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沥青快速溶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6444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油沥青快速溶化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盖、气压表、把手、旋转把手、操作箱、固定支架、通管、电机、放置箱、轮子、加热格、底座、扶手、电箱、溶化箱,固定支架与电机安装于同一平面上,溶化箱包括保护层、扇叶、散热孔、转轴、接口、导线、发电机、发热管、导热块、溶箱、保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石油沥青快速溶化装置,放置于溶箱内部,再将防护盖盖紧后,通过对操作箱进行操作,使其发电机供电于发热管,使其发热管发热将热度升温传至导热块,使其在溶箱内部的石油沥青开始溶化,当溶化结束后,发热管便不在发热,由保温层来保温其热度,不让其冷掉,能够加热与保温在同一个地方进行,能够安全有效的将其溶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油沥青快速溶化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石油沥青快速溶化装置,属于溶化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石油沥青是原油加工过程的一种产品,在常温下是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的液体、半固体或固体,主要含有可溶于三氯乙烯的烃类及非烃类衍生物,其性质和组成随原油来源和生产方法的不同而变化。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96247717.6的沥青快速溶化装置,其装沥青的容器底部有溶化槽,而在溶化槽中有不少于一根与容器外界相通的加热管,在溶化槽上有向外排溶化沥青的出料管;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加热管之间有间隙;加热管为直管或弯管或盘管或蛇形管;加热管数量为六根;出料管上有阀门,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石油沥青的加热大多数是使用煤气罐或者明火加热,即容易导致危险的意外情况,操作起来也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石油沥青快速溶化装置,以解决现有对于石油沥青的加热大多数是使用煤气罐或者明火加热,即容易导致危险的意外情况,操作起来也较为麻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石油沥青快速溶化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盖、气压表、把手、旋转把手、操作箱、固定支架、通管、电机、放置箱、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油沥青快速溶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防护盖(1)、气压表(2)、把手(3)、旋转把手(4)、操作箱(5)、固定支架(6)、通管(7)、电机(8)、放置箱(9)、轮子(10)、加热格(11)、底座(12)、扶手(13)、电箱(14)、溶化箱(15),所述防护盖(1)与溶化箱(15)间隙配合,所述气压表(2)安装于防护盖(1)顶部外表面,所述把手(3)焊接于防护盖(1)顶部,所述旋转把手(4)安装于防护盖(1)上方,所述操作箱(5)设于溶化箱(15)侧方,所述固定支架(6)焊接于放置箱(9)顶部外表面,所述通管(7)设于固定支架(6)侧方,所述电机(8)焊接于放置箱(9)外表面,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沥青快速溶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防护盖(1)、气压表(2)、把手(3)、旋转把手(4)、操作箱(5)、固定支架(6)、通管(7)、电机(8)、放置箱(9)、轮子(10)、加热格(11)、底座(12)、扶手(13)、电箱(14)、溶化箱(15),所述防护盖(1)与溶化箱(15)间隙配合,所述气压表(2)安装于防护盖(1)顶部外表面,所述把手(3)焊接于防护盖(1)顶部,所述旋转把手(4)安装于防护盖(1)上方,所述操作箱(5)设于溶化箱(15)侧方,所述固定支架(6)焊接于放置箱(9)顶部外表面,所述通管(7)设于固定支架(6)侧方,所述电机(8)焊接于放置箱(9)外表面,所述轮子(10)安装于底座(12)下方,所述加热格(11)底部外表面贴合于底座(12)顶部外表面,所述扶手(13)焊接于底座(12)顶部,所述电箱(14)底部表面贴合于底座(12)顶部表面,所述加热格(11)与溶化箱(15)相贴合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防护盖(1)下方设有加热格(11),所述固定支架(6)与电机(8)安装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溶化箱(15)包括保护层(1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兆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琦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