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陶熔炼炉的水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6417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避免未融化的杂质与溶液一起进入到水槽进行水淬,保证成品质量的玻陶熔炼炉的水淬装置。该玻陶熔炼炉的水淬装置中的玻陶熔炼炉包括燃烧室、熔炼室,水淬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具有沉淀池底部;所述沉淀池下方设置有第一水槽;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有阶梯型凸台;所述沉淀池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出口位于阶梯型凸台较高的一侧;所述熔炼室的出液嘴延伸到沉淀池内,且延伸到液体出口的下方;所述液体出口与第一水槽之间设置有竖向的连通通道;所述沉淀池与第一水槽之间设置有加热通道;加热通道与尾气通道连通。采用该玻陶熔炼炉的水淬装置能够提高成品率,保证品质,能够降低能源消耗,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陶熔炼炉的水淬装置
本技术涉及玻璃、陶瓷、釉料熔炼领域,尤其是一种玻陶熔炼炉的水淬装置。
技术介绍
玻陶熔炼炉是一种玻璃、陶瓷、釉料熔炼设备;现有的玻陶熔炼炉,如中国专利申请ZL99230940.9公开的一种连续式玻陶熔炼炉涉及玻璃、陶瓷、釉料熔炼设备。沿该熔炼炉的炉膛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燃烧室、熔炼室和主烟道,燃烧室和熔炼室由挡火墙隔开,熔炼室和主烟道由熔炼室右端墙隔开。熔炼室的底部下方设有出液通道和水淬室,熔炼室所在的炉墙上有加料孔。该熔炼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命寿命长,可较长时间不修理,所用设备少,产品的收得率和生产率高,质量好,热损失少,节省燃料。可广泛用于玻璃、陶瓷、釉料等的熔炼。但是上述水淬室是直接将从熔炼室底部出液口排出的溶液引入到水槽内进行水淬,因此当溶液中存在未完全融化的颗粒杂质时,杂质将会随溶液一起流入到水槽内进行水淬,形成最终产品,从而无法保证成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未融化的杂质与溶液一起进入到水槽进行水淬,保证成品质量的玻陶熔炼炉的水淬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玻陶熔炼炉的水淬装置中的玻陶熔炼炉包括燃烧室、熔炼室,所述燃烧室具有加热气流通道,所述加热气流通道与熔炼室连通;所述熔炼室具有尾气通道,所述熔炼室底部设置有出液嘴;水淬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具有沉淀池底部;所述沉淀池下方设置有第一水槽;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有阶梯型凸台;所述阶梯型凸台由沉淀池底部的一端延伸到沉淀池底部的另一端;所述沉淀池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出口位于阶梯型凸台较高的一侧;所述出液嘴延伸到沉淀池内,且延伸到液体出口的下方;所述液体出口与第一水槽之间设置有竖向的连通通道;所述沉淀池与第一水槽之间设置有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与尾气通道连通,所述加热通道具有出气孔。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下方设置有第二水槽;所述沉淀池底部最低位置设置有漏斗形的漏液孔,所述漏液孔内设置有钢球,所述漏液孔位于第二水槽的正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通道与尾气通道的连通处设置有过滤塞。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设置有温度检测传感器,所述燃烧室具有加热气流通道与加热通道连通,所述加热气流通道与加热通道的连通处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玻陶熔炼炉的水淬装置,由于设置有沉淀池,并且沉淀池底部为阶梯型凸台,以及在阶梯型凸台较高的一侧沉淀池的内壁上设置有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出口与第一水槽之间设置有竖向的连通通道;从而使得物料熔炼后获得溶液首先流入到沉淀池进行沉淀,将溶液中未融化的杂质,沉淀在沉淀池的底部,然后溶液由液体出口进入到第一水槽进行水淬,从而能够保证成品的质量,提高成品率。同时在水槽的底部设置有与尾气连通的加热通道,通过尾气的余热实现对沉淀池的保温,避免溶液在沉淀池凝固,从而能实现对尾气余热的利用,降低能源消耗,节能减排。