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耗氧型惰化燃油箱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5948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耗氧型惰化燃油箱余热回收系统,其原理是将油箱上部气相空间燃油蒸气和空气混合物在催化氧化反应器中进行无焰催化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没参与反应的氮气和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混合惰气对油箱进行惰化,达到防火防爆的目的。并利用气体余热来驱动制氢系统。将可再生能源甲醇裂解为氢,生成的氢气可用做高能燃料、合成氨的原料、还原剂等。具有能量利用率高、惰化时间短、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An oxygen consumption inert fuel tank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xygen-consuming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for inert fuel tank. The principle is that the gas-phase space fuel vapor and air mixture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fuel tank are burned flamelessly in a catalytic oxidation reactor to produce carbon dioxide, and the nitrogen and carbon dioxide produced by the reaction which are not involved in the reaction are used as the mixture of inert gas and oil. The tank is inert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fireproofing and explosion protection. The hydrogen production system is driven by the residual heat of the gas. Renewable energy methanol is cracked into hydrogen, which can be used as high-energy fuel, raw material for ammonia synthesis, reducing agent and so on.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nergy utilization, short inerting time and n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耗氧型惰化燃油箱余热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防火防爆
,尤其涉及一种耗氧型惰化燃油箱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无论对于燃油的储存还是运输,防火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消除隐患、防止油箱发生灾难性爆炸是至关重要的。“燃油蒸汽、氧气、火源”被称为“起火三因素”,燃油在存储或运输过程中,燃油箱内因雷电、静电火花、摩擦火花等特殊风险或失效状态,极易引燃起火三因素而发生灾难性爆炸,造成严重的后果。经研究证明,控制燃油箱内的氧气浓度在一定的安全值之内,可以在燃油箱内产生一个不易燃的环境,从而防止点火源出现引发燃油箱爆炸。燃油箱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四个不同的层面:最下面为液态燃油层,该层的燃油含有氧气,当压力变化和被晃动时,燃油会释放出氧气;紧靠液态燃油层为富油气体层,它不仅含有大量的油分子,还含有大量氧分子;再上面为含氧最丰富的燃烧层,该层易燃;最上面为贫油分子层,氧气浓度很淡,不易燃烧。因此,必须控制燃烧层和富油层的氧气浓度,保证氧气浓度低于标准值,使燃油箱始终处于惰化状态。常见的飞行器油箱惰化技术主要有液氮惰化技术、分子筛技术、膜分离技术等,这些技术均可应用于地面油箱惰化。其中中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耗氧型惰化燃油箱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油箱(1)、第一火焰抑制器(2)、第一变频风机(3)、第一电动三通调节阀(4)、第一回热器(5)、电加热器(6)、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火焰抑制器(8)、催化反应器(9)、第三火焰抑制器(10)、冷却器(11)、水分离器(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电动调节阀(14)、第四火焰抑制器(15)、氧浓度传感器(16)、第二变频风机(17)、第二电动三通调节阀(18)、第一止回阀(19)、第三温度传感器(20)、氢发生器(21)、甲醇箱(22)、第二止回阀(23)、甲醇泵(24)、储氢瓶(25)、压力传感器(26)和自动控制器(27);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耗氧型惰化燃油箱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油箱(1)、第一火焰抑制器(2)、第一变频风机(3)、第一电动三通调节阀(4)、第一回热器(5)、电加热器(6)、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火焰抑制器(8)、催化反应器(9)、第三火焰抑制器(10)、冷却器(11)、水分离器(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电动调节阀(14)、第四火焰抑制器(15)、氧浓度传感器(16)、第二变频风机(17)、第二电动三通调节阀(18)、第一止回阀(19)、第三温度传感器(20)、氢发生器(21)、甲醇箱(22)、第二止回阀(23)、甲醇泵(24)、储氢瓶(25)、压力传感器(26)和自动控制器(27);所述油箱(1)包含气体出口和气体入口;所述第一电动三通调节阀(4)包含两个入口和一个出口;所述第二电动三通调节阀(18)包含两个出口和一个入口;所述自动控制器(27)包含电流输入端和电流输出端;所述油箱(1)的气体出口、第一火焰抑制器(2)、第一变频风机(3)、第一电动三通调节阀(4)的一个入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三通调节阀(4)的出口、第一回热器(5)的冷侧通道、电加热器(6)、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火焰抑制器(8)、催化反应器(9)、第三火焰抑制器(10)、第一回热器(5)的热侧通道、冷却器(11)的热侧通道、水分离器(12)的气体通道、第二温度传感器(13)、电动调节阀(14)、第四火焰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孝天冯诗愚李超越叶佳林刘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