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伟专利>正文

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228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架结构,其结构包括调节装置、连接杆、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固定柱、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右调节螺丝、左调节螺丝、第三固定块、防滑纹、第四固定块,调节装置安装于连接杆左侧,连接杆设于第四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之间,第一固定环平行于第二固定环,将材料置于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第四固定块表面上,防滑纹增大了被放置物的摩擦力,若放置物较小,可通过旋转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使得第一旋转柱与第二旋转柱插入不同的位置的连接杆孔洞中,使用第一旋转螺纹与第二旋转螺纹来对孔洞中的固定螺纹进行旋转固定,内部零件较少,不易发生倒塌,稳定性较好,横向调节固定板能力得到提高。

A bridge construction support fram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idge construction support fram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regulating device, a connecting rod, a first fixing ring, a second fixing ring, a fixing column, a first fixing block, a second fixing block, a right adjusting screw, a left adjusting screw, a third fixing block, an anti-skid thread and a fourth fixing block, and the adjusting device is installed in the connection.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rod, the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ourth fixing block and the first fixing block. The first fixing ring is parallel to the second fixing ring. The material is plac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fixing block, the second fixing block, the third fixing block and the fourth fixing block. The anti-skid lines increase the friction of the placed object. If the placed object is small, the first end can be rotated. The cover or the second end cover makes the first rotating column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column insert into the connecting rod hole in different positions. The first rotating thread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thread are used to rotate and fix the fixed threads in the hole. The internal parts are fewer, the collapse is not easy to occur, the stability is better, and the ability of transversely adjusting the fixing plate is improved.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架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架结构,属于桥梁施工设备科技

