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7124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6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用于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具有抑制乙肝病毒核心蛋白组装的作用,能从根本上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并且对细胞无毒副作用,在乙肝病毒病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Application of a E-2- styrene benzimidazole compound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ti HBV drug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pplication of E_2_styryl benzimidazole compounds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ti-hepatitis B virus drugs. The E_2_styrene 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of the invention are used for preparing anti-hepatitis B virus drugs, have the effect of inhibiting the assembly of hepatitis B virus core protein, can fundamentally inhibit the replic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and have no toxic and side effects on cells, and have a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virus disea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乙醇类化合物的应用
,涉及一种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急性乙肝病毒感染后,仍有8%左右发展为慢性乙肝感染,持续性HBV感染将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近1.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9%。尽管随着乙肝疫苗的大范围普及,新乙肝感染率得到有效控制,但乙肝携带人口基数大,防治乙肝成为我国公共健康问题的重中之重。乙肝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垂直传播与水平传播。垂直传播是指母婴传播;水平传播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目前,被批准上市的抗HBV药物主要是免疫调节剂(干扰素-α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和抗病毒治疗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二匹夫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替诺福韦、克拉夫定、NOV-205)。但是,干扰素-α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有很多缺点,例如,耐受性差,皮下给药频繁(干扰素-α),副作用多,费用高等等;而上述七种抗病毒治疗药物中除NOV-205是在俄罗斯上市的小分子非核苷抗病毒药物外,其它的六种抗病毒治疗药物都是作用于乙肝病毒的逆转录酶(RT)的核苷/核苷酸类似物,它们存在耐药性和副作用(如肾毒性和肌病)。而且,现在的抗病毒药物都不能针对HBV本身进行从头抗病毒,不能彻底的清除乙肝病毒。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该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具有抑制乙肝病毒核心蛋白组装的作用,能从根本上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并且对细胞无毒副作用,在乙肝病毒病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抑制乙肝病毒核心蛋白组装药物中的应用。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通式为:式中,R1、R2、R3、R4、R5、R6、R7、R8、R9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C4的饱和碳链、烷氧基或氰基;X、Y独立的选自氢、卤素。R1、R2、R3、R4、R5、R6、R7、R8、R9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取代基选择独立。优选地,所述卤素为氟、氯或溴;优选地,所述卤素为氯或溴。更优选地,所述烷氧基为甲氧基、丙氧基和叔丁氧基中的一种。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用于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具有明显的HBV抗病毒活性,在HepG2.2.15细胞中的IC50可高至2.845uM,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用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检测绿色荧光蛋白VFP的表达情况,出现了绿色荧光蛋白VFP表达下降的情形,说明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具有抑制HBV的c抗原的相互结合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具有抑制乙肝病毒核心蛋白组装的作用,能从根本上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并且对细胞无毒副作用,在乙肝病毒病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抑制HBV的c抗原的相互结合的实验结果;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抑制野生型HBV病毒复制的实验结果;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对293t细胞毒性的实验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以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为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A,对其在抑制HBV的c抗原、制野生型HBV病毒复制、293t细胞中的细胞毒性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具体实验方法如实施例1-3所示。实施例1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抑制HBV的c抗原的相互结合的作用研究实验方法:取生长良好的人肾上细胞株239t细胞,接种于96孔透明平底板中,每孔5×104细胞。使用的培养基是完全培养基:高糖DMEM,10%胎牛血清以及1%双抗,培养条件是5%二氧化碳、37℃;24h贴壁后,共转染pcDNA3.1-HBVcAg-VFP-C和pcDNA3.1-HBVcAg-VFP-N两种质粒。转染采用脂质体包裹转染,试剂使用lipo2000,转染液20μl。转染4h后,加入待筛选的化合物,每孔2μl,终浓度为50μM。培养48h后,检测绿色荧光蛋白VFP的表达情况。如果出现绿色荧光蛋白VFP表达下降的情形,该化合物可能成为抗病毒候选药物。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具有抑制HBV的c抗原的相互结合的作用。实施例2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抑制野生型HBV病毒复制研究实验方法:本专利技术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野生型HBV病毒复制研究:取生长良好的可产野生型HBV病毒的细胞系HepG2.2.15,细胞用量为2×104/孔,铺96孔板铺板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化合物,化合物每孔2μl(终浓度250μM,50μM,10μM,2μM,0.4μM,0.08μM,0.016μM,0μM);使用2%TritonX-100处理收样的上清,收培养了8天的细胞上清,然后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BV的DNA含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具有良好的抑制野生型HBV病毒复制的作用,其IC50为2.845μM。实施例3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在293t细胞中的细胞毒性实验实验方法:接种细胞,用含10%胎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将293t配成单个细胞悬液,以每孔1000个细胞接种到96孔板,每孔体积200ul;24h贴壁后加入化合物,每孔2μl,终浓度分别为50μM,5μM,0.5μM,0.05μM,0.005μM,0.0005μM,0μM;培养48h后,每孔加MTS溶液20ul,继续在培养箱中孵育2~4h;选择490nm波长,在酶联免疫监测仪上测定各孔光吸收值,观察化合物对293t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毒性较低,在293t细胞中均呈现出无细胞毒现象。实施例4以为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B代替实施例1的化合物A,按照实施例1-3的实验方法检测化合物B的抑制HBV的c抗原的相互结合的作用、抑制野生型HBV病毒复制能力以及其细胞毒性。经检测,化合物B同样出现了绿色荧光蛋白VFP表达下降的情形,说明化合物B有抑制HBV的c抗原的相互结合的作用。化合物B的抑制野生型HBV病毒复制研究结果为IC50为2.14uM,说明化合物B具有良好的抑制野生型HBV病毒复制的作用。化合物B在293t细胞中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B毒性较低,在293t细胞中均呈现出无细胞毒现象。实施例5以为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C代替实施例1的化合物A,按照实施例1-3的实验方法检测化合物C的抑制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抑制乙肝病毒核心蛋白组装药物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药物中的应用。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通式为: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婷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