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丰岛兼人专利>正文

大江河口永久冲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7562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河川河口一种永久推移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际应用了CN88102458.9号申请中海洋岸壁构筑法,利用潮流干满差和波浪等天然现象,将积蓄到的海水导向河口,能经常且永久地进行扫流。(*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利用自然力,经常且永久地对砂土流量多的大江河口入海部沉积的砂土起冲刷作用。目前,对于引起河口堵塞原因的砂土堆积,即三角洲是依靠有足够能力的疏浚船迅速除去的,可是若是大江大河,其砂土量非常大,再加上水位浅,现有作业船无论如何处理起来总是困难的,费用也昂贵,因此,实际现状几乎是原封不动随其堆积。由于这种状况,所以一般船舶航行只限于满潮时。随着河床上升现象逐渐到达上游,危险地方堤坝逐渐加高,因洪水而破堤的危险增大。这是一项随着时间历经越长困难越大的工作,因此有必要尽快开发出利用自然力的方法。首先想到的是利用月亮引力,即潮水的涨落差,但是仅靠它是不够的。存在大潮、小潮现象。因此海面上经常有大、小波。为了防止这种波,现有消波堤和防波堤,可是构筑将波取入、利用该波水流的越波堤,该装置必须补充海水。因此,设置大型贮压水池17,以补充海水落下的重力能,一天至少两次进行冲刷,不使河口砂土堆积,从下游尽头河口逐渐向上游,如图4所示,在已设两堤防中央开设人工捷水路27,通过以后在出水期的纵横侵蚀以及平时使用小型水底砂土推运船(中国专利申请号88101947.X)实现降低河床,使河川水害得到完全根治。下面对这种装置主要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说明。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无论哪里的海都存在以往的最低潮位(L.W。L)和最高潮位(H.W.L),将中等水位设为(M.W.L)。以往的岸壁构筑法采用这样方法;利用大量的海中石头,通过潜水员将其组合,形成基础,在此基础上,安设混凝土沉箱,箱中充填材料。可是这种方法存在从石头间空隙漏水的缺点,已向中国专利局申请的限定在砂土堆积地带使用的海洋岸壁构筑法(申请号88102458.9)通过水中混凝土充填,由于水泥块充分进入,能使泄漏完全没有,因此采用这种方法。为了设置位于最上级的水泥块8内部的海水流入路5,因此,中央的钢筋混凝土桩1的第二级的水泥块顶面以上的部分被除去(参照图2A-A、B-B)。该最上级的水泥块8比其它的水泥块2高,因将海水流入路5的出入口设在壁部,所以为了加强起见,设置顶板,底板以及流入路5的周围壁。它们与其它水泥块2一样,也是在其它场所制作后安装的。因此,使最低潮位(L.W.L)一致是通过调节从上数第二级的水泥块2的高度来解决的。由于这个缘故,最上级的水泥块8和从上数第二级的水泥块2的安装是等第三级以下的各工序(分隔用水泥块9、水中混凝土充填、填充材料12)结束后,再经6个月以上,待壁体充分沉下,稳定之后才进行高度调节。另外,在最上级的水泥块8的下面设有连接凹部4,但不必在其上面设置连接凸部分3。两侧的水泥块8用被钢筋混凝土顶面板13牢固地连接。将填充材料12充分用水结法压实,然后敷以基础碎石14,设置钢筋混凝土箱11,与两侧的海水流入路5连接。如图2c所示,隔水幕布6安装在壁体上,在外海侧埋入隔水幕布支柱管32,隔水幕布6通过水压被压在侧面凸墙壁15和凸形地板16上,与其紧密贴紧,当从外海侧的海水流入路5的入口进入具有压力的潮水和满潮朝向潮流水时,隔水幕布6乘着水流在海水中游晃,可是海水不能逆向回流,形成单向流动。因此,即使是落潮时,若有波浪,也能依靠波浪运动,推压隔水幕布6而进入;满潮时,不仅是流入,波能也进入如图1中所示,波浪跨越钢筋混凝土顶面板13之上通过,蓄积在贮压水池17中。水池底的设计地基线10存在变浅的问题,因此,最初应挖得较深。