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红星专利>正文

环保护堤的构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627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护堤的构造方法,它的步骤是首先在堤岸(3)外侧沿堤岸(3)走向设置消波桩(1);然后在消波桩(1)之间连接消波帘(2),使消波帘(2)与堤岸(3)之间形成种植池(4);接着在种植池(4)内填入水生植物生长基质和人工湿地填料;最后在种植池(4)内种上相应的水生植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既能够对堤岸起到防冲、防滑及防塌作用,又能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还能达到保护堤岸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堤岸环境以及施工量较小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技术背景-目前,国内外应用于河道、湖泊或浅滩等的护堤主要有以下三种1、 最早采用的一种护堤结构是土坡,土坡虽然能够很好的保护堤岸的生态环境,但是土 坡的强度很差,在较大水浪的冲击下,容易导致泥土滑落,严重时甚至倒塌;2、 采用一种由钢筋混凝土或/和浆砌石建造的刚性护堤,这种刚性护堤与自然堤岸或土 坡护堤相比,其强度和整洁度虽然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堤岸的生态环境却因此被破坏,比 如,微生物、青蛙等小动物因缺乏泥土而无法生存,水生植物也无法生长,鱼类也失去了产 卵的良好那个场所,而且水体的自净能力也大大下降;3、 采用一种石笼结构的柔性护堤结构,如本申请人已申请的公开号为CN101029480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堤岸石笼挡墙结构,虽然这种柔性护堤的抗震、抗沉陷破坏能力强,但是 它的缺点是不但石头的消耗量较大,而且施工量也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够对堤岸起到防冲、防滑及防塌作用,又能 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还能达到保护堤岸生态环境以及绿化美化堤岸环境要求,且施工 量较小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步骤的,它包括以下步骤① 、在堤岸外侧沿堤岸走向设置消波桩;② 、在消波桩之间连接消波帘,使消波帘与堤岸之间形成种植池;③ 、在种植池内填入水生植物生长基质和人工湿地填料; 、水生植物生长基质和人工湿地填料被填入后,在种植池内种上相应的水生植物。 采用上述步骤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在消波桩和消波帘的配合使用下;本专利技术可以抗浪,能够消除水浪对堤岸的冲刷,从而对堤岸起到防冲、防滑及防塌的作用;2、 本专利技术中消波桩和消波帘与堤岸之间为种植池,而种植池内又种植有相应的水生植物, 从而不但为微生物和小动物的生存以及鱼类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而且也增强了水 体的自净能力;3、 水生植物的生长以及微生物、小动物以及鱼类的生长繁衍不但起到了保护堤岸生态环 境的作用,而且也起到了绿化美化堤岸环境的功能;4、 与现有技术需要将大量的石头放置在堤岸边的水中不同,本专利技术使用了重量相对较轻 的消波桩和消波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施工量大大较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消波桩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为50cm 200cm;所述消波桩顶 部低于常水位的距离可为0~60cm;所述消波桩底部插入湖底或河底的深度可为100cm 200cra。将消波桩之间的间隔距离设置为50cm 200cm是为了起到很好的固土作用;所述消波 桩顶部低于常水位的距离为0 60cm是为了不影响堤岸的景观;另外,将消波桩底部插入湖 底或河底的深度限定为100cm 200cm可以保证消波桩底部插入湖底或河底后的牢固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改进,在所述的消波帘外侧还可再增设渔网,并使所述渔网连接在 消波桩上。由于水中有食草性鱼类,它们可能会吃水生植物的幼苗,因此,本专利技术增设渔网 后可以防止这些食草性鱼类乱吃水生植物的幼苗。上述消波帘可为土工格栅、竹帘或草帘。上述在种植池内填入水生植物生长基质可包括以下步骤a、 首先挖掘堤岸所在的河底或湖底中的底泥;b、 接着将这些底泥倒入种植池中;. 上述人工湿地填料指炉渣或/和卵石。附图说明附图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构造方法后形成的环保护堤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消波桩,2、消波帘,3、堤岸,4、种植池,5、水生植物,6、渔网,7、 湖底或河底,8、底泥,9、炉渣或/和卵石。 