽组和输入轴排油槽组对应的输入轴上设置有中心盲孔,输入轴进油槽A、输入轴进油槽B和输入轴进油槽C分别通过径向连通孔与中心盲孔连通。所述的螺杆排油槽A、螺杆排油槽B、螺杆排油槽C、螺杆排油槽D、螺杆排油槽E和螺杆排油槽F在螺杆内壁圆周上呈60°均布;螺杆排油槽A和螺杆排油槽B之间径向设置有进油连通孔A;螺杆排油槽C和螺杆排油槽D之间径向设置有进油连通孔B;螺杆排油槽E和螺杆排油槽F间径向设置有进油连通孔C;所述的进油连通孔A、进油连通孔B、进油连通孔C、螺杆排油槽A、螺杆排油槽B、螺杆排油槽C、螺杆排油槽D、螺杆排油槽E和螺杆排油槽F分别与螺杆环槽连通;螺杆环槽与主阀进油道、主阀回油道、左油腔和右油腔连通。所述的阀套油槽由输入轴油槽组和阀套排油槽组构成;输入轴油槽组由呈60°均布在输入轴圆周上的输入轴油槽A、输入轴油槽B、输入轴油槽C、输入轴油槽D、输入轴油槽E和输入轴油槽F构成;阀套排油槽组由呈60°均布在阀套内壁圆周上的阀套排油槽A、阀套排油槽B、阀套排油槽C、阀套排油槽D、阀套排油槽E和阀套排油槽F构成;阀套排油槽A与阀套排油槽B之间设置有阀套进油孔A,阀套排油槽C与阀套排油槽D之间设置有阀套进油孔B,阀套排油槽E和阀套排油槽F之间设置有阀套进油孔C,阀套外表圆周上设置有阀套环槽,阀套排油槽A、阀套排油槽B、阀套排油槽C、阀套排油槽D、阀套排油槽E、阀套排油槽F、阀套进油孔A、阀套进油孔B、阀套进油孔C分别与阀套环槽连通。所述的阀套环槽分别与助力缸油口A、助力缸油口B、副阀进油口和副阀回油口连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适用于军用越野车的整体式双回路转向器总成具有安全可靠和具备应急转向能力的特点,通过主供油回路和应急供油回路在正常和非正常情况下分别对该转向器总成进行液压助力,两条回路利用转向螺杆总成实现油路的切换,当主供油回路受损时,应急供油回路仍可以单独进行液压助力,且相对于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器,该转向器只增加了阀体总成,产生的重量和体积占用较小,解决了现有转向器存有的转向器存有的安全系数低和转向容易失效的问题,满足了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的安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向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阀套油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螺杆油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螺杆油槽的左转向工作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阀套油槽的左转向工作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螺杆油槽的右转向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阀套油槽的右转向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油路原理框图。图中:1、转向壳体,2、转向臂轴,3、转向螺母,4、转向螺杆,5、左油腔,6、右油腔,7、扭杆,8、阀体,9、阀套,10、输入轴,11、变径台肩,12、阀套油槽,13、输入轴油槽A,14、输入轴油槽B,15、输入轴油槽C,16、输入轴油槽D,17、输入轴油槽E,18、输入轴油槽F,19、阀套排油槽A,20、阀套排油槽B,21、阀套排油槽C,22、阀套排油槽D,23、阀套排油槽E,24、阀套排油槽F,25、阀套进油孔A,26、阀套进油孔B,27、阀套进油孔C,28、助力缸油口A,29、助力缸油口B,30、副阀进油口,31、副阀回油口,32、螺杆油槽,33、输入轴进油槽A,34、输入轴进油槽B,35、输入轴进油槽C,36、输入轴排油槽A,37、输入轴排油槽B,38、输入轴排油槽C,39、中心盲孔,40、螺杆排油槽A,41、螺杆排油槽B,42、螺杆排油槽C,43、螺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军用越野车的整体式双回路转向器总成,包括转向器本体,转向器本体由转向壳体(1)、转向臂轴(2)、输入轴(10)、转向螺母(3)和转向螺杆(4)构成,转向壳体(1)内通过转向螺杆(4)装有转向螺母(3),转向螺母(3)下方的转向壳体(1)内装有转向臂轴(2),转向臂轴(2)与转向螺母(3)啮合连接;转向螺杆(4)内通过固定销装有扭杆(7),转向螺杆(4)一端装有输入轴(10),输入轴(10)的一端通过固定销与扭杆(7)连接;其特征在于:输入轴(1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和阀套(9)装有转向阀,阀套(9)与输入轴(10)之间设置有阀套油槽(12),转向螺杆(4)与输入轴(10)