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613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垃圾桶机器人技术领域,现有智能垃圾桶机器人机体的外壳与内桶之间容易因摩擦而磨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包括机体以及设于机体上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所述机体包括底盘、内桶、套于内桶外的外壳以及设于内桶上的上盖,所述内桶固定于底盘上,所述外壳下端口套接于底盘外缘,所述上盖下端套于内桶外壁;所述外壳的上端口和所述盖体的下端均设有用于与内桶缓冲的缓冲装置;在内桶外套设缓冲装置可避免外壳与内桶之间、上盖与内桶之间以及上盖与外壳之间的接触面因震动而产生的摩擦以及在摩擦时产生的噪音,也减少了接触面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智能垃圾桶机器人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垃圾桶包括机体和设置于机体上的各种电子元器件,机体包括底盘、设于底盘上的内桶和套与内桶外的外壳。为了方便取走内桶内的垃圾,外壳只将内桶下半部罩住,内桶的上半部套有可拆卸的上盖。但是此类可拆卸上盖结构的垃圾桶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若遇到颠簸路面(或发生碰撞)产生震动会使外壳与内桶之间、上盖与内桶之间以及上盖与外壳之间的接触面产生轻微的摩擦,这种接触面之间的摩擦长期积累会使接触面磨损,影响美观,甚至在摩擦时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可避免内桶、外壳和上盖之间因接触面摩擦而产生的磨损和噪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包括机体以及设于机体上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所述机体包括底盘、内桶、套于内桶外的外壳以及设于内桶上的上盖,所述内桶固定于底盘上,所述外壳下端口套接于底盘外缘,所述上盖下端套于内桶外壁;所述外壳的上端口和所述盖体的下端均设有用于与内桶缓冲的缓冲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桶外套设缓冲装置可避免外壳与内桶之间、上盖与内桶之间以及上盖与外壳之间的接触面因震动而产生的摩擦以及在摩擦时产生的噪音,也减少了接触面的磨损。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缓冲装置呈环状设置,包括分别套接在内桶外的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上均设有沿其周向设置截面呈U型的凹槽,所述外壳的上端口嵌于第二缓冲垫上的凹槽内并与之适配;所述盖体的下端嵌于第一缓冲垫上的凹槽内并与之适配。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上盖的外壁与第一缓冲垫上的凹槽侧壁贴合,凹槽的另一侧壁与上盖的内壁间隙设置;此间隙可吸收内桶与上盖之间的震动。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外壳的外壁与第二缓冲垫上的凹槽侧壁贴合,凹槽的另一侧壁与外壳的内壁间隙设置;此间隙可吸收内桶与外壳之间的震动。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相对接触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凸棱。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凸棱均朝内桶中心方向延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阻碍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之间的周向运动。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上盖的外壁胶合于第一缓冲垫上凹槽的侧壁;所述外壳的外壁胶合于第二缓冲垫上凹槽的侧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增加上盖与第一缓冲垫、外壳与第二缓冲垫之间的贴合度,使其连接的更牢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上盖包括中间设有垃圾投放口的盖体和设于盖体上的中盖;所述中盖一端与盖体铰接并在绕此端转动时于投放口上开、闭合;所述第一缓冲垫连于盖体的下端。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盖体两侧外壁各设有用于快速将盖体从内桶上卸下的侧耳;以便用户及时倾倒内胆内的垃圾。