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88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框板、第二框板和第三框板,所述第一框板、所述第二框板和所述第三框板组成一个凹槽,其中,所述第一框板与所述第二框板铰接,所述第三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固定连接。搬运组件时,将第一框板展开,可用手直接抬第一框板,第一框板较宽,完全可用于搬运时抬起组件且易于抓牢。当组件上架后,将第一框板折叠至与第二框板平行,折叠后,较宽的第一框板便不会对组件背面有任何遮挡。从而提高组件机械性能的同时,使组件便于安装的同时对组件背面电池片无遮挡,提高组件的发电量。

A border for two sided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ame applied to a double-sided assembly, comprising a first frame plate, a second frame plate and a third frame plate sequentially connected, the first frame plate, the second frame plate and the third frame plate forming a groove in which the first frame plat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second frame plate, the third frame plate and the second frame plate. The frame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hen moving components, the first frame plate is expanded, and the first frame plate can be lifted directly by hand. The first frame plate is wider, so it can be used to lift components and be easy to grasp. When the component is on the shelf, the first frame plate is folded parallel to the second frame plate. After folding, the wider first frame plate will not have any occlusion on the back of the compon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module at the same time, so that the module is easy to install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back of the module without occlusion, improve the power generation of the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
本技术涉及双面双玻组件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
技术介绍
在太阳能光伏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市场对光伏系统的生产、安装、运维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面双玻组件以其独特的优势如雨后春笋般得到快速发展,但双面双玻组件由于组件背面电池片发电,常规组件边框对背部电池片严重遮挡,大大影响组件背面的发电效率。因此,目前行业内的双面双玻组件均为无边组件。但是,这种无边框组件虽然减少了组件出厂时的边框材料和加工工序,但是对现场安装要求较高,需要花费更大的材料、设计及人工成本生产与之配套的安装转换件,且就目前行业内采用安装方式来看,很难保证组件安装后的牢固性、耐久性和准确性。同时,由于双面双玻组件上下两层均为玻璃,无任何保护设施,组件运输及安装过程中,稍有撞击便会导致钢化玻璃破损,为客户造成损失甚至造成人员受伤。目前,行业内的双面双玻组件主要采用无边框组件,该无边框组件在组件安装装过程难度较大,需要购买无边框组件专用压块或其他配套固定部件,增加了安装成本,同时,组件安装时,由于组件四周无边框保护,且钢化玻璃的易碎性,容易造成组件碰撞损坏。有些厂家为提高组件机械性能及降低安装难度,也搭配设计使用C面很窄的边框,该边框可增加组件可靠性,但是由于C面较窄,施工人员搬运组件时难度较大,手无法抓牢C面边框,容易造成组件滑落摔坏。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以提高组件机械性能的同时,使组件便于安装的同时对组件背面电池片无遮挡,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以提高组件机械性能的同时,使组件便于安装的同时对组件背面电池片无遮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框板、第二框板和第三框板,所述第一框板、所述第二框板和所述第三框板组成一个凹槽,其中,所述第一框板与所述第二框板铰接,所述第三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固定连接。优选的,上述第一框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框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当所述第一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贴合时,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对正,通过固定件将所述所述第一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固定在贴合状态。优选的,上述固定件包括螺栓和螺母。优选的,上述第二框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框板最大旋转角度的限位板。优选的,上述限位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优选的,上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宽度为所述第一框板的宽度的0.4倍。优选的,上述最大旋转角度为90°。优选的,上述第一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通过同心转轴铰接。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框板、第二框板和第三框板,所述第一框板、所述第二框板和所述第三框板组成一个凹槽,其中,所述第一框板与所述第二框板铰接,所述第三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固定连接。搬运组件时,将第一框板展开,可用手直接抬第一框板,第一框板较宽,完全可用于搬运时抬起组件且易于抓牢。当组件上架后,将第一框板折叠至与第二框板平行,折叠后,较宽的第一框板便不会对组件背面有任何遮挡。从而提高组件机械性能的同时,使组件便于安装的同时对组件背面电池片无遮挡,提高组件的发电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上图1-2中:第一框板1、第二框板2、第三框板3、限位板4、第一通孔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框板1、第二框板2和第三框板3,第一框板1、第二框板2和第三框板3组成一个凹槽,其中,第一框板1与第二框板2铰接,第三框板3和第二框板2固定连接。搬运组件时,将第一框板1展开,可用手直接抬第一框板1,第一框板1较宽,完全可用于搬运时抬起组件且易于抓牢。当组件上架后,将第一框板1折叠至与第二框板2平行,折叠后,较宽的第一框板1便不会对组件背面有任何遮挡。从而提高组件机械性能的同时,使组件便于安装的同时对组件背面电池片无遮挡。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第一框板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第二框板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当第一框板1和第二框板2贴合时,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对正,通过固定件将第一框板1和第二框板2固定在贴合状态。防止折叠后的第一框板1自动展开。固定件包括螺栓和螺母。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第二框板2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框板1最大旋转角度的限位板4。该限位板4的作用是:限制第一框板1的最大张开角度,最大旋转张开角度为90°。限位板5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限制板5的宽度不宜过大,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宽度为第一框板1的宽度的0.4倍。其中,第一框板1和第二框板2通过同心转轴铰接。通过该转轴设计,可使第一框板1灵活转动,使边框达到展开、折叠的目的。在本领域中,常规组件边框分为A、B、C三面,依次对应的是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中的第三框板3、第二框板2和第一框板1。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具有可折叠性,边框展开时与常规组件边框类似。其中,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依据常规组件边框也可分为A、B、C三面,其中C面可折叠,折叠后可避免边框C面对组件背面电池片的遮挡。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该边框与常规组件边框类似,也分为A、B、C三面,其中下方为A面,垂直面定义为B面,上方平面为C面。组件安装时,将层压好的组件卡入A面凹槽内部安装即可,此处与常规组件安装方式一致。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的创新点是对B、C平面进行改进,使该边框具有可折叠性。可折叠边框的优势点在于:搬运组件时,将边框展开,如图1所示,可用手直接抬C面,C面较宽,完全可用于搬运时抬起组件且易于抓牢。当组件上架后,将C面折叠至与B面平行,如图2所示,折叠后,较宽的C面便不会对组件背面有任何遮挡。下文中分别分析B、C面结构及安装方式:B面中有两个固定的限制面,即限位板4,该限制面的作用是:限制C面的最大张开角度,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设计的角度为90°。为避免限制面对组件背面的遮挡,限制面的宽度不宜过大,应当为C面宽度的0.4倍为宜。另外,B面设计时预留一个开孔,同时,C面对应位置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框板、第二框板和第三框板,所述第一框板、所述第二框板和所述第三框板组成一个凹槽,其中,所述第一框板与所述第二框板铰接,所述第三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框板、第二框板和第三框板,所述第一框板、所述第二框板和所述第三框板组成一个凹槽,其中,所述第一框板与所述第二框板铰接,所述第三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框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当所述第一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贴合时,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对正,通过固定件将所述第一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固定在贴合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栓和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建彗刘俊辉郭志球金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