之间设置有螺杆油槽(32),螺杆油槽(32)对应的转向壳体(1)上设置有主阀进油道(49),螺杆油槽(32)下方的转向壳体(1)上设置有主阀回油道(50),主阀回油道(50)和主阀进油道(49)分别与螺杆油槽(32)连通,所述的阀套油槽(12)对应的转向阀的阀体(8)上设置有助力缸油口A(28)和助力缸油口B(29);阀套油槽(12)下方的阀体(8)上设置有副阀进油口(30)和副阀回油口(31),助力缸油口A(28)、助力缸油口B(29)、副阀进油口(30)和副阀回油口(31)分别与阀套油槽(12)连通;所述的转向壳体(1)内设置有装配转向螺母(3)形成的互不连通的左油腔(5)和右油腔(6),螺杆油槽(32)通过连通孔分别与左油腔(5)和右油腔(6)连通;所述的阀套油槽(12)对应的阀体(8)上设置有阀套环槽(55);螺杆油槽(32)对应的转向壳体(1)上设置有螺杆环槽(5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军用越野车的整体式双回路转向器总成,包括转向器本体,转向器本体由转向壳体(1)、转向臂轴(2)、输入轴(10)、转向螺母(3)和转向螺杆(4)构成,转向壳体(1)内通过转向螺杆(4)装有转向螺母(3),转向螺母(3)下方的转向壳体(1)内装有转向臂轴(2),转向臂轴(2)与转向螺母(3)啮合连接;转向螺杆(4)内通过固定销装有扭杆(7),转向螺杆(4)一端装有输入轴(10),输入轴(10)的一端通过固定销与扭杆(7)连接;其特征在于:输入轴(1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和阀套(9)装有转向阀,阀套(9)与输入轴(10)之间设置有阀套油槽(12),转向螺杆(4)与输入轴(10)之间设置有螺杆油槽(32),螺杆油槽(32)对应的转向壳体(1)上设置有主阀进油道(49),螺杆油槽(32)下方的转向壳体(1)上设置有主阀回油道(50),主阀回油道(50)和主阀进油道(49)分别与螺杆油槽(32)连通,所述的阀套油槽(12)对应的转向阀的阀体(8)上设置有助力缸油口A(28)和助力缸油口B(29);阀套油槽(12)下方的阀体(8)上设置有副阀进油口(30)和副阀回油口(31),助力缸油口A(28)、助力缸油口B(29)、副阀进油口(30)和副阀回油口(31)分别与阀套油槽(12)连通;所述的转向壳体(1)内设置有装配转向螺母(3)形成的互不连通的左油腔(5)和右油腔(6),螺杆油槽(32)通过连通孔分别与左油腔(5)和右油腔(6)连通;所述的阀套油槽(12)对应的阀体(8)上设置有阀套环槽(55);螺杆油槽(32)对应的转向壳体(1)上设置有螺杆环槽(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军用越野车的整体式双回路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阀进油道(49)和助力缸油口A(28)内分别设置有安全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军用越野车的整体式双回路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器本体上设置有旁通阀A(51),旁通阀A(51)与主阀进油道(49)和主阀回油道(50)连通,所述的阀体(8)上设置有旁通阀B(52),旁通阀B(52)与副阀进油口(30)和副阀回油口(3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军用越野车的整体式双回路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油槽(32)由输入轴(10)圆周上设置的输入轴进油槽组、输入轴排油槽组、转向螺杆(4)内壁圆周上设置的螺杆排油槽组构成,输入轴进油槽组由输入轴进油槽A(33)、输入轴进油槽B(34)和输入轴进油槽C(35)构成,输入轴排油槽组由输入轴排油槽A(36)、输入轴排油槽B(37)和输入轴排油槽C(38)构成,螺杆排油槽组由螺杆排油槽A(40)、螺杆排油槽B(41)、螺杆排油槽C(42)、螺杆排油槽D(43)、螺杆排油槽E(44)和螺杆排油槽F(45)构成;所述的输入轴进油槽A(33)、输入轴进油槽B(34)和输入轴进油槽C(35)在输入轴(10)圆周上呈120°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军用越野车的整体式双回路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轴进油槽A(33)、输入轴进油槽B(34)和输入轴进油槽C(35)之间的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畅周全杨杰倪静陈大林孔真斌傅早清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恒隆汽车技术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