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632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墨罐,墨罐包括注墨部、墨容纳部和通道部;通道部的上端与注墨部连通,下端与墨容纳部连通,通道部包括墨水通道和空气通道,通道部的下端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阻挡壁;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间隔,以形成空气通道的下端;第三侧壁与第二侧壁间隔,以形成墨水通道的下端;阻挡壁面对墨水通道和空气通道设置,阻挡壁与第二侧壁连接,阻挡壁与墨罐的两个相对的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注墨部在阻挡壁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地位于阻挡壁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墨打印机的墨罐的通道部的下端具有阻挡壁,当墨罐倾倒时,阻挡壁能够阻止墨水经由通道部和注墨部流出墨罐,污染环境。

Ink jet prin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kjet printer, which comprises an ink can, which comprises an inkjet part, an inkjet holding part and a passage part; the upper end of the passage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kjet part and the low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kjet receiving part; the passage part comprises an inkjet passage and an air passage; the lower end of the passage part comprises a first side wall, a second side wall and a third side wall. And a blocking wall; the second side wall is spaced from the first side wall to form the lower end of the air passage; the third side wall is spaced from the second side wall to form the lower end of the ink passage; the blocking wall faces the ink passage and the air passage, and the blocking wa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ide wall, and the blocking wall is at least one of the two opposite side surfaces of the ink pot. The projection of the ink injection part on the plane where the barrier is located is at least partially located in the barrier wall. The lower end of the channel part of the ink jet printer according to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barrier wall, which can prevent ink from flowing out of the ink tank through the channel part and the ink injection part when the ink tank is dumped, thereby polluting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墨打印机
本技术涉及打印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
技术介绍
喷墨打印机1通过从记录部向记录介质(例如打印用纸张)喷出墨水来进行打印。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喷墨打印机1的一个示例。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以使用者使用喷墨打印机时所处的位置为基准,将喷墨打印机面向使用者的方向定义为“前”、与此相对的方向定义为“后”,而将使用者的左手侧定义为“左”,使用者的右手侧为“右”。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包括打印机本体19以及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9一侧的墨罐20。墨罐20固定地安装在打印机本体19的某一侧(例如,图1所示的靠右端的前侧位置),并且容纳有待供应至打印机本体19的墨水。如图2至图4所示,墨罐20包括墨容纳部22、注墨部28、通道部25、大气连通部30、以及墨水流出部26。墨容纳部22设置在墨罐20的下部位置处。通道部25连通注墨部28与墨容纳部22。具体地,通道部25的上端与注墨部28连通,通道部25的下端与墨容纳部22连通。通道部25包括墨水通道25b和与墨水通道25b相邻的空气通道25a。通道部25的下端包括第一侧壁91、第二侧壁92和第三侧壁93。其中第二侧壁92与第一侧壁91间隔,以形成空气通道25a的下端。第三侧壁93与第二侧壁92间隔,以形成墨水通道25b的下端。如图3A和图3C中可见,注墨部28设置在墨罐20的顶表面处,注墨部28包括注墨口28a,注墨口28a中间可具有阻挡件28b,以使得注墨口28a被分割为两部分,其中的一部分与空气通道25a连通,另一部分与墨水通道25b连通。如图3A和图3B中可见,大气连通部30设置在墨罐20的顶表面处,大气连通部30包括大气连通口30a和大气连通通道,大气连通口30a通过大气连通通道与墨容纳部22连通。墨水流出部26设置在墨容纳部22的上方,并通过墨水流出通道与墨容纳部22连通。在喷墨打印机的记录部(打印头)需要墨水时,可经由连通记录部和墨水流出部26的管路(未示出)将墨水从墨容纳部22中供应出。墨罐20可以由两种材料制成,例如,墨罐20的框架部分(例如形成通道的壁板,以及墨容纳部22的凹陷)可以由诸如塑料的刚性材料制成,而覆盖部分可以由诸如塑料膜的柔性材料制成,并且覆盖部分可以以诸如粘接的方式附接至框架部分上,以形成封闭的空腔。本文中,“粘接”包括热熔粘接等方式墨罐20具有第一侧表面98和第二侧表面99。第一侧表面98平行于第二侧表面99,并且第一侧表面98和第二侧表面99均垂直于所述墨罐20的宽度方向Dw。第二侧表面99形成通道部25的一部分。如图2和图3中可见,第一侧表面98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一薄膜55,其粘接至墨罐20,第一薄膜55形成墨容纳部22的一部分。同样地,第二侧表面99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薄膜65,其同样粘接至墨罐20,第二薄膜65形成通道部25的一部分。现请转到图5A和图5B,当墨罐20倾倒(例如旋转90度)为第二侧表面99在第一侧表面98下方的状态中,在墨罐20的宽度方向Dw上,墨水的液位到第二侧表面99的高度H高于注墨部28的注墨口28a的最低点到第二侧表面99的高度h,因此,墨容纳部22中的墨水有可能经由通道部25和注墨部28流出墨罐20,污染环境。