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在堤岸3外侧沿堤岸3走向设置消波桩1,其中,消波桩l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0cm, 而所述消波桩1顶部低于常水位的距离为20cm,所述消波桩1底部插入湖底或河底7的深度 为150cm;② 、在消波桩1之间连接消波帘2,使消波帘2与堤岸3之间形成种植池4,然后在所述 的消波帘2外侧再增设渔网6,并使所述渔网6连接在消波桩1上;③ 、在种植池4内填入水生植物生长基质和人工湿地填料,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人 工湿地填料为炉渣和卵石7,人工湿地填料的作用是防止底泥8流失,另外,它还可改善种 植基质的通透性、提高对污水的处理能力、提高植物成活率;而所述在种植池4内填入水生 植物生长基质包括以下步骤a、 首先挖掘堤岸3所在的河底或湖'底中的底泥8;;b、 接着将这些底泥8倒入种植池4中; 、水生植物生长基质和人工湿地填料被填入后,在种植池4内种上相应的水生植物5; 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消波桩l可为松木桩、水泥桩、钢桩或竹桩,所述消波帘2可为土工格栅、 竹帘或草帘,而在本具体实施中,所述消波桩1采用的为松木桩,所述消波帘采用的为土工故恤 恰微。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消波桩1之间的间隔距离、所述消波桩1顶部低于常水位的距离、所 述消以及波桩l底部插入湖底或河底7的深度分别不局限于50cm、 20cm和150cm,它们也可 以分别是60cm、 30cm以及160cm,只要分别是在50cm 200cm 、 0 60cm以及100cm 200cm, 则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①、在堤岸(3)外侧沿堤岸(3)走向设置消波桩(1);②、在消波桩(1)之间连接消波帘(2),使消波帘(2)与堤岸(3)之间形成种植池(4);③、在种植池(4)内先后填入水生植物生长基质和人工湿地填料;④、水生植物生长基质和人工湿地填料被填入后,在种植池(4)内种上相应的水生植物(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波桩(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0cm 200cm;所述消波桩(1)顶部低于常水位的距离为0 60cm;所述消波桩 (1)底部插入湖底或河底(7)的深度为100cm 200c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消波帘(2)外 侧再增设渔网(6),并使所述渔网(6)连接在消波桩(1)上。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波桩(1) 为松木桩、水泥桩、钢桩或竹桩。 a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波帘(2)为 土工格栅、竹帘或草帘。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种植池(4)内填 入水生植物生长基质包括以下步骤a、 首先挖掘堤岸(3)所在的河底或湖底中的底泥(8);b、 接着将这些底泥(8)倒入种植池(4)中囊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填料指炉渣 或/和卵石(9)。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它的步骤是首先在堤岸(3)外侧沿堤岸(3)走向设置消波桩(1);然后在消波桩(1)之间连接消波帘(2),使消波帘(2)与堤岸(3)之间形成种植池(4);接着在种植池(4)内填入水生植物生长基质和人工湿地填料;最后在种植池(4)内种上相应的水生植物。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既能够对堤岸起到防冲、防滑及防塌作用,又能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还能达到保护堤岸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堤岸环境以及施工量较小的要求。文档编号E02B3/04GK101358444SQ20081012009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8日专利技术者任红星 申请人:任红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护堤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堤岸(3)外侧沿堤岸(3)走向设置消波桩(1); ②、在消波桩(1)之间连接消波帘(2),使消波帘(2)与堤岸(3)之间形成种植池(4); ③、在种植池(4)内先后填入水生植物生长基质和人工湿地填料; ④、水生植物生长基质和人工湿地填料被填入后,在种植池(4)内种上相应的水生植物(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红星
申请(专利权)人:任红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