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29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3:32
一种电梯,是能够可靠地抑制停靠于侯梯厅的轿厢的振动的绳索式的电梯。电梯具备:侯梯厅,具有对乘降口进行开闭的侯梯厅门;轿厢,在井道中经由主绳索以能够升降移动的方式被悬吊,具有停靠于侯梯厅时与乘降口相对的出入口和对该出入口进行开闭的轿厢门;以及门驱动装置,使轿厢门进行开闭。卡合部件设置于轿厢门。卡合部件追随于轿厢门而朝轿厢门的开闭方向移动。承托部件设置在侯梯厅侧。承托部件为,当轿厢门以及侯梯厅门到达全开位置时,以将卡合部件从井道的高度方向夹住的方式托住卡合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7-021341(申请日:2017年2月8日)为基础并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在井道内经由主绳索将轿厢悬吊的绳索式电梯。
技术介绍
在绳索式电梯中,当轿厢停靠于侯梯厅时,存在由于伴随着乘客的乘降的负载变动而使轿厢上下振动的产生所谓的“浮动感”的情况。该现象主要起因于悬吊轿厢的主绳索的伸缩,成为导致乘客的不安心理的一个主要原因。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074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93767号公报以往,寻求抑制乘客乘降时的轿厢的振动的各种对策。然而,在任一种情况下都无法完全消除“浮动感”,在缓和乘客的不安心理的基础上还残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得能够可靠地抑制停靠于侯梯厅的轿厢的振动的绳索式电梯。根据实施方式,电梯具备:侯梯厅,具有朝井道开口的乘降口和对该乘降口进行开闭的侯梯厅门;轿厢,在上述井道中经由主绳索以能够升降移动的方式被悬吊,具有停靠于上述侯梯厅时与上述乘降口相对的出入口和对该出入口进行开闭的轿厢门;门驱动装置,设置于上述轿厢,使上述轿厢门进行开闭;卡合部件,设置于上述轿厢门,追随于上述轿厢门而朝该轿厢门的开闭方向移动;以及承托部件,设置于上述侯梯厅侧,当上述轿厢门以及上述侯梯厅门到达全开位置时,以从上述井道的高度方向夹住上述卡合部件的方式托住上述卡合部件。而且,根据实施方式,电梯具备:侯梯厅,具有朝井道开口的乘降口和对该乘降口进行开闭的侯梯厅门;轿厢,在上述井道中经由主绳索以能够升降移动的方式被悬吊,具有停靠于上述侯梯厅时与上述乘降口相对的出入口和对该出入口进行开闭的轿厢门;门驱动装置,设置于上述轿厢,使上述轿厢门进行开闭;承托部件,设置于上述轿厢门,追随于上述轿厢门而移动;以及卡合部件,设置于上述侯梯厅侧,当上述轿厢门到达全开位置时,被上述承托部件托住,并且借助该承托部件被从上述井道的高度方向夹住。也可以形成为,上述承托部件具有在上述井道的高度方向上相对的一对托板,上述卡合部件进入上述托板之间,并且上述卡合部件被夹在上述托板之间。也可以形成为,在一对上述托板的一端之间设置有能够供上述卡合部件出入的开口部。也可以形成为,一对上述托板分别具有从上述托板的一端朝向上述承托部件的外部突出的引导片,上述引导片以随着朝突出端的方向前进而在上述井道的高度方向相互远离的方式倾斜。也可以形成为,上述卡合部件具备:能够与一方的上述托板滑动地接触的第一卡合辊;能够与另一方的上述托板滑动地接触的第二卡合辊;将上述第一卡合辊以及上述第二卡合辊以能够沿着上述井道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的方式支承的框架;对上述第一卡合辊朝向一方的上述托板施力的第一弹簧;以及对上述第二卡合辊朝向另一方的上述托板施力的第二弹簧。也可以形成为,电梯还具备:杆,设置于上述侯梯厅门,能够在通过与固定于上述侯梯厅侧的托架卡合而将上述侯梯厅门保持在全闭状态的待机位置、与从上述托架脱离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以及一根卡合刃,设置于上述轿厢门,沿着上述轿厢的升降方向笔直地延伸,并且在停靠于上述侯梯厅的上述轿厢的上述轿厢门打开时,使上述杆从上述待机位置朝向上述解除位置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概略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绳索式电梯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概略地示出轿厢的轿厢门与侯梯厅的侯梯厅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图3是从井道侧观察轿厢的轿厢门的主视图。图4是从井道侧观察侯梯厅的侯梯厅门的主视图。图5是安装于侯梯厅门的联锁机构的主视图。图6是示出通过一根卡合刃对安装于侯梯厅门的联锁机构进行了操作的状态的主视图。图7是示出一根卡合刃被联锁机构的第一夹持辊以及第二夹持辊夹持的状态的主视图。图8是示出卡合单元经由承托部件被从井道的高度方向夹住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卡合单元的立体图。图10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使用的卡合单元的主视图。