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智祥专利>正文

伞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02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伞巢结构,为日常生活所用之伞的构件。它的主要结构是,伞巢本体中部有中孔(52)、(72)而侧面有缺口(51)、(71),该伞巢本体由上、下巢体(5)、(7)叠合组成,分别位于上、下巢体(5)、(7)底、顶面缺口部位的环槽(50)、(70)所成圆槽中的环圈(6)有搭接头(60),该搭接头(60)用插销(61)连接。伞骨(3)的端部小圆环(31)穿接在环圈(6)上并由缺口(51)、(71)定位,采用高频电流之热合工艺使上、下巢体(5)、(7)结合成整体。有使用安全、可自动化大量生产等特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所用的雨伞,进一步是指连接伞骨用的伞巢,为雨伞的构件。现有技术的雨伞伞巢为一整体件,它如图1所示,系在本体(1)外侧壁开设一置铁丝槽(10),铁丝(2)置于其中并用手工扭紧而留有扭紧端(20),伞骨(3)之端部经缺口(11)或有端孔穿在铁丝(2)上或有端钩(30)挂接在铁丝(2)上。由此产生的缺陷有铁丝扭紧端(20)易于在使用伞时刺破手部皮肤,生锈端还可能引起感染;扭紧端(20)由于是手工完成不利提高生产效率,难以自动化大批量生产;铁丝(2)用后废弃难以回收,污染环境且浪费资源;伞巢在伞杆上有三处部位需使用,各处结构有所不同而要分别制造,使生产复杂化,还增加了生产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伞巢,用工程塑料制作,有使用安全不刺手、结构性能好、便于自动化大批量生产的特点,同时利于回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它有伞巢本体,其中部有用以穿过伞杆的中孔而侧面有用以容置伞骨端部小圆环的缺口,其结构特点是,所述伞巢本体由上巢体和下巢体叠加组成,上巢体底面缺口部位有环槽,下巢体顶面缺口部位有与上巢体环槽对应的环槽,用以将伞骨端部小圆环穿按其上后置于由所述环槽组成的圆槽中的环圈有搭接头,该搭接头用插销穿进其上的小孔使之连接。以下结合附图做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已有技术之伞巢结构;图2为本技术之分立构件结构;图3是实际应用的结构图(其中影线部份为剖视面)。在图中1-本体,5-上巢体,2-铁丝,6-环圈,3-伞骨,7-下巢体,4-伞杆,10-凹槽, 11-缺口,52-中孔,12-置铁丝槽,60-搭接头,20-扭紧端, 61-插销,30-端钩,70-环槽,31-小圆环, 71-缺口,50-环槽,72-中孔。51-缺口,由图2和图3可知,本技术有伞巢本体,其中部有用以穿过伞杆(4)的中孔(52)、(72)而侧面有用以容置伞骨(3)端部小圆环(31)的缺口(51)、(71),其设计特征是,所述伞巢本体由上巢体(5)和下巢体(7)叠加组成,上巢体(5)底面缺口部位有环槽(50),下巢体(7)顶面的缺口部位有与上巢体(5)之环槽(50)对应的环槽(70),用以将伞骨(3)端部小圆环(31)穿接其上后置于由所述环槽(50)、(70)组成的圆槽中的环圈(6)有搭接头(60),该搭接头(60)用插销(61)穿进其上的小孔使之连接。本技术的设计原理及使用过程是(参见图3),将伞骨(3)的端部小圆环穿套在环圈(6)上并在缺口(51)、(71)中定位,环圈(6)的搭接头(60)用插销(61)连接后置于在上巢体(5)和下巢体(7)叠合后由所述环槽(50)、(70)组成的圆槽中,然后用加高频电流之工艺方法使上巢体(5)和下巢体(7)结合为一体。由以上可知,由此而成的本技术伞巢不再出现已有技术之铁丝扭紧端(20)可能刺伤手的情况而使用安全,采用工程塑料制造使其结构性能好并可自动化大批量生产,又有利于资源回收。这种结构还可在伞杆(4)之三处使用部位进行使用。实施例按照附图2和3及上述结构的本技术伞巢,各构件均采用ABS工程塑料为原材料并用模具成型,采用高频电流热合工艺使上、下巢体(5)、(7)结合,具体尺寸根据已有技术之伞体确定。权利要求1.一种伞巢,有伞巢本体,其中部有用以穿过伞杆(4)的中孔(52)、(72)而侧面有用以容置伞骨(3)端部小圆环(31)的缺口(51)、(71),其特征是,所述伞巢本体由上巢体(5)和下巢体(7)叠加组成,上巢体(5)底面缺口部位有环槽(50),下巢体(7)顶面的缺口部位有与上巢体(5)之环槽(50)对应的环槽(70),用以将伞骨(3)端部小圆环(31)穿接其上后置于由所述环槽(50)、(70)组成的圆槽中的环圈(6)有搭接头(60),该搭接头(60)用插销(61)穿进其上的小孔使之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伞巢结构,为日常生活所用之伞的构件。它的主要结构是,伞巢本体中部有中孔(52)、(72)而侧面有缺口(51)、(71),该伞巢本体由上、下巢体(5)、(7)叠合组成,分别位于上、下巢体(5)、(7)底、顶面缺口部位的环槽(50)、(70)所成圆槽中的环圈(6)有搭接头(60),该搭接头(60)用插销(61)连接。伞骨(3)的端部小圆环(31)穿接在环圈(6)上并由缺口(51)、(71)定位,采用高频电流之热合工艺使上、下巢体(5)、(7)结合成整体。有使用安全、可自动化大量生产等特点。文档编号A45B25/00GK2286386SQ9723793公开日1998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刘智祥 申请人:刘智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巢,有伞巢本体,其中部有用以穿过伞杆(4)的中孔(52)、(72)而侧面有用以容置伞骨(3)端部小圆环(31)的缺口(51)、(71),其特征是,所述伞巢本体由上巢体(5)和下巢体(7)叠加组成,上巢体(5)底面缺口部位有环槽(50),下巢体(7)顶面的缺口部位有与上巢体(5)之环槽(50)对应的环槽(70),用以将伞骨(3)端部小圆环(31)穿接其上后置于由所述环槽(50)、(70)组成的圆槽中的环圈(6)有搭接头(60),该搭接头(60)用插销(61)穿进其上的小孔使之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祥
申请(专利权)人:刘智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