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700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属于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包括后桥,设置在后桥两端的纵臂,后桥的两端上还分别设置有后螺旋弹簧,后螺旋弹簧的上端圈与车身支座连接;还包括中间摇臂、左横向拉杆和右横向拉杆,中间摇臂位于左右横向拉杆的中间并且左横向拉杆以及右横向拉杆的内端分别与中间摇臂连接;而左横向拉杆以及右横向拉杆的外端,或中间摇臂的两个中的其中之一与车身连接,而两个中的另一个与后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因活动端所产生的横向位移方向相反而引起中间摇臂的摆动,将横向连杆各自产生的横向位移相互抵消,保证后桥在跳动过程中没有横向窜动。

Integral bridge multi link no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link non-independent suspension structure of an integral bridg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The multi-link non-independent suspension structure of the integral bridge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rear axle, longitudinal arms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rear axle, rear spiral springs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ends of the rear axle, the upper end circle of the rear spiral springs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support, and an intermediate rocker arm, a left lateral pull rod and a right lateral pull rod, with the middle rocker arm located at left and right sides. The middle of the transverse rod and the inner end of the left transverse rod and the right transverse rod are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rocker arm respectively; the outer end of the left transverse rod and the right transverse rod, or one of the two middle rocker arms,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while the other of the two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axle. The multi-link non-independent suspension structure of the integral bridg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uses the swing of the intermediate rocker arm due to the opposite lateral displacement direction produced by the movable end, and counteracts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produced by the lateral connecting rods respectively,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rear bridge does not move laterally during the jump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和制造的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整体桥三连杆的结构示意图,除左右纵臂外在横向设置有一根推力杆,推力杆一端与车身连接,另一端与后桥连接。如图2所示,以车身为基准(固定不动)来看悬架跳动,则在运动过程中该推力杆将以与车身连接点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与后桥的连接点运动轨迹为一弧线,在横向(Y向)将产生一个横向位移变化ΔY,该横向位移使后桥产生横向窜动,降低车辆横向稳定性,引起车辆跑偏甚至过度转向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包括后桥,设置在所述后桥两端的纵臂,所述后桥的两端上还分别设置有后螺旋弹簧,所述后螺旋弹簧的上端圈与车身支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摇臂、左横向拉杆和右横向拉杆,所述中间摇臂位于所述左横向拉杆和右横向拉杆的中间并且所述左横向拉杆以及右横向拉杆的内端分别与所述中间摇臂连接;而所述左横向拉杆以及右横向拉杆的外端,或所述中间摇臂的两个中的其中之一与车身连接,而两个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后桥连接。其中,所述中间摇臂通过销轴固定在所述后桥的中间支架上,而所述左横向拉杆以及右横向拉杆的外端与车身安装支架连接。其中,所述中间摇臂固定在所述后桥的后侧或前侧上。其中,所述中间摇臂通过销轴固定在车身安装支架上,而所述左横向拉杆以及右横向拉杆的外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后桥端部的安装支架上。其中,所述后桥的两端下方设置有纵臂安装支架,所述纵臂的后端沿着长度方向压装有两个橡胶衬套,所述两个橡胶衬套分别通过螺栓与螺母与所述纵臂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后桥的两端上方设置有后桥弹簧座,所述后螺旋弹簧固定在所述后桥弹簧座上。其中,所述中间摇臂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板片,所述两块板片的中间设置有中心衬套内套管,而所述两块板片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中心衬套内套管与中间支架通过销轴固定,而所述左横向拉杆以及右横向拉杆的内端上分别设置有橡胶衬套,所述橡胶衬套分别设置在所述两块板片的上部之间或下部之间,并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以及橡胶衬套的螺栓连接并通过螺母固定。其中,所述左横向拉杆以及右横向拉杆的外端上分别设置有橡胶衬套,所述橡胶衬套压装在所述车身安装支架内并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其中,所述纵臂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后减振器安装销轴。