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弧形电梯井的对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247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弧形电梯井的对重架,包括弧形对重架结构、弧形对重块结构以及外防护结构,所述弧形对重架结构包括有顶部视角为弧形的对重架框体,对重框架中固定排列有对应的弧形对重块,弧形对重块对应的对重框架的外部设置弧形的外防护结构,外防护结构的高度大于弧形对重块堆叠的高度,其底部覆盖住弧形对重架结构的下端部分。本装置是一种适合在弧形面的电梯井中设置对重结构,并且平稳运行的结构,主要实现了电梯的平稳运行和安全运行,通过与井道内部的形状相配合的弧形对重架结构和弧形对重块结构,使相对应的结构顺利平稳运行,减少卡顿,并且通过相应的外防护结构,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方便工人进行检修。

Counterweight for arc elevator shaf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unterweight frame suitable for an arc elevator shaft, including an arc counterweight frame structure, an arc counterweight block structure and an external protective structure. The arc counterweight frame structure comprises a counterweight frame body with an arc angle at the top, a corresponding arc counterweight block fixed in the counterweight frame, and an arc counterweight block corresponding to the arc counterweight block. An arc-shaped external protective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heavy frame. The height of the external protective structure is higher than the stacking height of the arc-shaped counterweight blocks, and the bottom of the arc-shaped counterweight frame is covered with the lower part of the arc-shaped counterweight structure. The device is a structure suitable for setting counterweight structure in elevator shaft with curved surface and running smoothly. It mainly realizes the stable operation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elevator. Through the arc counterweight frame structure and arc counterweight block structure matching with the inner shape of the shaft, the corresponding structure can run smoothly and reduce the sticking. And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external protection structure,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convenient for workers to overhau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弧形电梯井的对重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结构,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弧形电梯井的对重架。
技术介绍
对重是电梯曳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减少曳引电动机的功率和曳引轮、蜗轮上的力矩。对重装置位于井道内,通过曳引绳经曳引轮与轿厢连接。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对重装置通过对重导靴在对重导轨上滑行,起平衡作用。对重装置由对重架和对重铁块两部分组成。常见的对重架是矩形的平整规则结构,适用于常见的矩形规则的电梯井结构,但是电梯井结构并不是完全都是矩形的结构,也有多种不同的截面形状,特别是截面形状为弧形的现有的配套配重架结构并不能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弧形电梯井的对重架。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弧形对重架结构、弧形对重块结构以及外防护结构,所述弧形对重架结构包括有顶部视角为弧形的对重架框体,对重框架中固定排列有对应的弧形对重块,弧形对重块对应的对重框架的外部设置弧形的外防护结构,外防护结构的高度大于弧形对重块堆叠的高度,其底部覆盖住弧形对重架结构的下端部分。本装置是一种适合在弧形面的电梯井中设置对重结构,并且平稳运行的结构,主要实现了电梯的平稳运行和安全运行,通过与井道内部的形状相配合的弧形对重架结构和弧形对重块结构,使相对应的结构顺利平稳运行,减少卡顿,并且通过相应的外防护结构,形成独特的相对的安全环境,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方便工人进行检修。进一步的,所述对重架框体的两侧设置为相互平行设置的直梁,对重架框体的上端与下端分别设置有上对重夹板与下对重夹板,上对重夹板与下对重夹板均为成对的结构,上对重夹板与下对重夹板的两端与对应的直梁连接,上对重夹板与下对重夹板都是两端同向折弯的板状结构,成对的对重夹板之间通过槽钢固定连接,槽钢的两条侧边分别与对重夹板的表面连接固定,槽钢的底面与上对重夹板或下对重夹板的折角对齐设置,上对重夹板的下缘固定有绳吊板,绳吊板穿设有曳引绳,所述下对重夹板的下缘固定有缓冲板,缓冲板与设置在井道中的缓冲装置对应,上对重夹板与下对重夹板与直梁连接处固定有导靴座,导靴座的开口方向与直梁的槽型结构相对应。导靴座上连结导靴,直梁与导靴对应设置在导轨上,使弧形的对重架结构可以在导轨上运行,上对重夹板与下对重夹板对应设置,并且与电梯井道的弧形面相配合,绳吊板连结曳引绳,实现运动,缓冲板与下部的缓冲装置对应,提高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对重块成型为截面是圆弧型的结构,对重块的两端成型为凸头,凸头插套连接在直梁形成的槽型结构中,多块对重块同向叠层连结在对重架中,所述对重架的下端的夹板上设置有支撑板。