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功能双向传输智能化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4468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功能双向传输智能化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及方法,包括芯片本体,所述芯片本体上包括:GPRS模块、继电器输出模块、模拟量转换模块、4路I0输入模块、6路光耦I0隔离模块、以太网、MCU、RS458通信模块、I0输出端子、开关量输入端子、通讯及模拟量端子,数据经过GPRS模块接受发送,进行双向数据传输,转换过后的数据信号经过MCU8进行数据处理通过6路光耦I0隔离模块保护继电器输出模块,执行再通过I0输出端子输出外部被控制设备,反向开关量输入端子连接到4路I0输入模块,4路I0输入模块将信号传入MCU8,MCU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数字量的输入,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数据,更为全面,多功能,能实现输入输出同步进行。

Dual function 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intelligent active transmission integrated control equipment and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ual-function 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intelligent active transmission integrated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including a chip body, which comprises a GPRS module, a relay output module, an analog conversion module, a 4-way I0 input module, a 6-way optocoupler I0 isolation module, an Ethernet, a MCU, a RS458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an I0 transmission module. Out terminal, switching input terminal, communication and analog terminal, data received through the GPRS module transmission,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converted data signal processed through MCU8 data processing through six optocoupler I 0 isolation module to protect the relay output module, and then through the I 0 output terminal output output output output output of the external controlled equipment. The reverse switching input terminal is connected to the four-way I0 input module, and the four-way I0 input module passes the signal to MCU8, which processes the input signal. The invention has digital input and analog input and output data, is more comprehensive and multifunctional, and can realize synchronous input and outp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功能双向传输智能化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及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双功能双向传输智能化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集成控制就是研发出一个总的遥控键,来无线控制相对应的换气、照明、取暖开启或关闭,彻底保证控制的安全问题,使在潮湿环境里不接触电源,从而发生安全事故,现在的集成吊顶就是集成控制的典型代表,无线遥控,类似于电视机遥控的控制面板,不接电源,由于不直接与电源接触,人体无触电危险,保证了消费者的人生安全。常规电池,能用2年以上,所有的功能即在遥控器上进行操作和切换,不仅带给你一个截然不同的控制轻松感,而且也给您带来一种触手可及的时代科技感,享受现代智能生活的时尚魅力。市场上存在的产品都是通过轮询方式进行数据上传和下发,向设备发出询问指令后才会有回馈数据,数据传输时间比较长,对于要求实时性要求较高的设备上,或者设备较多的情况下,数据等待时间较长,不能及时的反应设备当前的状况和被控制的设备及时动作,大多数都是有输入但是没有输出功能,功能不完整,不能满足部分用户需求,市场上大多数产品只有rs485数据传输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传输时间比较长、大多数都是有输入但是没有输出功能,功能不完整、大多数产品只有rs485数据传输功能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双功能双向传输智能化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及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功能双向传输智能化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包括芯片本体,所述芯片本体上包括:GPRS模块、继电器输出模块、模拟量转换模块、4路I0输入模块、6路光耦I0隔离模块、以太网、MCU、RS458通信模块、I0输出端子、开关量输入端子、通讯及模拟量端子,所述GPRS模块与MCU打线连接,所述MCU与6路光耦I0隔离模块打线连接,所述6路光耦I0隔离模块与继电器输出模块打线连接,所述继电器输出模块与I0输出端子打线连接,所述开关量输入端子与4路I0输入模块打线连接,所述4路I0输入模块与MCU打线连接,所述以太网与MCU打线连接,所述RS458通信模块与MCU打线连接,所述RS458通信模块与通讯及模拟量端子打线连接。优选的,所述芯片本体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芯片本体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相接触的地方设有卡紧机构,所述芯片本体通过卡紧机构固定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两凹槽底部之间,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相接触的地方设有空腔,所述卡紧机构包括:限位板、连接块和压缩弹簧,所述限位板的一端穿过空腔的侧壁并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上下两端位于空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均通过压缩弹簧与空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和压缩弹簧的数量均为两个。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上端靠近两脚处与第二凹槽下端靠近两脚处均固定安装有螺钉。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均由绝缘材料制成。优选的,数据经过GPRS模块接收、发送,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并且进行转换;转换过后的数据信号经过MCU进行数据处理并通过6路光耦I0隔离模块隔离保护继电器输出模块,执行再通过I0输出端子输出外部被控制设备,反向开关量输入端子连接外部控制端到4路I0输入模块,4路I0输入模块将信号传入MCU,MCU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不用GPRS模块时也可以用以太网进行传输;RS485通信模块内的RS485数据通过通讯及模拟量端子传递到RS485通信模块,RS485通信模块将数据传递给MCU,,其中RSRS485只连接通讯及模拟量端子的两个端子W、E,其他的端子为模拟量的输入和输出;模拟量信号处理,信号通过通讯及模拟量端子经过模拟量转换模块进行模数转换后再通MCU进行上传。