技术介绍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的使用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而在桥梁的搭建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支撑架来进行辅助作业。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1162096.2的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架结构,其结构包括横架、固定螺栓、锁棒、定位板、保护壳、第二固定块和支架,所述横架的下侧安装有垫圈,且横架通过垫圈与转轴相连接,所述转轴的底端镶嵌有第一伸缩杆,所述固定螺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保护壳的上侧装设有底座,但是该现有技术内部零件较多,易发生倒塌,稳定性较差,横向调节固定板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架结构,以解决现有内部零件较多,易发生倒塌,稳定性较差,横向调节固定板能力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架结构,其结构包括调节装置、连接杆、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固定柱、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右调节螺丝、左调节螺丝、第三固定块、防滑纹、第四固定块,所述调节装置安装于连接杆左侧,所述连接杆设于第四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之间,所述第一固定环平行于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与固定柱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固定柱上端与第一固定块下端相焊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固定块与第三固定块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右调节螺丝竖直安装于第二固定块下端,所述左调节螺丝竖直安装于第三固定块下端,所述防滑纹与第四固定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四固定块与第三固定块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旋转螺纹、第一旋转柱、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第二旋转螺纹、第二旋转柱、固定螺纹,所述第一旋转螺纹与第一旋转柱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旋转柱下端第一端盖上端相焊接,所述第二旋转螺纹与第二旋转柱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螺纹与第二旋转螺纹相啮合,所述第二端盖上端与第二旋转柱下端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在同一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安装于第一固定块左侧。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固定螺纹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环与固定柱在同一中心线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采用铁材质,坚固不易变形。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空气腐蚀。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架结构,将材料置于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第四固定块表面上,防滑纹增大了被放置物的摩擦力,若放置物较小,可通过旋转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使得第一旋转柱与第二旋转柱插入不同的位置的连接杆孔洞中,使用第一旋转螺纹与第二旋转螺纹来对孔洞中的固定螺纹进行旋转固定,内部零件较少,不易发生倒塌,稳定性较好,横向调节固定板能力得到提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架结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调节装置-1、连接杆-2、第一固定环-3、第二固定环-4、固定柱-5、第一固定块-6、第二固定块-7、右调节螺丝-8、左调节螺丝-9、第三固定块-10、防滑纹-11、第四固定块-12、第一旋转螺纹-101、第一旋转柱-102、第一端盖-103、第二端盖-104、第二旋转螺纹-105、第二旋转柱-106、固定螺纹-10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架结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调节装置1、连接杆2、第一固定环3、第二固定环4、固定柱5、第一固定块6、第二固定块7、右调节螺丝8、左调节螺丝9、第三固定块10、防滑纹11、第四固定块12,所述调节装置1安装于连接杆2左侧,所述连接杆2设于第四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6之间,所述第一固定环3平行于第二固定环4,所述第二固定环4与固定柱5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固定柱5上端与第一固定块6下端相焊接,所述第一固定块6与第二固定块7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固定块7与第三固定块10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右调节螺丝8竖直安装于第二固定块7下端,所述左调节螺丝9竖直安装于第三固定块10下端,所述防滑纹11与第四固定块1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四固定块12与第三固定块10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调节装置1包括第一旋转螺纹101、第一旋转柱102、第一端盖103、第二端盖104、第二旋转螺纹105、第二旋转柱106、固定螺纹107,所述第一旋转螺纹101与第一旋转柱1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旋转柱102下端第一端盖103上端相焊接,所述第二旋转螺纹105与第二旋转柱10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螺纹107与第二旋转螺纹105相啮合,所述第二端盖104上端与第二旋转柱106下端相焊接,所述第三固定块10与第一固定块6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连接杆2安装于第一固定块6左侧,所述连接杆2与固定螺纹10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环3与固定柱5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固定柱5采用铁材质,坚固不易变形,所述连接杆2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空气腐蚀。本专利所说的固定螺纹107是在圆柱或圆锥母体表面上制出的螺旋线形的、具有特定截面的连续凸起部分,螺纹按其母体形状分为圆柱螺纹和圆锥螺纹;按其在母体所处位置分为外螺纹、内螺纹,按其截面形状分为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及其他特殊形状螺纹,所述右调节螺丝8是利用物体的斜面圆形旋转和摩擦力的物理学和数学原理,循序渐进地紧固器物机件的工具。在进行使用时将材料置于第一固定块6、第二固定块7、第三固定块10、第四固定块12表面上,防滑纹11增大了被放置物的摩擦力,若放置物较小,可通过旋转第一端盖103或第二端盖104,使得第一旋转柱102与第二旋转柱106插入不同的位置的连接杆2孔洞中,使用第一旋转螺纹101与第二旋转螺纹105来对孔洞中的固定螺纹107进行旋转固定。本技术解决了内部零件较多,易发生倒塌,稳定性较差,横向调节固定板能力较差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将材料置于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第四固定块表面上,防滑纹增大了被放置物的摩擦力,若放置物较小,可通过旋转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使得第一旋转柱与第二旋转柱插入不同的位置的连接杆孔洞中,使用第一旋转螺纹与第二旋转螺纹来对孔洞中的固定螺纹进行旋转固定,内部零件较少,不易发生倒塌,稳定性较好,横向调节固定板能力得到提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架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调节装置(1)、连接杆(2)、第一固定环(3)、第二固定环(4)、固定柱(5)、第一固定块(6)、第二固定块(7)、右调节螺丝(8)、左调节螺丝(9)、第三固定块(10)、防滑纹(11)、第四固定块(12),所述调节装置(1)安装于连接杆(2)左侧,所述连接杆(2)设于第四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6)之间,所述第一固定环(3)平行于第二固定环(4),所述第二固定环(4)与固定柱(5)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固定柱(5)上端与第一固定块(6)下端相焊接,所述第一固定块(6)与第二固定块(7)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固定块(7)与第三固定块(10)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右调节螺丝(8)竖直安装于第二固定块(7)下端,所述左调节螺丝(9)竖直安装于第三固定块(10)下端,所述防滑纹(11)与第四固定块(1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四固定块(12)与第三固定块(10)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调节装置(1)包括第一旋转螺纹(101)、第一旋转柱(102)、第一端盖(103)、第二端盖(104)、第二旋转螺纹(105)、第二旋转柱(106)、固定螺纹(107),所述第一旋转螺纹(101)与第一旋转柱(1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旋转柱(102)下端第一端盖(103)上端相焊接,所述第二旋转螺纹(105)与第二旋转柱(10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螺纹(107)与第二旋转螺纹(105)相啮合,所述第二端盖(104)上端与第二旋转柱(106)下端相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调节装置(1)、连接杆(2)、第一固定环(3)、第二固定环(4)、固定柱(5)、第一固定块(6)、第二固定块(7)、右调节螺丝(8)、左调节螺丝(9)、第三固定块(10)、防滑纹(11)、第四固定块(12),所述调节装置(1)安装于连接杆(2)左侧,所述连接杆(2)设于第四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6)之间,所述第一固定环(3)平行于第二固定环(4),所述第二固定环(4)与固定柱(5)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固定柱(5)上端与第一固定块(6)下端相焊接,所述第一固定块(6)与第二固定块(7)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固定块(7)与第三固定块(10)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右调节螺丝(8)竖直安装于第二固定块(7)下端,所述左调节螺丝(9)竖直安装于第三固定块(10)下端,所述防滑纹(11)与第四固定块(1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四固定块(12)与第三固定块(10)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调节装置(1)包括第一旋转螺纹(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陈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