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调蓄设施和在线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656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调蓄设施和在线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具有智能排水的效果,通过控制系统对该排水系统中的水利开关的开度及相关组件的合理控制实现水体的合理排放,在保证了行洪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对脏水或初期雨水进行截流至调蓄设施,且在使用过程中无需人为操作,通过控制单元,可以实现水利开关的自动调节,具有灵活多变等特点,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述排水系统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截污管无法进行限流、干净的水或后期雨水也会进入截污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的现象。通过合理的控制脏水、初期雨水和中后期雨水的排放途径,最大限度的把脏水截流至调蓄设施,把较干净的水排至自然水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调蓄设施和在线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
本技术属于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调蓄设施和在线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城市和建筑群的排水系统主要包括分流制、合流制和混流制,其主要的目的是实现水体的收集、输送和处理。比如,采用一种方式对待所有废水的体制称合流制。它只有一个排水系统,称合流系统,其排水管道称合流管道。采用不同方式对待不同性质的废水的体制称分流制,它一般有两个排水系统。一个可以称为雨水系统,用于收集雨水和污染程度很低的、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水体的工业废水,其管道称雨水管道。另一个可以称为污水系统,收集生活污水和需要处理后才能排放的工业废水,其管道称污水管道。混流制是一种介于分流制和合流制之间的体制,其主要是由于在分流制的区域内管路错接、混接等导致部分管道出现了不同性质的废水,即雨水管道或污水管道实际上变成了合流管道。城市的污水管道和合流管道中的废水常统称城市污水。随着现代房屋卫生设备和高层建筑的出现,人口密集,粪便用水流输送,大大增加城市污水的强度;再加上工业发达,工业废水大量增加,城市附近的河流湖泊就出现不能容忍的污染情况。于是增设污水处理厂,并用管道连接各个出水口,把各排水干管中的废水汇集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形成截流式合流系统。连接出水口并截流废水至污水处理厂的管道称截流管道或截污管道。降雨时废水量骤增,如果把所有废水都截留,则截流管道和污水处理厂必然需要很大规模,过分增加工程费用。所以一般将排水干管和截流管相交处的检查井替换为分流井。分流井的构造可以有不同的设计,但是目前的设计并不完善,且针对不同的污水量和雨水量也没有做出改进。旱季时因管中只有污水,分流井可以将污水截住,流往污水管;雨季时将部分雨水与污水截住并流入污水管,其余雨水溢流通过井中堰,继续流向下游。对于雨水和污水的流向,目前的控制方法中多数是采用水位或雨量来控制的,但现有的水位控制法或雨量控制法,对雨水和污水的分流控制并不是很好,从而失去了分流井存在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调蓄设施和在线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用于雨水和/或污水的截流和分流,通过合理的调控,使得水体合理分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包括分流井,所述分流井包括分流井井体和设置于所述分流井井体中的四个开口,分别是入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第二水利开关、第三水利开关和第四水利开关;其中,在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处设置第二水利开关,用于控制通过第一出水口的过水量;在靠近所述第二出水口处设置第三水利开关,用于控制通过第二出水口的过水量;其中,在靠近所述第三出水口处设置第四水利开关,用于控制通过第三出水口的过水量;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调蓄设施和在线处理设施,所述调蓄设施与第一出水口相连;所述在线处理设施与第二出水口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排水系统中包括调蓄设施和在线处理设施,所述调蓄设施能够暂时储存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所述在线处理设施能够对中后期雨水进行处理;所述排水系统的使用可以实现脏水进-净水出目标排放标准。2)本技术的排水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功能强大等优点,使用少量的土地面积就可以实现雨水和污水的有效分离处理。所述排水系统的使用不受场合的限定,可以适用于排水管网系统中的任一条管网。3)本技术的排水系统中设置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无需人为操作,通过控制单元,可以实现水利开关的自动调节,具有灵活多变等特点,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具体而言,本技术的排水系统具有智能排水的效果,通过控制系统对该排水系统中的水利开关的开度及相关组件的合理控制实现水体的合理排放,在保证了行洪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对脏水或初期雨水进行截流至调蓄设施。4)本技术的排水系统通过合理的控制脏水、初期雨水和中后期雨水的排放途径,最大限度的把脏水截流至调蓄设施,把较干净的水排至自然水体。即在降雨时,优先将脏水和初期雨水送至调蓄设施储存,来不及处理的可以通过在线处理设施处理,从而保证仅有后期较干净的雨水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通过一体化处理设施和在先处理设施的设置,可以减少在降雨时发生溢流的次数和溢流量,从而减少了雨水的溢流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入水口;2-第一出水口;3-第二出水口;4-第三出水口;5-第二水利开关;6-第三水利开关;7-第四水利开关;8-分流井井体;9-调蓄设施;10-在线处理设施。