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玻陶熔炼炉的水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中标示:1-燃烧室,2-熔炼室,21-入料口,22-热气入口,23-尾气出口,24-出液嘴,3-尾气通道,4-第一水槽,5-沉淀池,6-加热通道,7-第二水槽,8-过滤塞,9-流量调节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玻陶熔炼炉的水淬装置中的玻陶熔炼炉包括燃烧室1、熔炼室2,所述燃烧室1具有加热气流通道,所述加热气流通道与熔炼室2连通;所述熔炼室2具有尾气通道3,所述熔炼室2底部设置有出液嘴24;水淬装置包括沉淀池5;所述沉淀池5具有沉淀池底部51;所述沉淀池5下方设置有第一水槽4;所述沉淀池底部51设置有阶梯型凸台;所述阶梯型凸台由沉淀池底部51的一端延伸到沉淀池底部51的另一端;所述沉淀池5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体出口52;所述液体出口52位于阶梯型凸台较高的一侧;所述出液嘴24延伸到沉淀池5内,且延伸到液体出口52的下方;所述液体出口52与第一水槽4之间设置有竖向的连通通道;所述沉淀池5与第一水槽4之间设置有加热通道6;所述加热通道6与尾气通道3连通。具体的,加热通道6具有出气孔,尾气通过加热通道6实现对沉淀池5的保温后,由出气孔排出。在工作过程中:首先物料在熔炼室内融化形成溶液,然后溶液由出液嘴24流入到沉淀池5内,然后溶液在沉淀池5内进行减速,并且由于所述沉淀池底部51设置有阶梯型凸台;所述阶梯型凸台由沉淀池底部51的一端延伸到沉淀池底部51的另一端;所述沉淀池5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体出口52,从而使得溶液在经过充分沉淀后由液体出口52排出,所述阶梯型凸台,能够减少溶液在沉淀池5内的积存量。溶液在沉淀池5内经过沉淀后,将溶液中未融化的杂质沉积;然后由液体出口52排出,在第一水槽4内实现水淬。其次,由于所述沉淀池5与第一水槽4之间设置有加热通道6;所述加热通道6与尾气通道3连通。从而使得通过尾气的余热能够实现对沉淀池的保温避免溶液在沉淀池内出现凝固现象。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玻陶熔炼炉的水淬装置,由于设置有沉淀池,并且沉淀池底部为阶梯型凸台,以及在阶梯型凸台较高的一侧沉淀池的内壁上设置有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出口与第一水槽之间设置有竖向的连通通道;从而使得物料熔炼后获得溶液首先流入到沉淀池进行沉淀,将溶液中未融化的杂质,沉淀在沉淀池的底部,然后溶液由液体出口进入到第一水槽进行水淬,从而能够保证成品的质量,提高成品率。同时在水槽的底部设置有与尾气连通的加热通道,通过尾气的余热实现对沉淀池的保温,避免溶液在沉淀池凝固,从而能实现对尾气余热的利用,降低能源消耗,节能减排。为了便于对沉淀池5内沉淀物进行清理和重新利用,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5下方设置有第二水槽7;所述沉淀池底部51最低位置设置有漏斗形的漏液孔,所述漏液孔内设置有钢球,所述漏液孔位于第二水槽7的正上方。为了避免加热通道6长时间工作后堵塞,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通道6与尾气通道3的连通处设置有过滤塞8。为了避免尾气中余热较少时沉淀池5的温度过低,保证沉淀池5内的溶液不会出现凝固,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5的顶部设置有温度检测传感器,所述燃烧室1具有加热气流通道与加热通道6连通,所述加热气流通道与加热通道6的连通处设置有流量调节阀9。通过流量调节阀8可以调节热气流进入到加热通道6内的气流量,从而调节沉淀池5的保温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玻陶熔炼炉的水淬装置,其特征在于:玻陶熔炼炉包括燃烧室(1)、熔炼室(2),所述燃烧室(1)具有加热气流通道,所述加热气流通道与熔炼室(2)连通;所述熔炼室(2)具有尾气通道(3),所述熔炼室(2)底部设置有出液嘴(24);水淬装置包括沉淀池(5);所述沉淀池(5)具有沉淀池底部(51);所述沉淀池(5)下方设置有第一水槽(4);所述沉淀池底部(51)设置有阶梯型凸台;所述阶梯型凸台由沉淀池底部(51)的一端延伸到沉淀池底部(51)的另一端;所述沉淀池(5)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体出口(52);所述液体出口(52)位于阶梯型凸台较高的一侧;所述出液嘴(24)延伸到沉淀池(5)内,且延伸到液体出口(52)的下方;所述液体出口(52)与第一水槽(4)之间设置有竖向的连通通道;所述沉淀池(5)与第一水槽(4)之间设置有加热通道(6);所述加热通道(6)与尾气通道(3)连通,所述加热通道(6)具有出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玻陶熔炼炉的水淬装置,其特征在于:玻陶熔炼炉包括燃烧室(1)、熔炼室(2),所述燃烧室(1)具有加热气流通道,所述加热气流通道与熔炼室(2)连通;所述熔炼室(2)具有尾气通道(3),所述熔炼室(2)底部设置有出液嘴(24);水淬装置包括沉淀池(5);所述沉淀池(5)具有沉淀池底部(51);所述沉淀池(5)下方设置有第一水槽(4);所述沉淀池底部(51)设置有阶梯型凸台;所述阶梯型凸台由沉淀池底部(51)的一端延伸到沉淀池底部(51)的另一端;所述沉淀池(5)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体出口(52);所述液体出口(52)位于阶梯型凸台较高的一侧;所述出液嘴(24)延伸到沉淀池(5)内,且延伸到液体出口(52)的下方;所述液体出口(52)与第一水槽(4)之间设置有竖向的连通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刚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市沙湾乐艺非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