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喷墨打印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墨罐,所述墨罐包括:注墨部,所述注墨部与外界大气连通;墨容纳部,所述墨容纳部用于容纳墨水;以及通道部,所述通道部的上端与所述注墨部连通,所述通道部的下端与所述墨容纳部连通,所述通道部包括墨水通道和与所述墨水通道相邻的空气通道,所述通道部的下端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以形成所述空气通道的下端;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间隔,以形成所述墨水通道的下端;以及阻挡壁,所述阻挡壁面对所述墨水通道和所述空气通道设置,所述阻挡壁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其中,所述阻挡壁与所述墨罐的两个相对的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所述侧表面垂直于所述墨罐的宽度方向;所述注墨部在所述阻挡壁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阻挡壁内。根据本技术的喷墨打印机的墨罐的通道部的下端具有阻挡壁,注墨部在所述阻挡壁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阻挡壁内,从而当墨罐倾倒时,阻挡壁能够阻止墨水经由通道部和注墨部流出墨罐,污染环境。可选地,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注墨部在所述阻挡壁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阻挡壁内。由此,当墨罐倾倒时,阻挡壁能够更好地阻止墨水经由通道部和注墨部流出墨罐,污染环境。可选地,所述第二侧壁与两个所述侧表面相连。由此,第二侧壁能够更好地隔开空气通道和墨水通道。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两个侧表面相连;并且/或者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两个侧表面相连。由此,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能够更好地限定空气通道和墨水通道。可选地,所述阻挡壁包括:第四侧壁,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连;以及第五侧壁,所述第五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连。由此,第四侧壁和第五侧壁使得通道部的下端的结构紧凑。可选地,所述阻挡壁与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相连。由此,可更加简便地设置阻挡壁。可选地,所述注墨部到所述墨罐的所述两个相对的侧表面的距离相等。由此,注墨部可设置在墨罐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可选地,所述注墨部到所述墨罐的所述两个相对的侧表面中的一个的距离大于到另一个的距离。由此,注墨部可设置在墨罐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之外。可选地,所述阻挡壁与所述另一个侧表面相连。由此,可更加简便地设置阻挡壁。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的一种喷墨打印机的立体视图;图2是现有的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罐的立体视图;图3A是图2示出的墨罐的俯视图;图3B是沿图3A中的M向视图;图3C是沿图3A中的N向视图;图4是图2示出的墨罐的仰视图;图5A是沿图2示出的线A-A所截的立体剖视图,其中未示出阻挡件;图5B是沿图2示出的线A-A所截的平面剖视图,其中未示出阻挡件;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墨罐的立体视图;图8A是图7示出的墨罐的俯视图,其中未示出第一薄膜;图8B是沿图8A中的P向视图;图8C是沿图8A中的Q向视图;图9A是沿图7示出的线B-B所截的立体剖视图,其中未示出阻挡件;图9B是沿图7示出的线B-B所截的平面剖视图,其中未示出阻挡件;图10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墨罐的立体视图;图11是图10的局部俯视图;图12A是沿图10示出的线C-C所截的立体剖视图,其中未示出阻挡件;图12B是沿图10示出的线C-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墨罐,所述墨罐包括:注墨部,所述注墨部与外界大气连通;墨容纳部,所述墨容纳部用于容纳墨水;以及通道部,所述通道部的上端与所述注墨部连通,所述通道部的下端与所述墨容纳部连通,所述通道部包括墨水通道和与所述墨水通道相邻的空气通道,所述通道部的下端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以形成所述空气通道的下端;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间隔,以形成所述墨水通道的下端;以及阻挡壁,所述阻挡壁面对所述墨水通道和所述空气通道设置,所述阻挡壁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其中,所述阻挡壁与所述墨罐的两个相对的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所述侧表面垂直于所述墨罐的宽度方向;所述注墨部在所述阻挡壁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阻挡壁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墨罐,所述墨罐包括:注墨部,所述注墨部与外界大气连通;墨容纳部,所述墨容纳部用于容纳墨水;以及通道部,所述通道部的上端与所述注墨部连通,所述通道部的下端与所述墨容纳部连通,所述通道部包括墨水通道和与所述墨水通道相邻的空气通道,所述通道部的下端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以形成所述空气通道的下端;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间隔,以形成所述墨水通道的下端;以及阻挡壁,所述阻挡壁面对所述墨水通道和所述空气通道设置,所述阻挡壁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其中,所述阻挡壁与所述墨罐的两个相对的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所述侧表面垂直于所述墨罐的宽度方向;所述注墨部在所述阻挡壁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阻挡壁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注墨部在所述阻挡壁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阻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刑部吉记白野太一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