本技术的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因活动端所产生的横向位移方向相反而引起中间摇臂的摆动,将横向连杆各自产生的横向位移相互抵消,保证后桥在跳动过程中没有横向窜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整体桥三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整体桥三连杆悬架跳动横向位移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的拆解结构示意图(第一视图)。图4为实施例1的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的拆解结构示意图(第二视图)。图5为实施例1的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的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的横向稳定性图解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种形式的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三种形式的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实施例1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的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包括后桥200,设置在后桥200两端的纵臂100,中间摇臂400、左横向拉杆300和右横向拉杆800。所述后桥200的两端上还分别设置有后螺旋弹簧600,后螺旋弹簧600的上端圈与车身支座700连接,后螺旋弹簧为左右通用件。中间摇臂400位于所述左横向拉杆300和右横向拉杆800的中间并且所述左横向拉杆300以及右横向拉杆800的内端分别与中间摇臂400连接。中间摇臂4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板片,所述两块板片的中间设置有中心衬套内套管410,而所述两块板片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安装孔420;中心衬套内套管410与中间支架201上的螺纹管210同轴,穿入螺栓打紧后摇臂内套管端面411与后桥螺纹管端面211贴合。左横向拉杆300以及右横向拉杆800的内端上分别设置有橡胶衬套,所述橡胶衬套分别设置在所述两块板片的上部之间或下部之间,并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以及橡胶衬套的螺栓连接并通过螺母固定。以左横向拉杆为例,横向拉杆左端衬套内套管内孔310与车身安装支架900孔910同轴安装,采用螺栓、螺母连接,打紧力矩后衬套内套管端面311、312分别与车身安装支架面911、912贴合;横向拉杆右端衬套内套管内孔320与中间摇臂400上孔420同轴安装,采用螺栓、螺母连接,打紧力矩后衬套内套管端面321、322分别与中间摇臂400面421、422贴合。所述纵臂100为左右通用件。以左侧为例,纵臂100后端沿纵臂方向压装有两个橡胶衬套,以后衬套为例,其内孔120与后桥纵臂安装支架的孔220同轴安装,采用螺栓、螺母连接,打紧力矩后衬套内套管端面121、122分别与后桥纵臂安装支架面221、222贴合。后减振器安装销轴203为左右通用件。后螺旋弹簧600为左右通用件,以左侧为例,弹簧上端圈与车身支架700贴合,下端圈座在后桥弹簧座202上。后减振器安装销轴203设置在纵臂安装支架上,且为左右通用件。本实施例的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随着后桥上下跳动左右横向连杆运动方式同横向推力杆,如图6所示,P1为左横向拉杆与车身连接点,P2为右横向拉杆与车身连接点。因活动端所产生的横向位移方向相反(±ΔY)而引起中间摇臂400与后桥200铰接点P3的摆动,将左横向拉杆300和右横向拉杆800各自产生的横向位移相互抵消,保证后桥200在跳动过程中没有横向窜动;当后桥受到地面侧向力作用时该力作用点为P3,而摇臂上下两端分别受到拉杆的推力和拉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平衡,起到横向推力杆的等同的横向稳定杆作用。图7示出了本技术第二种形式的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将所述中间摇臂固定在所述后桥的前侧上。图8示出了本技术第三种形式的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中间摇臂通过销轴固定在车身安装支架上,而所述左横向拉杆以及右横向拉杆的外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后桥端部的安装支架上。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包括后桥,设置在所述后桥两端的纵臂,所述后桥的两端上还分别设置有后螺旋弹簧,所述后螺旋弹簧的上端圈与车身支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摇臂、左横向拉杆和右横向拉杆,所述中间摇臂位于所述左横向拉杆和右横向拉杆的中间并且所述左横向拉杆以及右横向拉杆的内端分别与所述中间摇臂连接;而所述左横向拉杆以及右横向拉杆的外端,或所述中间摇臂的两个中的其中之一与车身连接,而两个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后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包括后桥,设置在所述后桥两端的纵臂,所述后桥的两端上还分别设置有后螺旋弹簧,所述后螺旋弹簧的上端圈与车身支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摇臂、左横向拉杆和右横向拉杆,所述中间摇臂位于所述左横向拉杆和右横向拉杆的中间并且所述左横向拉杆以及右横向拉杆的内端分别与所述中间摇臂连接;而所述左横向拉杆以及右横向拉杆的外端,或所述中间摇臂的两个中的其中之一与车身连接,而两个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后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摇臂通过销轴固定在所述后桥的中间支架上,而所述左横向拉杆以及右横向拉杆的外端与车身安装支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摇臂固定在所述后桥的后侧或前侧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摇臂通过销轴固定在车身安装支架上,而所述左横向拉杆以及右横向拉杆的外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后桥端部的安装支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桥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高海龙武星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