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晓华专利>正文

滩岸崩塌治理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7601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滩岸崩塌对于河道工程防护渐有“天敌”之称,以往诸多治理方法限于治表未治根,而耗资巨大,收益短浅。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证明水槽是致使崩塌的决定性因素后,便有的放矢地针对水槽以开槽法、堵槽法和同向水流的治理。采用下水挖土机械进行开槽;采用块石、卵石、混凝预制块等堆筑挑流坝、横坝、阻止水墩进行堵槽;采用导流板、挑流墩和蚌式导流墩改造与水槽一致的同向水流。此方法广泛适用于动水域上的滩岸崩塌的治理和防护。(*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滩岸崩塌治理法。所属
为河道工程防护。目前常应用于河道工程防护技术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沉船、木框装石,其方式是用船装石和泥或木框装石,沉入需要栏档的深槽里,以阻截水流的冲刷。(二)木排挑溜,丁坝挑流和软体排,其主要方式是木排、块石、混凝土预制块,聚乙希编织布堆砌和编排成坝体,从侧面拦挡水流,兼有导流作用,以保护所需保护岸边。(三)平抛块石,其方式是根据水下地形,采用不同的抛石厚度和防崩宽度和厚度进行抛石。上述诸多工程防护技术,对于不同的防护项目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例如对滩岸洗塌,河床转角扫射型刷塌,其防护效果显著,对崩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往往难以经受时间的考验,如江都等县的块石丁坝群,建坝不几年就坍塌,失去了挡挑水流的功能,另外,丁坝建成后,现实中还存在着技术上的后遗症,如侧向涡流,在这几种治理崩塌方法中,集中表现为“耗资巨大,收益短浅”。(具体情况扬州市水利局一份护岸材料)所以,滩岸崩塌在河道工程防护上渐有“天敌”之称。本专利技术的“崩塌治理法”,一反上述防护技术上挡拦护截的被动方式,摆脱治表不治根的倾向,以较小的经济投资。取得可靠而持久的工程防护效益,这次研究崩塌治理是从江岸崩塌开始的。江岸崩塌,俗称“塌江”,从若干次的塌江事实中,我们直观的看到塌江有这样几个特征来的突然,来的猛烈,跳着塌,而且一次性很强,现在我们先从现象人手,探其内在规律,然后再寻找可靠准确的治理方案。所谓“一次性”就是某日某时,“塌江”在某地某点发生,它不会随着时间的连续而不断的漫延扩展,时间的连续,应认为超过一个潮位周期,若在潮位周期内,这不作为其时间上的连续,具体的说“塌江”的“一次性”在时间上非连续的时限,规定在两个高潮时刻之间,就是指每次“塌江”其塌江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潮位周期。即高潮过后,退潮时江潮水流流速加快,达到冲刷流速时,便对河床产生冲刷,冲刷到水压力难于抵挡主动土压力的水平位移,就发生“塌江”,下一个高潮来到时,流速渐慢,冲刷能力减弱,直至停止冲刷,停止坍塌。对“塌江”“一次性”特征的界定,是揭示塌江成因的序幕,为慎重起见,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塌江”在我县永安洲的乡北沙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该村的老支书陈加龙反映,北沙村的土地,从他懂事起塌去约有3000亩之多,塌江的次数较大规模的约有三十余次,大多数的塌江是塌后发现的,一般的是发现某处塌江后,以后基本没有扩展和连续塌,即最先看到塌坍的范围和面积有多大,日后仍然是那个样,永安洲乡的老水利干部王裕强和老水利工程员唐彭林,他们分析近期塌江的情况都有样的看法。一般地,同一地点不会连续塌坍,即使象今年同兴队塌江的地方,也还是四年前在这个老地方塌过一次,所以,由历史的直观综合告诉我们,“塌江”具有一次性特征。当然,直观的综合不能取代精确的测量和细致的观察,那么,现在列举塌江时有人亲眼目睹的三次塌江。一是永安盘头电镀厂塌江。