流速放大波幅水路19三面是混凝土,不会泄漏水,从水池17溢出的海水贮存在这里,由于设置有截水门35,在满水前一直能存留在此,参见图3,这里,隔水幕布6的材料轻到能浮在水中的程度,又具有钢铁样的强度,几乎能永久不腐蚀。一般,在市场上有许多材料可供选择,主要地可举出特殊橡胶、聚脂、尼龙等,将尼龙等材料涂敷在碳素纤维上所形成的材料也非常好。在满水场合,由于截水门35出现了水面上升,所以侧壁24的高度应相当于截水门的高度。截水门35的结构原则上应为闸门式水门,可是因为水浅,水压也小,所以使用隔水幕布6。如图3C-C所示,很宽的水路上,只用一块隔水幕布6是不可行的,因此,往往将其分作成适当宽度,用带小型电动机(可以逆转)的滑车和柱36悬吊着,与水中滑车37联动,将隔水幕布6的两端用尼龙制的绳索连接,使各隔水幕布6的两横端重叠,水压将其压紧在侧凸墙壁15和凸形地板16上,保持满水状态。截水门35的操作具有二方面作用,其一是在无风状态下,波没有发生时,由于没有满潮面那么高,快要发生退潮时,将电动机逆转一齐将隔水幕布6降下,保持满潮海水,海面为平均水位(M.W.L),潮差产生一半落差后,一齐让电动机正转,将隔水幕布卷上,使海水降下。即,作为水门起作用定3小时左右,其余9小时左右隔水幕布6被卷起,不使用。另一个作用是当波发生、可形成满水时,使隔水幕布动作。当满水时,则一齐开门,让海水降下。海水由导流壁25引导,弯向直线路线;水路底计划线23由最初的接近垂直的斜度,通过逐渐成为平缓斜度的处于中途的汇合点22,冲刷堆积砂土,进入专用水路(两侧由海洋岸壁18围着)。该海水直接进入外海的一般海水中,因重力而产生的冲刷力扩散消失,因此,通过不是越过式的CN88102458,9号中的混凝土海洋岸壁的两壁18,将其作为防止水势扩散的壁体,成为冲刷专用水路,与外海隔绝。这样一来,前方立即出现中洲,将堵塞河口的砂土送向送向前方,与涡卷式水道34相配合,砂土乘着朝外的海流,更进一步向外,此后就依靠本人在中国专利局所申请的另一专利技术装置(申请号88101947,X)-水底砂土推运船来完成了。因此,截水门35动作为6小时以上,隔水幕布6卷上状态(满水落下时间)也为6小时左右。本装置在开动后,由于水路的补修或有其它事情,要使冲刷作用暂时停止,为此特设置电动式溢流口33。如图3所示,河川主流20有时不一定与贮压水池17平行,所以将其改移为与之平行或与海岸线成直角(见图3中20′)。以防潮堤坝31保护海岸线的重要部分。涡卷式水道34是在将砂土隆起的堤坝表面上进行铺石,对堤坝加以保护。满潮时的海水退潮时,到出口的距离延伸变长,能利用此延伸,诱造海流。将两组水道34的潮流力合在一起一步冲送堆积砂土。如图4所示,大河川场合,平坦的下游部分长度很长,一下子使河床降低是不可能的。因此,可以从河口向上游顺序使河床下降,可是仅仅利用自然现象往往效果不佳,且无法改正不规则流动,若在河川两堤防26的中央开设作为水道的人工捷水路27,则如图4b所示,船只航行变得可能,不需依靠人力,利用申请号为88101947.X中的小型水底砂土推动船,能使再度的河床上升停止。通过设置该捷水路27,设置副堤坝28,沉积的泥土29直接成为农田,许多农田复活,国家投资开始收回。利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大河川河口永久冲刷装置可取得如下效果1.可解决长时间以来未解决的河口堵塞现象。2.能实现河床下降。3.不规则流动特别是在曲线部冲垮堤防底部的危险消失,不会引起破堤。4.航运复苏。5.河川治水彻底,住宅地、农地等排水良好。6.作为副产品,新陆地产生,能建成理想的都市农地。7.许多河川附近农田复苏,可望收回投资。8.由于利用自然力,所以堤防修筑费和治水维持费很低,经济效果好。下面对附图作简要说明。图1是越波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江河海口泥沙沉积的系统,其特征是在靠近江河入海口处设置防波堤,防波堤后设置贮压水池,在防波堤的相当于平均潮位的高度开设置贯穿防波堤的水道,水道内设置单向阀门,另外还包括设置一水道将贮压水池的水引向江河入海口上游某处从而加大入海口处水流量和水流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岛兼人王钟嶙
申请(专利权)人:丰岛兼人王钟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