图11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概略地示出侯梯厅的侯梯厅门与轿厢的轿厢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标记说明1:电梯,3:井道,4:轿厢,9:主绳索,11:出入口,12:轿厢门,21:门驱动装置,27:侯梯厅,28:乘降口,29:侯梯厅门,70:卡合部件(卡合单元),100:承托部件。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9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概略地示出绳索式的电梯1。如图1所示,电梯1具有设置于建筑物2的井道3。在井道3中,经由未图示的导轨将轿厢4以及配重5支承为能够升降移动。卷扬机6以及控制装置7安装于井道3的上端的机械室8。卷扬机6经由主绳索9将轿厢4以及配重5悬吊于井道3。控制装置7通过朝将主绳索9卷起或退卷的方向控制卷扬机6的运转,来将轿厢4以及配重5沿着井道3以悬挂式驱动。如图1以及图2所示,轿厢4具备供乘客出入的出入口11以及对出入口11进行开闭的轿厢门12。轿厢门12采用具有第一至第四门板13a、13b、13c、13d的对开方式。具体地说,第一门板13a以及第二门板13b相互联动地朝相同的方向滑动,同时第三门板13c以及第四门板13d相互联动地朝与第一门板13a以及第二门板13b相反的方向滑动。如图3所示,在第一至第四门板13a、13b、13c、13d的上端分别安装有吊架14a、14b、14c、14d。吊架14a、14b、14c、14d与固定于轿厢4的上端的基座16相对。一对吊架导轨17a、17b固定于基座16。吊架导轨17a、17b沿着轿厢4的宽度方向水平延伸。在第二门板13b的吊架14b以及第四门板13d的吊架14d上,分别支承有一对吊架辊18。吊架辊18以沿着吊架导轨17a、17b移动的方式在吊架导轨17a、17b上转动自如地与吊架导轨17a、17b接触。而且,第一至第四门板13a、13b、13c、13d的下端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承于设置于出入口11的下端的轿厢门槛19。因此,第一至第四门板13a、13b、13c、13d如图3所示在关闭轿厢4的出入口11的全闭位置与打开出入口11的全开位置之间滑动。在全开位置,在错开出入口11的位置,第一门板13a与第二门板13b相互重合,第三门板13c与第四门板13d相互重合。在轿厢4的上部设置有门驱动装置21。门驱动装置21具有从马达22接受转矩的驱动带轮23a、从动带轮23b以及驱动带24。驱动带24水平地挂架于驱动带轮23a与从动带轮23b之间,并且,具有相互隔开间隔而平行配置的去路24a以及回路24b。驱动带24的去路24a经由第一悬挂托架25a与吊架14a连结。驱动带24的回路24b经由第二悬挂托架25b与吊架14c连结。因此,当驱动带24受到来自马达22的转矩而行进时,第一至第四门板13a、13b、13c、13d以对出入口11进行开闭的方式相互同步地滑动。如图1所示,在建筑物2的各层A设置有侯梯厅27。各侯梯厅27具备在井道3开口的乘降口28和对乘降口28开闭的侯梯厅门29。在轿厢4停靠在应该停止的层A的侯梯厅27时,乘降口28与轿厢4的出入口11相对。如图2所示,侯梯厅门29采用具有第一至第四门板31a、31b、31c、31d的对开方式。具体地说,第一门板31a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具备:侯梯厅,具有朝井道开口的乘降口和对该乘降口进行开闭的侯梯厅门;轿厢,在上述井道中经由主绳索以能够升降移动的方式被悬吊,具有停靠于上述侯梯厅时与上述乘降口相对的出入口和对该出入口进行开闭的轿厢门;门驱动装置,设置于上述轿厢,使上述轿厢门进行开闭;卡合部件,设置于上述轿厢门,追随于上述轿厢门而朝该轿厢门的开闭方向移动;以及承托部件,设置于上述侯梯厅侧,当上述轿厢门以及上述侯梯厅门到达全开位置时,以从上述井道的高度方向夹住上述卡合部件的方式托住上述卡合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08 JP 2017-0213411.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具备:侯梯厅,具有朝井道开口的乘降口和对该乘降口进行开闭的侯梯厅门;轿厢,在上述井道中经由主绳索以能够升降移动的方式被悬吊,具有停靠于上述侯梯厅时与上述乘降口相对的出入口和对该出入口进行开闭的轿厢门;门驱动装置,设置于上述轿厢,使上述轿厢门进行开闭;卡合部件,设置于上述轿厢门,追随于上述轿厢门而朝该轿厢门的开闭方向移动;以及承托部件,设置于上述侯梯厅侧,当上述轿厢门以及上述侯梯厅门到达全开位置时,以从上述井道的高度方向夹住上述卡合部件的方式托住上述卡合部件。2.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具备:侯梯厅,具有朝井道开口的乘降口和对该乘降口进行开闭的侯梯厅门;轿厢,在上述井道中经由主绳索以能够升降移动的方式被悬吊,具有停靠于上述侯梯厅时与上述乘降口相对的出入口和对该出入口进行开闭的轿厢门;门驱动装置,设置于上述轿厢,使上述轿厢门进行开闭;承托部件,设置于上述轿厢门,追随于上述轿厢门而移动;以及卡合部件,设置于上述侯梯厅侧,当上述轿厢门到达全开位置时,被上述承托部件托住,并且借助该承托部件被从上述井道的高度方向夹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承托部件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隼人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