88年9月22日下午3时许,盘头十二队郭中友的爱人在劳动中到芦滩里解手时,听到江滩里有“拍拍”的响声,这是芦苇根断裂的声音,她不知何故就急忙跑上来喊人,当人们赶到堤上观看时,崩塌已经开始了,半间屋一块的土块连续的垂直下沉,至七时全部停止,共塌了近四个小时。塌坍后,我们经过长期观察,坍塌的形状,大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二是口岸杨湾坍江。89年8月15日下午6时有弄网捕的人亲眼看到塌江,他说“下午我来看网,看到鱼网被一股从江上斜过来的水冲倒,我就想去拉,但水很快,接着听到塌江土块的落水的响声。”当晚十时,我们赶到杨湾时,已停止塌江一个多小时,整个塌江时间只有两个多小时,日后我们去杨湾看时,坍塌的情况基本没有变化。三是今年的永安北沙六0八外圩塌江,也是搞渔网的发现的,渔民每天要到网上收鱼补网,于7月5日白天去收鱼补网时,鱼网不见了,知道这里发生了塌江,鱼网已塌到江里了,后来仍没有看到在这个老地点继续塌坍。这三次塌江实例中的三个人,是三个义务观察员和证人。现实证明塌江具有“一次性”的特征。我在永安的挂职工作中,防汛也是我的工作之一。每天来潮,我都得上江堤参加防汛,每次到最高潮时,江水流速极慢,没有流速仪,不知最慢的速度是多少。久而久知我想出一个土办法,在江水表面的漂浮物中,选取一个一定长度的漂浮物为观察标识,这天早上是东风,而且很小,加上堤上的树和芦苇的阻挡,风力基本上对漂浮物无影响,然后目估漂浮物的长度,取钢笔的笔头为瞄准器,观察漂浮物通过笔头的时间,取得一个最高潮时的最大概流速为0.015米/秒,当然,这是很不精确的,但它能反映出一个基本问题,最高潮时刻,是潮水过程中的最慢的一个时刻,这个最慢流速,似乎要让奔流不息的长江休息一下,小憩的长江水可近似地认为象湖水一样平静,湖中从没出现过塌坍事件,那么休息了的长江水也会中止塌坍。为此我们就可以这样认为,周期性流速,是至使“塌江”“一次性”特征的一个本质因素。我们知道水流要把一个地点上的江滩在短时间内冲掉几十亩,可算是一件“伟大”工程,就拿这次7月5日北沙六0八外圩的“塌江”来说,一塌就是40000平方米,达六十亩,平均冲刷深度为10米,冲走的土方量达40万方,这相当于7000人挑一个月或40台泥浆泵工作一个月的中型土方工程。一潮周期整算12小时,减去一个高潮时间,作4小时,如果高潮一过,就开始崩塌,那么8个小时便冲掉40万方土,每小时冲5万方土,这需要多么巨大的水流能量啊!那么,这么巨大的水流能量是如何产生的呢?有一点可以凭常识断定,这个巨大的能量的水流在8小时内是一直目标所塌的地点、定向的连续冲刷的,否时,即使高达100米水柱高的压力水流,如一路从口岸乡线状扫描到蒋华乡,它只能冲一条细细的带,不可能冲掉六十亩的一大块,这里,我们发现一个苗头,肯定有一个固定的边界条件在稳定着冲刷水流的流向。这个固定的边界条件是什么呢?这使我们自然想到江底地貌,也就是说,必定具备一定的水下地形,才能产生这个大流量,高流速的定向水流。那我们就来观察水下形图吧,翻开同兴“塌江段”江测图(见附图二)在杂乱无章的水下等深线间,我们将发现所塌地点的上游300米处,有一个水槽,再看今春塌前所测的水下地形图(见附图一),那个水槽很规则地呈现上游。水槽头部,底部真高-19.6米,顶面真高-17.8米,测槽深为1.8米,水槽呈喇叭状,上游大(尾部大)下游小(头部小)头部较为尖拨,尖头直指这次所在塌的地点。这个水槽是不是产生大流量高流速定向水流的边界条件呢?现在,我们不能单单怀疑水槽是“塌江”的唯一因素,如若水槽是唯一因素,就得天天塌江,因为水槽一形成后便天天存在。一定还有致使塌江的其它因素存在,而且与水槽联合作用和发生联系。与水槽发生关系的,只有水流,那么我们就转向江里的流水吧。经过调查渔民以及在船上的现场观测,它们给我的印象上一致的在长江里,同一断面,同一高度的同一时刻上的不同位置的流速、流向均不相同,这就告诉我们,整个长江水是由不同流态、不同流速,不同流向的多支水流组成的水域,水槽现实地与这些水流接触和作用,因为总会有水流在水槽里面或旁边流动着。长江里水流很多,我们先假设有两支水流与水槽接触。现在,我们将两支水流放进水槽里流动,看它们怎样变化,因为一支水流只有一个主流和一个流向,两支水流就有两个流向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名称为“滩岸崩塌治理法”,所属技术领域为:河道工程防护,与现有技术有关的是:水下地形测量、水下机械挖土、水力学和抛筑坝体技术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朱晓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