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道污水净化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591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污水净化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微生物净化剂包含复合菌,所述复合菌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硝化交替单胞菌属以及亚硝化单胞菌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河道污水净化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制备方法简单,可以快速全面有效的净化水体,可快速有效降低河道污水中的COD、N、TP、色度,明显改善水体黑臭现象,效果明显,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且适合于污染河道的原位修复,具有成本经济、使用简单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道污水净化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污水净化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且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河道水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城市建成区中黑臭水体的数量有增无减,使水资源供给变得更为紧张。其中由于有机质、氮、磷的过度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尤为突出。微生物作为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分解者,其在河道水体中自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快速有效的降解有机质、氮、磷等污染物,最终产物为简单、稳定的无机物,不产生二次污染。一般来说,河道污水中本身所具有降解污染物功能的微生物数量较少,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净化剂制备复杂,运行成本高,效果不明显,无法实现全面快速有效地净化水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河道污水净化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净化剂制备复杂、运行成本高、效果不明显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河道污水净化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包含复合菌、硅藻土、微量元素营养液、秸秆渣粉、玉米粉以及鱼粉,所述复合菌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硝化交替单胞菌属以及亚硝化单胞菌属。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中,所述复合菌、硅藻土、微量元素营养液、秸秆渣粉、玉米粉和鱼粉的质量份数为:20-50份的复合菌、30-70份的硅藻土、0.1-10份的微量元素营养液、1-15份的秸秆渣粉、1-15份的玉米粉、1-15份的鱼粉。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中,所述复合菌、硅藻土、微量元素营养液、秸秆渣粉、玉米粉和鱼粉的质量份数为:27-40份的复合菌、45-55份的硅藻土、0.5-2份的微量元素营养液、3-8份的秸秆渣粉、3-8份的玉米粉、3-8份的鱼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a)在液体培养基中接种不同的高纯度菌种,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硝化交替单胞菌属和亚硝化单胞菌属,混合培养并富集,以此为基础制成复合菌;(b)加入硅藻土、微量元素营养液、秸秆渣粉、玉米粉以及鱼粉,并与复合菌混合并搅拌均匀,烘干后得到复合微生物净化剂。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硝化交替单胞菌属以及亚硝化单胞菌属的接种菌数均为2×109cfu/mL~3.5×109cfu/mL。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液体培养基的组分包含:胰化蛋白胨8-12g/L、酵母提取物3-6g/L以及NaCl8-12g/L。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培养菌种的条件为:温度是22℃~28℃,pH是6.7~7.3。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微量元素营养液包含有ZnSO4、CaCl2、MnCl2·4H2O、(NH4)6Mo7O24·4H2O、CuSO4·5H2O、CoCl2·6H2O以及FeCl2·4H2O。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每千克所述微量元素营养液中包含有0.3-0.8g的ZnSO4、1-3g的CaCl2、2-3.5g的MnCl2·4H2O、0.3-0.8g的(NH4)6Mo7O24·4H2O、0.05-0.2g的CuSO4·5H2O、0.3-0.8g的CoCl2·6H2O以及3-4.5g的FeCl2·4H2O。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制备得到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的微生物量≥108cells/g。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河道污水净化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河道污水净化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制备方法简单,可以快速全面有效的净化水体,可快速有效降低河道污水中的COD、N、TP、色度,明显改善水体黑臭现象,效果明显,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且适合于污染河道的原位修复,具有成本经济、使用简单等优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河道污水净化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污水净化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包含复合菌,复合菌包含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Bacillussubtilis)、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opseudomonaspalustris、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stutzeri、硝化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denitrificans以及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europea。其中,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Bacillussubtilis)、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opseudomonaspalustris、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stutzeri、硝化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denitrificans以及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europea的接种菌数分别为2.0×109~3.5×109cfu/mL。优选地,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Bacillussubtilis)、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opseudomonaspalustris、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stutzeri、硝化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denitrificans以及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europea的接种菌数分别为2×109cfu/mL。在复合微生物净化剂中还包含有硅藻土、微量元素营养液、秸秆渣粉、玉米粉以及鱼粉。上述复合菌、硅藻土、微量元素营养液、秸秆渣粉、玉米粉和鱼粉的质量份数为:20-50份的复合菌、30-70份的硅藻土、0.1-10份的微量元素营养液、1-15份的秸秆渣粉、1-15份的玉米粉、1-15份的鱼粉。优选地,上述复合菌、硅藻土、微量元素营养液、秸秆渣粉、玉米粉和鱼粉的质量份数为:27-40份的复合菌、45-55份的硅藻土、0.5-2份的微量元素营养液、3-8份的秸秆渣粉、3-8份的玉米粉、3-8份的鱼粉。其中,微量元素营养液包含有ZnSO4、CaCl2、MnCl2·4H2O、(NH4)6Mo7O24·4H2O、CuSO4·5H2O、CoCl2·6H2O以及FeCl2·4H2O。每千克微量元素营养液中包含有0.3-0.8g的ZnSO4、1-3g的CaCl2、2-3.5g的MnCl2·4H2O、0.3-0.8g的(NH4)6Mo7O24·4H2O、0.05-0.2g的CuSO4·5H2O、0.3-0.8g的CoCl2·6H2O以及3-4.5g的FeCl2·4H2O。上述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A、在液体培养基中接种不同的高纯度菌种,包括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Bacillussubtilis)、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opseudomonaspalustris、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stutzeri、硝化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denitrificans和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europea,接种菌数均为1.5×109~3.5×109cfu/mL,接种菌数均为2×109cfu/mL,混合培养并富集,以此为基础制成复合菌,备用;液体培养基的组分包含:胰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河道污水净化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复合菌、硅藻土、微量元素营养液、秸秆渣粉、玉米粉以及鱼粉,所述复合菌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硝化交替单胞菌属以及亚硝化单胞菌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道污水净化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复合菌、硅藻土、微量元素营养液、秸秆渣粉、玉米粉以及鱼粉,所述复合菌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硝化交替单胞菌属以及亚硝化单胞菌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硅藻土、微量元素营养液、秸秆渣粉、玉米粉和鱼粉的质量份数为:20-50份的复合菌、30-70份的硅藻土、0.1-10份的微量元素营养液、1-15份的秸秆渣粉、1-15份的玉米粉、1-15份的鱼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硅藻土、微量元素营养液、秸秆渣粉、玉米粉和鱼粉的质量份数为:27-40份的复合菌、45-55份的硅藻土、0.5-2份的微量元素营养液、3-8份的秸秆渣粉、3-8份的玉米粉、3-8份的鱼粉。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在液体培养基中接种不同的高纯度菌种,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硝化交替单胞菌属和亚硝化单胞菌属,混合培养并富集,以此为基础制成复合菌;(b)加入硅藻土、微量元素营养液、秸秆渣粉、玉米粉以及鱼粉,并与复合菌混合并搅拌均匀,烘干后得到复合微生物净化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盛斌杨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万创青绿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