具体实施方式[排水系统]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包括分流井,所述分流井包括分流井井体和设置于所述分流井井体中的四个开口,分别是入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第二水利开关、第三水利开关和第四水利开关;其中,在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处设置第二水利开关,用于控制通过第一出水口的过水量;在靠近所述第二出水口处设置第三水利开关,用于控制通过第二出水口的过水量;其中,在靠近所述第三出水口处设置第四水利开关,用于控制通过第三出水口的过水量;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调蓄设施和在线处理设施,所述调蓄设施与第一出水口相连;所述在线处理设施与第二出水口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监测装置、第二监测装置和与二者信号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第二水利开关、第三水利开关和第四水利开关信号连接;所述第一监测装置和第二监测装置用于监测信号并将监测的信号输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第二水利开关、第三水利开关和第四水利开关的开度。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蓄设施的入口端通过管路或廊道与第一出水口相连;所述在线处理设施的入口端通过在线处理管与第二出水口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出水管;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通往自然水体的管路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水体液位的装置(例如可以是液位传感器、液位计、液位开关等),监测水体水质的装置(例如可以是水质检测器、在线COD监测仪、在线TSS监测仪、在线BOD监测仪、在线TN监测仪、在线TP监测仪、在线NH3-N监测仪、在线氨氮监测仪、电极、电导率仪等),监测水体总量的装置(例如可以是带有计量功能的电动启闭机等),监测雨量的装置(如雨量计等),监测时间的装置(如计时器等)中的至少一种。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监测装置根据类型需求可设置在分流井井体内或分流井井体外。例如,监测水体液位的装置和监测水体水质的装置设置在分流井井体内,监测雨量的装置设置在分流井井体外,监测水体总量的装置设置在分流井井体中的水利开关上,监测时间的装置设置在分流井井体内或分流井井体外。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水体液位的装置(例如可以是液位传感器、液位计、液位开关等)。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监测装置设置在调蓄设施内。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统由分流井、第二水利开关、第三水利开关和第四水利开关、出水管、调蓄设施和在线处理设施组成,所述分流井包括分流井井体和设置于所述分流井井体中的四个开口,分别是入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在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处设置第二水利开关,用于控制通过第一出水口的过水量;在靠近所述第二出水口处设置第三水利开关,用于控制通过第二出水口的过水量;其中,在靠近所述第三出水口处设置第四水利开关,用于控制通过第三出水口的过水量;所述调蓄设施与第一出水口相连;所述在线处理设施与第二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通往自然水体的管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统由分流井、第二水利开关、第三水利开关和第四水利开关、出水管、调蓄设施和在线处理设施组成,所述分流井包括分流井井体和设置于所述分流井井体中的四个开口,分别是入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在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处设置第二水利开关,用于控制通过第一出水口的过水量;在靠近所述第二出水口处设置第三水利开关,用于控制通过第二出水口的过水量;其中,在靠近所述第三出水口处设置第四水利开关,用于控制通过第三出水口的过水量;所述调蓄设施与第一出水口相连;所述在线处理设施与第二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通往自然水体的管路相连。2.一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统由控制系统、分流井、第二水利开关、第三水利开关和第四水利开关、出水管、调蓄设施和在线处理设施组成,所述分流井包括分流井井体和设置于所述分流井井体中的四个开口,分别是入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在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处设置第二水利开关,用于控制通过第一出水口的过水量;在靠近所述第二出水口处设置第三水利开关,用于控制通过第二出水口的过水量;其中,在靠近所述第三出水口处设置第四水利开关,用于控制通过第三出水口的过水量;所述调蓄设施与第一出水口相连;所述在线处理设施与第二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通往自然水体的管路相连;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监测装置、第二监测装置和与二者信号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第二水利开关、第三水利开关和第四水利开关信号连接;所述第一监测装置和第二监测装置用于监测信号并将监测的信号输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第二水利开关、第三水利开关和第四水利开关的开度。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设施的入口端通过管路或廊道与第一出水口相连;所述在线处理设施的入口端通过在线处理管与第二出水口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水体液位的装置,监测水体水质的装置,监测水体总量的装置,监测雨量的装置,监测时间的装置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水体液位的装置是液位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