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63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包括墨罐和框架部。墨罐包括注墨部、墨容纳部和连通部。墨容纳部用于容纳墨水,并具有视认面;注墨部用于注墨;连通部使注墨部与墨容纳部连通。框架部具有竖向延伸且相交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与视认面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透光窗;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透光窗,第二透光窗的至少一部分与墨罐的除墨容纳部之外的部分对应。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墨打印机,将第二透光窗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与除了墨容纳部之外的部分对应的位置。由此,可以大大减弱墨容纳部中的墨水对通过第二透光窗入射的外部光线的影响,使得墨罐中的墨量能够更加清晰地可视。

Ink jet prin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kjet printer, which comprises an ink tank and a frame part. The ink pot comprises an ink injecting part, an ink holding part and a communicating part. The ink-filling part is used to hold ink and has a visual recognition surface; the ink-filling part is used to inject ink;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connects the ink-filling part with the ink-filling part. The frame part has a vertical extension and intersects the first surface and the second surface. The first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ight transmission window corresponding to the viewing face, the second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light transmission window, and at least a part of the second light transmission window corresponds to a part of the ink can other than the ink holding part. According to the inkjet printer of the utility model, at least a part of the second light transmission window is set at a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a part other than the ink holding part. As a result, the influence of the ink in the ink holder on the external light incident through the second light transmission window can be greatly reduced, so that the ink amount in the ink can be more clearly visi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墨打印机
本技术涉及打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
技术介绍
喷墨打印机通过从记录头向记录介质(例如打印用纸张)喷出墨水来进行打印。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喷墨打印机的一个示例。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以使用者使用喷墨打印机时所处的位置为基准,将喷墨打印机面向使用者的方向定义为“前”、与此相对的方向定义为“后”,而将使用者的左手侧定义为“左”,使用者的右手侧定义为“右”。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大体上呈长方体形状,其内部设置有记录头(未示出)、扫描仪(未示出)等部件以实现打印、扫描等功能。喷墨打印机1的大部分外表面构成框架部2,用于支撑并保护内部的各种零部件。喷墨打印机1内设置有墨罐20,以容纳墨水并在打印时将墨水供应至记录头。墨罐20设置于喷墨打印机1内的右侧前部,并且由框架部2包围固定。喷墨打印机1包括四个沿左右方向布置的墨罐20。这四个墨罐20分别容纳相同或不同颜色的墨水,例如可以使用黑色(BK)、青色(C)、品红色(M)和黄色(Y)四种颜色的墨水记录彩色图像。如图2所示,墨罐20主要包括墨容纳部22、连通部25、注墨部28以及墨水流出部26。墨容纳部22位于墨罐20的下部,其具有用于容纳墨水的容纳空间。注墨部28设置于墨罐20的顶部。注墨部28具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注墨口29,可以通过注墨口29向墨容纳部22中补充墨水。连通部25设置在墨容纳部22和注墨部28之间。连通部25内设置有注墨通道67。注墨通道67的上端与注墨部28的注墨口29连通,下端与墨容纳部22的容纳空间连通。当使用者将墨瓶倒置并且使墨瓶的瓶口与注墨部28插接之后,墨水即可通过注墨口29流入到墨容纳部22的墨容纳空间中。在墨容纳部22的后部上方,还设置有墨水流出部26。墨水流出部26通过墨水流出口27与墨容纳部22的容纳空间连通,并且通过连通管路(未示出)与记录头连通。在打印过程中,当记录头需要墨水时,可经由墨水流出部26将墨水从墨容纳部22中供应出,以实现供应墨水的功能。为了便于制作成型,墨罐20由两种材料制成。例如,墨罐20的框架部分可以由诸如树脂的刚性材料制成,而覆盖部分可以由诸如薄膜的柔性材料制成,并且覆盖部分可以以诸如粘接的方式附接至框架部分上,以形成封闭的空腔。如图2所示,墨罐20包括第一薄膜55和第二薄膜65。其中,第一薄膜55粘接至墨罐20的下半部分的左侧,形成墨容纳部22的一部分;第二薄膜65粘接至墨罐20的上半部分的右侧,形成连通部25的一部分。为了方便使用者能够及时地了解墨罐20中的墨水的量,将墨容纳部22的前侧面设置为可透光的视认面24。相应地,框架部2的竖向延伸的第一表面68(也即框架部2的前侧面)上与视认面24相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透光窗71。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透光窗71和视认面24确认墨罐20中所容纳墨水的量。另外,在框架部2的第二表面69(也即框架部2的右侧面)上还设置有第二透光窗70。由此可以增加入射到墨罐20内的外部光线,使墨罐20内的墨水的液面能够更加清晰地可视。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透光窗70设置于框架部2的与墨罐20的排列方向垂直的表面上,仅最右侧的墨罐20能通过第二透光窗70露出。换句话说,通过第二透光窗70入射的外部光线需要首先经过最右侧的墨罐20,然后才能入射至位于左侧的三个墨罐20中。