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核壳结构的银纳米颗粒/碳/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7551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的银纳米颗粒/碳/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多巴胺在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的聚合形成聚多巴胺/二氧化钛纳米管;聚多巴胺还原银纳米颗粒制备银/聚多巴胺/二氧化钛纳米管;通过在惰性气体下煅烧银纳米颗粒/聚多巴胺/二氧化钛纳米管改变二氧化钛晶型、使聚多巴胺转变为碳层以获得核壳结构的银纳米颗粒/碳/二氧化钛纳米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增加太阳光吸收率的同时可保护银不被快速氧化,并提供电子传输通道增加导电性,解决了现有工艺中银单质易被氧化且制工序复杂,耗时长,稳定性差等问题。

Preparation of core shell structured silver nanoparticles / carbon / titanium dioxide Nanocomposit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silver nanoparticles/carbon/titanium dioxide nanocomposites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eparation of titanium dioxide nanotubes; polymerization of dopamine on the surface of titanium dioxide nanotubes to form polydopamine/titanium dioxide nanotubes; preparation of silver/polydopamine by reduc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with polydopamine PAH/Titanium dioxide nanotubes; silver nanoparticles/carbon/titanium dioxide nanotubes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were prepared by calcining silver nanoparticles/polydopamine/titanium dioxide nanotubes in inert gas to change the crystal form of titanium dioxide and convert polydopamine into carbon layer. The invention can protect silver from rapid oxidation while increasing sunlight absorption rate, and provide an electron transmission channel to increase conductivity, thus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easy oxidation of silver, complicated preparation process, long time-consuming and poor stability in the exist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壳结构的银纳米颗粒/碳/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的银纳米颗粒/碳/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如今社会面临众多难题,其中对能源需求的急剧增加以及大量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关注焦点,其中水污染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TiO2自1972年发现以来,因其具有良好导电性、突出的化学稳定性、光电特性、生物相容性、抗腐蚀性和低成本等特点吸引了大量学者对其研究并且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生物医用材料、气体传感器和光解水制氢等方面,为有机污染物的绿色降解提供了新的途径。纳米材料由于其低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被大量研究用于解决现阶段环境与能源问题,其中由于二氧化钛在紫外光下具有良好的催化降解和化学稳定性能而被广泛应用。相对于0维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一维二氧化钛纳米管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比表面能、以及电子-空穴复合率较低等优点。但是TiO2仍然存在一些缺点,从而限制了它在很多方面的应用:(1)TiO2的禁带宽度较宽(锐钛矿为3.2eV,金红石为3.0eV),只能吸收3~5%的太阳光能(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核壳结构的银纳米颗粒/碳/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将P25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倒入反应釜,将所述反应釜放入油浴锅进行搅拌水热反应,反应后将沉淀进行酸洗,制得二氧化钛纳米管;(2)将多巴胺放入二氧化钛纳米管与Tris缓冲液中进行聚合反应形成聚多巴胺/二氧化钛纳米管;(3)将所述聚多巴胺/二氧化钛纳米管进行离心清洗后倒入银氨溶液中进行还原反应,再经过离心清洗后,干燥得到银纳米颗粒/聚多巴胺/二氧化钛纳米管;(4)将所述银纳米颗粒/聚多巴胺/二氧化钛纳米管在惰性气体下进行高温煅烧获得核壳结构的银纳米颗粒/碳/二氧化钛纳米复...

【技术特征摘要】
1.核壳结构的银纳米颗粒/碳/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将P25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倒入反应釜,将所述反应釜放入油浴锅进行搅拌水热反应,反应后将沉淀进行酸洗,制得二氧化钛纳米管;(2)将多巴胺放入二氧化钛纳米管与Tris缓冲液中进行聚合反应形成聚多巴胺/二氧化钛纳米管;(3)将所述聚多巴胺/二氧化钛纳米管进行离心清洗后倒入银氨溶液中进行还原反应,再经过离心清洗后,干燥得到银纳米颗粒/聚多巴胺/二氧化钛纳米管;(4)将所述银纳米颗粒/聚多巴胺/二氧化钛纳米管在惰性气体下进行高温煅烧获得核壳结构的银纳米颗粒/碳/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的银纳米颗粒/碳/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0.5wt%,P25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01~0.01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的银纳米颗粒/碳/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5h,油浴锅温度为100~300℃,反应的时间为12~24h,转速为200~1000转每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的银纳米颗粒/碳/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跃坤张鑫楠何吉欢葛明政黄剑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