对重块采用了截面一直相同的结构,方便进行借工,降低了加工的难度,取材容易,并且防护的配合性好,节省空间,对重块采用与对重家配合的结构,节省了空间,并且安全防护的效果更明显,对重块叠层设置,并且同向设置,装配难度低。进一步的,所述对重块的表面包覆有硬质橡胶层,硬质橡胶层的外表面上还成型有防滑纹路。由于对重块的质量较大,为了方便搬运和装配,增大摩擦力在外表面上覆盖硬质橡胶层。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对重架结构连结的对重导轨的外侧固定有防护板,防护板成型为两侧边向同一侧弯折,中部为平面的板状结构,防护板的两侧弯折边分别与对重轨道连接,防护板的中部平面部分临近对应夹板的中部设置,所述防护板的下缘覆盖住弧形对重架结构的缓冲器。其中防护板采用弯折的结构,提高了加工的便捷性,降低了加工的难度,取材容易,并且防护的配合性好,节省空间,防护板连接在对重导轨上,接近配重架设置,节省了空间,并且防护的效果更明显,对重架与缓冲器之间的接触部位是重要的危险区,必须要对其进行防护遮盖。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的高度大于1.1m,并且长于弧形对重架的纵向长度。防护板需要有足够的防护高度,并且对重架在运行到最低位置时,是不可直接接触的。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的外表面涂覆有警示颜色图层,并且在防护板侧边设置有照明灯。由于配重架的运行的重要部件,为了提高安全警示的效果,需要对其进行明确的警示,并且配合相应的照明设备以更加明确。所述防护板为1.5mm以上的冷轧钢板折弯制成。取材容易,可以在加工电梯的过程中直接取材加工,企业的效益更好,维修更方便。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装置是一种适合在弧形面的电梯井中设置对重结构,并且平稳运行的结构,主要实现了电梯的平稳运行和安全运行,通过与井道内部的形状相配合的弧形对重架结构和弧形对重块结构,使相对应的结构顺利平稳运行,减少卡顿,并且通过相应的外防护结构,形成独特的相对的安全环境,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方便工人进行检修。附图说明图1是对重架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对重架框体与防护板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对重架框体与弧形对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弧形对重块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对重架框体,2、弧形对重块,3、直梁,4、上对重夹板,5、下对重夹板,6、绳吊板,7、缓冲板,8、导靴座,9、凸头,10、防护板,11、对重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一种适用于弧形电梯井的对重架,包括弧形对重架结构、弧形对重块结构以及外防护结构,所述弧形对重架结构包括有顶部视角为弧形的对重架框体1,对重框架中固定排列有对应的弧形对重块2,弧形对重块2对应的对重框架的外部设置弧形的外防护结构,外防护结构的高度大于弧形对重块2堆叠的高度,其底部覆盖住弧形对重架结构的下端部分。所述对重架框体1的两侧设置为相互平行设置的直梁3,对重架框体1的上端与下端分别设置有上对重夹板4与下对重夹板5,上对重夹板4与下对重夹板5均为成对的结构,上对重夹板4与下对重夹板5的两端与对应的直梁3连接,上对重夹板4与下对重夹板5都是两端同向折弯的板状结构,成对的对重夹板之间通过槽钢固定连接,槽钢的两条侧边分别与对重夹板的表面连接固定,槽钢的底面与上对重夹板4或下对重夹板5的折角对齐设置,上对重夹板4的下缘固定有绳吊板6,绳吊板6穿设有曳引绳,所述下对重夹板5的下缘固定有缓冲板7,缓冲板7与设置在井道中的缓冲装置对应,上对重夹板4与下对重夹板5与直梁3连接处固定有导靴座8,导靴座8的开口方向与直梁3的槽型结构相对应。所述对重块成型为截面是圆弧型的结构,对重块的两端成型为凸头9,凸头9插套连接在直梁3形成的槽型结构中,多块对重块同向叠层连结在对重架中,所述对重架的下端的夹板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对重块的表面包覆有硬质橡胶层,硬质橡胶层的外表面上还成型有防滑纹路。所述弧形对重架结构连结的对重导轨11的外侧固定有防护板10,防护板10成型为两侧边向同一侧弯折,中部为平面的板状结构,防护板10的两侧弯折边分别与对重轨道连接,防护板10的中部平面部分临近对应夹板的中部设置,所述防护板10的下缘覆盖住弧形对重架结构的缓冲器。所述防护板10的高度大于1.1m,并且长于弧形对重架的纵向长度。所述防护板10的外表面涂覆有警示颜色图层,并且在防护板10侧边设置有照明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弧形电梯井的对重架,包括弧形对重架结构、弧形对重块结构以及外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对重架结构包括有顶部视角为弧形的对重架框体(1),对重框架中固定排列有对应的弧形对重块(2),弧形对重块(2)对应的对重框架的外部设置弧形的外防护结构,外防护结构的高度大于弧形对重块(2)堆叠的高度,其底部覆盖住弧形对重架结构的下端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弧形电梯井的对重架,包括弧形对重架结构、弧形对重块结构以及外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对重架结构包括有顶部视角为弧形的对重架框体(1),对重框架中固定排列有对应的弧形对重块(2),弧形对重块(2)对应的对重框架的外部设置弧形的外防护结构,外防护结构的高度大于弧形对重块(2)堆叠的高度,其底部覆盖住弧形对重架结构的下端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弧形电梯井的对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架框体(1)的两侧设置为相互平行设置的直梁(3),对重架框体(1)的上端与下端分别设置有上对重夹板(4)与下对重夹板(5),上对重夹板(4)与下对重夹板(5)均为成对的结构,上对重夹板(4)与下对重夹板(5)的两端与对应的直梁(3)连接,上对重夹板(4)与下对重夹板(5)都是两端同向折弯的板状结构,成对的对重夹板之间通过槽钢固定连接,槽钢的两条侧边分别与对重夹板的表面连接固定,槽钢的底面与上对重夹板(4)或下对重夹板(5)的折角对齐设置,上对重夹板(4)的下缘固定有绳吊板(6),绳吊板(6)穿设有曳引绳,所述下对重夹板(5)的下缘固定有缓冲板(7),缓冲板(7)与设置在井道中的缓冲装置对应,上对重夹板(4)与下对重夹板(5)与直梁(3)连接处固定有导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乐乐王勇新戴斌褚琪强
申请(专利权)人:沃克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