并且第二透光窗70的设置位置与墨容纳部22的位置相对应。当最右侧的墨罐20的墨容纳部22充满墨水时,通过第二透光窗70入射的外部光线大部分被深色的墨水吸收阻挡,导致入射至位于左侧的三个墨罐20的外部光线减少。可能会存在位于左侧的三个墨罐20中的墨量难以视认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喷墨打印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墨罐,所述墨罐包括,注墨部,所述注墨部与外界大气连通;墨容纳部,所述墨容纳部用于容纳墨水,所述墨容纳部具有视认面;和连通部,所述连通部位于所述注墨部和所述墨容纳部之间,所述连通部内设置有注墨通道,所述注墨通道的上端与所述注墨部连通,所述注墨通道的下端与所述墨容纳部连通;以及框架部,所述框架部包围所述墨罐,所述框架部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竖向延伸,所述第一表面上与所述视认面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透光窗,容纳于所述墨容纳部中的所述墨水通过所述第一透光窗至少部分地可视;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竖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透光窗,所述第二透光窗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墨罐的除所述墨容纳部之外的部分对应。根据本技术的喷墨打印机,将第二透光窗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与除了墨容纳部之外的部分对应的位置。由此,可以大大减弱墨容纳部中的墨水对通过第二透光窗入射的外部光线的影响,使得墨罐中的墨量能够更加清晰地可视。可选地,所述第二透光窗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与所述连通部对应的位置。如此设置,可以大大减弱墨容纳部中的墨水对通过第二透光窗入射的外部光线的影响。可选地,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透光窗。如此设置,分散布置的多个第二透光窗可以增加框架部的强度。可选地,所述第二表面还设置有第三透光窗,所述第三透光窗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与所述墨容纳部对应的位置。如此设置,第三透光窗可以增加入射至墨罐的外部光线的量。可选地,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三透光窗。如此设置,分散布置的多个第三透光窗可以增加框架部的强度。可选地,所述第二透光窗为贯通所述第二表面的开口。如此设置,外部光线可以无损耗地通过第二透光窗,并且设置为开口的第二透光窗容易生产制作。可选地,所述墨罐由薄膜和树脂构成,当所述第一透光窗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设置位置和/或所述第二透光窗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设置位置与所述墨罐的由所述薄膜构成的部分对应时,所述第一透光窗和/或所述第二透光窗处设置透光板。如此设置,透光板可以为薄膜提供保护作用。可选地,所述墨罐的至少与所述第二透光窗对应的部分采用透光材料制作。如此设置,可以使通过第二透光窗入射的外部光线更多地入射至远离第二透光窗的墨罐。附图说明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将变得更明显和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视图;图2为用于图1所示的喷墨打印机的墨罐的立体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喷墨打印机的右侧视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视图;图5为图4所示的喷墨打印机的右侧视图;图6为图5中沿A-A线的局部剖切视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右侧视图;图8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右侧视图;图9为根据本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右侧视图;以及图10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右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100/200/300/400/500:喷墨打印机2/102/202/302/402/502:框架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墨罐,所述墨罐包括,注墨部,所述注墨部与外界大气连通;墨容纳部,所述墨容纳部用于容纳墨水,所述墨容纳部具有视认面;和连通部,所述连通部位于所述注墨部和所述墨容纳部之间,所述连通部内设置有注墨通道,所述注墨通道的上端与所述注墨部连通,所述注墨通道的下端与所述墨容纳部连通;以及框架部,所述框架部包围所述墨罐,所述框架部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竖向延伸,所述第一表面上与所述视认面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透光窗,容纳于所述墨容纳部中的所述墨水通过所述第一透光窗至少部分地可视;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竖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透光窗,所述第二透光窗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墨罐的除所述墨容纳部之外的部分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墨罐,所述墨罐包括,注墨部,所述注墨部与外界大气连通;墨容纳部,所述墨容纳部用于容纳墨水,所述墨容纳部具有视认面;和连通部,所述连通部位于所述注墨部和所述墨容纳部之间,所述连通部内设置有注墨通道,所述注墨通道的上端与所述注墨部连通,所述注墨通道的下端与所述墨容纳部连通;以及框架部,所述框架部包围所述墨罐,所述框架部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竖向延伸,所述第一表面上与所述视认面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透光窗,容纳于所述墨容纳部中的所述墨水通过所述第一透光窗至少部分地可视;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竖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透光窗,所述第二透光窗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墨罐的除所述墨容纳部之外的部分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窗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与所述连通部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野太一刑部吉记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