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在内桶外套设缓冲装置可避免外壳与内桶之间、上盖与内桶之间以及上盖与外壳之间的接触面因震动而产生的摩擦以及在摩擦时产生的噪音,也减少了接触面的磨损;同时,缓冲装置与内桶外壁紧密贴合,使得内桶与外壳之间无间隙,还可以防止灰尘杂物水分进入机器人内而引起电子元器件损坏或造成电路故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6是实施例1中驱动轮在盘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1中内筒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2中内筒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1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11、底盘;111、盘体;1111、通孔;1112、安装板;1113、竖直板;1114、水平板;1115、弹性件;1116、圆孔;1117、辅助轮;112、驱动轮;113、伺服电机;114、铝板支架;12、内桶;121、限位部;122、斜面;13、内胆;14、外壳;141、检修盖;15、上盖;151、盖体;152、中盖;153、投放口;154、开盖电机;155、触控按钮;156、满载检测传感器;16、缓冲装置;161、第一缓冲垫;162、第二缓冲垫;163、凸棱;164、凹槽;2、控制装置;3、传感器检测装置;31、激光雷达;32、超声波雷达;4、语音接收装置;5、通信装置;6、电池;61、充电装置;62、红外对接传感器;7、散热风扇;8、喇叭。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图7以及图9所示,示出了一种智能垃圾桶机器人,包括机体1和机器人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2、传感器检测装置3、语音接收装置4、通信装置5、触控按钮155和电池6。机体1包括底盘11、内桶12、内胆13、外壳14和上盖15。底盘11包括盘体111、驱动轮112和与驱动轮112连接的伺服电机113(或采用步进电机)。盘体111呈圆形板材状,其上开有两相对设置且用于容纳驱动轮112的通孔1111。通孔1111靠近盘体111外侧,在盘体111内侧设有用于固定驱动轮112的安装板1112。安装板1112由一竖直板1113和水平板1114相连而成。水平板1114贴合盘体111,其一端与盘体111铰接,可于竖直方向上绕此端转动,另一侧通过一弹性件1115与盘体111紧触;本实施例中采用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一端与水平板1114的另一端连接,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设于盘体111上的连接柱连接,通过拉伸弹簧的拉力将水平板1114扣于盘体111上。竖直板1113与水平板1114相互垂直,伺服电机113和驱动轮112分别设于竖直板1113两侧并与竖直板1113固定,在竖直板1113中间开有供伺服电机113的电机轴穿过的轴孔,供伺服电机113的电机轴与驱动轮112相连,两驱动轮112的轮轴共线。盘体111上还开有圆孔1116,圆孔1116与设于盘体111上的脚轮支架间形成用于放置辅助轮1117的圆腔。辅助轮1117为万向轮,设有四个,分别位于两驱动轮112的两侧均布;辅助轮1117置于圆腔中,其上部与脚轮支架固定连接。两个驱动轮112和四个于盘体111外侧呈圆周均布。盘体111上设有铝板支架114,铝板支架114包括上方水平放置的铝板以及下方若干用于支撑铝板的角铝。内桶12呈圆筒状或为截面呈圆形的套筒,本实施例中内筒为套筒,内胆13呈圆筒状,内桶12的底部固定于铝板上,内胆13放置于内桶12中。内桶12内壁设有用于防止内胆13晃动的限位部121,限位部121与内胆13外径相配合,限位部121可以是内桶12内壁上至少三个呈圆周分布的限位凸起,或是内桶12内壁上环形凸肋;限位部121还可以是内桶12内壁上与底面相连的环形凸台。限位部121上设有用于方便将内胆13放入内桶12底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包括机体(1)以及设于机体(1)上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所述机体(1)包括底盘(11)、内桶(12)、套于内桶(12)外的外壳(14)以及设于内桶(12)上的上盖(15),所述内桶(12)固定于底盘(11)上,所述外壳(14)下端口套接于底盘(11)外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5)下端套于内桶(12)外壁;所述外壳(14)的上端口和所述上盖(15)的下端均设有用于与内桶(12)缓冲的缓冲装置(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智能垃圾桶机器人,包括机体(1)以及设于机体(1)上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所述机体(1)包括底盘(11)、内桶(12)、套于内桶(12)外的外壳(14)以及设于内桶(12)上的上盖(15),所述内桶(12)固定于底盘(11)上,所述外壳(14)下端口套接于底盘(11)外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5)下端套于内桶(12)外壁;所述外壳(14)的上端口和所述上盖(15)的下端均设有用于与内桶(12)缓冲的缓冲装置(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16)呈环状设置,包括分别套接在内桶(12)外的第一缓冲垫(161)和第二缓冲垫(162);第一缓冲垫(161)和第二缓冲垫(162)上均设有沿其周向设置截面呈U型的凹槽(164),所述外壳(14)的上端口嵌于第二缓冲垫(162)上的凹槽(164)内并与之适配;所述上盖(15)的下端嵌于第一缓冲垫(161)上的凹槽(164)内并与之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5)的外壁与第一缓冲垫(161)上的凹槽(164)侧壁贴合,凹槽(164)的另一侧壁与上盖(15)的内壁间隙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喜潘勇周学伟葛智勇陈志朋肖宇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优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