优选的,所述步骤中MCU:作为整个电路系统的处理器,对数据转发、交换和处理是整个电路运转的核心;6路光耦I0隔离模块:使输出信号和控制电路之间没有电的直接连接,主要是防止因有电的连接而引起的干扰或烧坏核心配件,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将信号传入MCU进行处理,4路I0输入模块:使输入信号和控制电路之间没有电的直接连接,主要是防止因有电的连接而引起的干扰或烧坏核心配件,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将信号传入MCU进行处理。优选的,以太网:网络连接端口,在应用现场有以太网的情况下,可以用以太网连接,避免了用GPRS传输数据带来的资费问题。优选的,RS485通信模块实现无线透传功能上传和下发通讯数据,通讯及模拟量端子的作用是模拟量数据的输入输出外部接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功能双向传输智能化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及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双功能双向传输智能化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及方法,能做到智能化实时主动发送设备的数据动作反应在ms级之间周期短,实时性好,在连接设备数量在1000台之内反应速度不受影响。2、该一种双功能双向传输智能化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及方法,除了数据传输功能外还具备数字量的输入,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数据,更为全面,多功能,能实现输入输出同步进行。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双功能双向传输智能化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及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双功能双向传输智能化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及方法安装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双功能双向传输智能化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及方法流程图。图中:1、芯片本体;2、GPRS模块;3、继电器输出模块;4、模拟量转换模块;5、4路I0输入模块;6、6路光耦I0隔离模块;7、以太网;8、MCU;9、RS458通信模块;10、I0输出端子;11、开关量输入端子;12、通讯及模拟量端子;13、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卡紧机构;16、空腔;17、限位板;18、连接块;19、压缩弹簧;20、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双功能双向传输智能化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包括芯片本体1,所述芯片本体1上包括:GPRS模块2、继电器输出模块3、模拟量转换模块4、4路I0输入模块5、6路光耦I0隔离模块6、以太网7、MCU8、RS458通信模块9、I0输出端子10、开关量输入端子11、通讯及模拟量端子12,所述GPRS模块2与MCU8打线连接,所述MCU8与6路光耦I0隔离模块6打线连接,所述6路光耦I0隔离模块6与继电器输出模块3打线连接,所述继电器输出模块3与I0输出端子10打线连接,所述开关量输入端子11与4路I0输入模块5打线连接,所述4路I0输入模块5与MCU8打线连接,所述以太网7与MCU8打线连接,所述RS458通信模块9与MCU8打线连接,所述RS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功能双向传输智能化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包括芯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1)上包括:GPRS模块(2)、继电器输出模块(3)、模拟量转换模块(3)、4路I0输入模块(4)、6路光耦I0隔离模块(6)、以太网(7)、MCU(8)、RS458通信模块(9)、I0输出端子(10)、开关量输入端子(11)、通讯及模拟量端子(12),所述GPRS模块(2)与MCU(8)打线连接,所述MCU(8)与6路光耦I0隔离模块(6)打线连接,所述6路光耦I0隔离模块(6)与继电器输出模块(3)打线连接,所述继电器输出模块(3)与I0输出端子(10)打线连接,所述开关量输入端子(11)与4路I0输入模块(4)打线连接,所述4路I0输入模块(4)与MCU(8)打线连接,所述以太网(7)与MCU(8)打线连接,所述RS458通信模块(9)与MCU(8)打线连接,所述RS458通信模块(9)与通讯及模拟量端子(12)打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功能双向传输智能化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包括芯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1)上包括:GPRS模块(2)、继电器输出模块(3)、模拟量转换模块(3)、4路I0输入模块(4)、6路光耦I0隔离模块(6)、以太网(7)、MCU(8)、RS458通信模块(9)、I0输出端子(10)、开关量输入端子(11)、通讯及模拟量端子(12),所述GPRS模块(2)与MCU(8)打线连接,所述MCU(8)与6路光耦I0隔离模块(6)打线连接,所述6路光耦I0隔离模块(6)与继电器输出模块(3)打线连接,所述继电器输出模块(3)与I0输出端子(10)打线连接,所述开关量输入端子(11)与4路I0输入模块(4)打线连接,所述4路I0输入模块(4)与MCU(8)打线连接,所述以太网(7)与MCU(8)打线连接,所述RS458通信模块(9)与MCU(8)打线连接,所述RS458通信模块(9)与通讯及模拟量端子(12)打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功能双向传输智能化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1)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13),所述芯片本体(1)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14),所述第一凹槽(13)与第二凹槽(14)的相接触的地方设有卡紧机构(15),所述芯片本体(1)通过卡紧机构(15)固定在第一凹槽(13)与第二凹槽(14)的两凹槽底部之间,所述第一凹槽(13)与第二凹槽(14)的相接触的地方设有空腔(16),所述卡紧机构(15)包括:限位板(17)、连接块(18)和压缩弹簧(19),所述限位板(17)的一端穿过空腔(16)的侧壁并与第一凹槽(13)与第二凹槽(14)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17)的上下两端位于空腔(16)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所述连接块(18)均通过压缩弹簧(19)与空腔(1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功能双向传输智能化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8)和压缩弹簧(19)的数量均为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功能双向传输智能化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3)上端靠近两脚处与第二凹槽(14)下端靠近两脚处均固定安装有螺钉(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功能双向传输智能化主动发送集成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3)与第二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红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智创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