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桂亭专利>正文

黄河下游治理方案--浮力漂运搅混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7587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靠水的漂浮力牵动搅混装置把河水自动搅混,使沉降在漫长的河床上的大量泥沙顺流入海的装置和方法。其基本工作原理为:浮漂牵动搅混器顺流而下,靠搅混器上的翻扬齿在河床上不断翻扬泥沙,并使泥沙逐步的向入海口移动。以达到逐步消除地上河对人们的巨大威胁。本装置的最大特点是不用人力和机械设备,靠自然之力翻扬输送沉降在漫长河床上的大量泥沙顺利入海。(*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是一种能够解决长距离河道淤塞的装置及方法。治理黄河是一项伟大的综合性工程,非一招一式之功所能奏效的。由于黄河水含泥沙量过大的特殊情况,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题,尤其是下游河床的逐年升高,更使举国上下忧心纷纷,一旦遇上特大洪水造成自然改道,将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无法计算的损失。黄河下游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体国民的注意。治河之法也相应出台,如船行耕犁法等等。近闻黄河人工大改道之法在报刊杂志上不断提倡,黄河清理论在民众心目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具体设想是在中游筑高坝设库,沿偏关河开挖河道,穿过管涔山打巨大隧道,使黄河在中游人为改道,并借桑干河、永定河之道入海。此理论有一定新意,不失为治理黄河一法。但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认为有以下疑点1.在上游设库进行人为限制泥沙的输送量,短期内是有效的,如果多年后水库淤平,遇特大洪水后其危害程度并不比下游小。靠放水冲沙,短距离内是可以的,但要在几百公里长的平原段河流内能否奏效,令人怀疑。2.改道后的桑干河和永定河经若干年后会不会成为第二条黄河,直接威胁京津地区的安全,这个把握性是不太保险的。漫流容沙与束水攻沙,治黄两策争论了两千多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够疏浚沉降在河床上的泥沙的设备:特别是一种借自然之力自动向下游输送泥沙的方法和设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是:靠浮漂的浮力牵动搅混装置顺流而下,依靠搅混装置在河床上的翻滚前进不断的把大量泥沙翻扬起来逐步的向下游输送,并在柔索上预植沉沙袋及在入海口设置拦河索对本系统加以回收利用的整套漂运搅混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桂亭
申请(专利权)人:秦桂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