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开关的电源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612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开关的电源线,包括:电源插头、第一电源线、控制开关、第二电源线和插头;所述的控制开关包括:壳体、静触件、动触件、锁腔、锁件、按压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线上设置控制开关,可以通过此开关直接关闭电源,而不需要频繁插拔电源线,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外形美观,成本低,连接线耐用,电源输送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A power line with switc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wer line with a switch, which comprises a power plug, a first power line, a control switch, a second power line and a plug; the control switch comprises a shell, a static contact, a moving contact, a lock chamber, a lock and a pressing button; the control switch is arranged on the wire and can be passed through. This switch will turn off the power directly without increasing the power cord,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In addi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beautiful appearance, low cost, durable connecting wire, high power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long service life, and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开关的电源线
本技术涉及电源线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开关的电源线。
技术介绍
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通常电流传输的方式是点对点传输。电源线按照用途可以分为AC交流电源线及DC直流电源线,通常AC电源线是通过电压较高的交流电的线材,这类线材由于电压较高需要统一标准获得安全认证方可以正式生产。而DC线基本是通过电压较低的直流电,因此在安全上要求并没有AC线严格,但是安全起见,目前各国还是要求统一安全认证。目前,研发人员在对显示器的性能进行测试时,常常需要对显示器开关机,由于研发人员一般都是面对显示器的背面内部的电路板部分,而显示器的开关按键都是在显示器的正面或侧面,这样,当需要开关显示器时,研发人员常常需要转动显示器或者绕过试验台去按开关键,及其不方便,且浪费时间和体力,不利于高效率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有开关的电源线,包括:电源插头、第一电源线、控制开关、第二电源线和插头。所述的电源插头和插头之间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的第一电源线位于电源插头和控制开关之间,所述的第二电源线位于控制开关和插头之间。所述的两端电源线结构相同。并且所述的电源线由三个相同的线芯和两个绝缘隔板组成。所述的三个相同的线芯外均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的包裹有绝缘层的三个相同的线芯外包裹有防磁层,所述的两个绝缘隔板分别隔开三个相同的线芯,所述包裹有防磁层的三个相同的线芯和两个绝缘隔板外包裹有编织层,所述的编织层外包裹有耐磨层。所述的控制开关包括:壳体、静触件、动触件、锁腔、锁件、按压钮。所述的静触件和动触件分别设置在壳体两端。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锁腔,所述的锁腔设置有锁件,所述的锁件的上部设置有按压钮,其中所述的按压钮设置有斜面,所述的斜面与锁件抵接。所述的锁件的下部与所述动触件滑动抵接,所述静触件与第一电源线连接,所述动触件与第二电源线连接。所述的按压钮设置有斜面,所述的斜面与锁件抵接。所述的静触件和动触件均设置有接触银点。所述的绝缘层、防磁层和绝缘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的空腔内填充有棉纱。所述的缘隔板采用软性材质制成。所述的动触件为弹簧片。所述的电源插头由PVC材料制成。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带有开关的电源线通过在导线上设置控制开关,可以通过此开关直接关闭电源,而不需要频繁插拔电源线,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外形美观,成本低,连接线耐用,电源输送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带有开关的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控制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总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一种带有开关的电源线,包括:电源插头1、第一电源线2、控制开关3、第二电源线4和插头5。所述的电源插头1和插头5之间设置有控制开关3,该控制开关3可以根据用电的需求将电路进行断开或闭合,特别是当人们不需要用电时,只需利用控制开关3将电路断开,处于无电状态,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所述的第一电源线2位于电源插头1和控制开关3之间,所述的第二电源线4位于控制开关3和插头5之间。所述的两端电源线结构相同。并且所述的电源线由三个相同的线芯18和两个绝缘隔板19组成。所述的三个相同的线芯18外均包裹有绝缘层20,所述的包裹有绝缘层20的三个相同的线芯18外包裹有防磁层21,所述的两个绝缘隔板19分别隔开三个相同的线芯18,所述包裹有防磁层21的三个相同的线芯18和两个绝缘隔板外19包裹有编织层22,所述的编织层22外包裹有耐磨层23。所述绝缘层20、防磁层21和绝缘板19之间形成空腔24,所述的空腔24内填充有棉纱。所述的控制开关3包括:壳体41、静触件42、动触件43、锁腔44、锁件45、按压钮46和接触银点48。所述的控制开关3为复位开关,所述的静触件42和动触件43分别设置在壳体41两端,并且所述的静触件42和动触件43均设置有接触银点48,所述的动触件43为弹簧片。所述的壳体41内设置有锁腔44,所述的锁腔44设置有锁件45,所述的锁件45的上部设置有按压钮46,其中所述的按压钮46设置有斜面47,所述的斜面47与锁件45抵接。所述的锁件45的下部与所述动触件43滑动抵接,所述静触件42与第一电源线2连接,所述动触件43与第二电源线4连接。本复位开关的工作原理是:当按压钮46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驱动锁件45向下移动,所述的锁件45同时会将动触件43向下顶开,同时,锁件45的下部从锁腔44的卡口伸出并实现卡接,这时,在卡接力的作用下,锁件45的上部偏向锁腔44的右侧腔壁并触接,从而使动触件43与静触件42进行分离,实现电路的断开;同时当按压钮46再次受到外力的作用下,所述按压钮46推动锁件45,锁件45在推力的作用下下行,并且锁件45在下行的同时向左侧滑动,滑动至锁腔44左侧腔壁时,卡接解除,按压钮46的作用力取消后向上移动,锁件45利用动触件43的反作用力顶升回到锁腔44,这时动触件43与静触件42接触,实现电路的闭合。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都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开关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插头、第一电源线、控制开关、第二电源线和插头;所述的电源插头和插头之间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的第一电源线位于电源插头和控制开关之间,所述的第二电源线位于控制开关和插头之间;所述的两端电源线结构相同;并且所述的电源线由三个相同的线芯和两个绝缘隔板组成;所述的三个相同的线芯外均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的包裹有绝缘层的三个相同的线芯外包裹有防磁层,所述的两个绝缘隔板分别隔开三个相同的线芯,所述包裹有防磁层的三个相同的线芯和两个绝缘隔板外包裹有编织层,所述的编织层外包裹有耐磨层;所述的控制开关包括:壳体、静触件、动触件、锁腔、锁件、按压钮;所述的静触件和动触件分别设置在壳体两端;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锁腔,所述的锁腔设置有锁件,所述的锁件的上部设置有按压钮,其中所述的按压钮设置有斜面,所述的斜面与锁件抵接;所述的锁件的下部与所述动触件滑动抵接,所述静触件与第一电源线连接,所述动触件与第二电源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开关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插头、第一电源线、控制开关、第二电源线和插头;所述的电源插头和插头之间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的第一电源线位于电源插头和控制开关之间,所述的第二电源线位于控制开关和插头之间;所述的两端电源线结构相同;并且所述的电源线由三个相同的线芯和两个绝缘隔板组成;所述的三个相同的线芯外均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的包裹有绝缘层的三个相同的线芯外包裹有防磁层,所述的两个绝缘隔板分别隔开三个相同的线芯,所述包裹有防磁层的三个相同的线芯和两个绝缘隔板外包裹有编织层,所述的编织层外包裹有耐磨层;所述的控制开关包括:壳体、静触件、动触件、锁腔、锁件、按压钮;所述的静触件和动触件分别设置在壳体两端;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锁腔,所述的锁腔设置有锁件,所述的锁件的上部设置有按压钮,其中所述的按压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晓青刘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宏威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