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液管助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431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移液管助吸装置,包括中空套管、活塞、活塞轴、活塞柄及硅胶转接头,中空套管的一端连接硅胶转接头,活塞设置于中空套管内,活塞轴的一端连接活塞,活塞轴的另一端从中空套管的另一端伸出后连接活塞柄,硅胶转接头设置有中间通孔,中间通孔的一端连通中空套管的内部空间,中间通孔的另一端用于与移液管连接。该移液管助吸装置,中空套管、活塞、活塞轴、活塞柄构成一个注射器结构,又由于设置了硅胶转接头,且硅胶转接头设置有中间通孔,并通过中间通孔与移液管连接,因此,与现有的移液助吸装置相比,硅胶转接头套装移液管,更加可靠,不容易松动。同时,由于硅胶转接头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可用于连接各种类型的移液管。

A pipette su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ction aid device for a pipette, which comprises a hollow sleeve, a piston, a piston shaft, a piston handle and a silica gel rotary joint. One end of the hollow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a silica gel rotary joint, the piston is arranged in the hollow sleeve, one end of the piston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iston,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iston shaft is extended from the other end of the hollow sleeve to the back connection. The piston hand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lica gel rotary joint and the middle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e end of the middle through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pace of the hollow casing,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middle through hole is used to connect with the pipette. The pipette suction aid consists of a hollow sleeve, a piston, a piston shaft and a piston handle, and the silica gel transfer joint is provided with a middle through hol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pipette. Therefor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pipette suction aid, the silica gel transfer joint is fitted with a liquid transfer aid. The tube is more reliable and not easy to loose.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elasticity of the silicone joint, it can be used to connect various types of pip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液管助吸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器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助吸装置,尤其是推压式的移液管助吸装置。
技术介绍
实验中,常常需要使用移液管移取一定量的液体,目前普遍使用洗耳球配合移液管吸取液体,但洗耳球与移液管上口连接处不稳固,且吸取液体时较难把握吸取量。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1236732.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移液管助吸器,如图所示,其包含套头1、吸管筒2和抽吸杆3;套头1为圆台形橡胶材料,中心设有通孔。吸管筒2和抽吸杆3组成一个注射器,其吸管筒2前端的嘴部插入套头1连接。套头1通孔的孔径为3.4mm,能较好的套入口径为3.5-6.5mm的移液管上段吸管筒2的内直径为28mm,长度为50mm,能满足实验所需的一般移液量。具备较好的适用性和较小体积。该种移液管助吸器的橡胶套头能与移液管上口建立稳固的连接,防止了在吸取液体过程中连接处意外脱落的情况,通过吸管筒和抽吸杆的注射器吸取液体取液准确,可放开手,提高了实验移液操作的效率。然而,移液管种类较多,但是该种移液管助吸器,不便于连接各种类型的移液管,且操作时,吸液时需要双手控制,效率低。另外,其套头为锥形,连接不够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移液管助吸装置,以提高移液管连接的可靠性、提高吸液效率,至少其中之一。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移液管助吸装置,包括中空套管、活塞、活塞轴、活塞柄及硅胶转接头,所述中空套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硅胶转接头,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中空套管内,所述活塞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活塞轴的另一端从所述中空套管的另一端伸出后连接所述活塞柄,所述硅胶转接头设置有中间通孔,所述中间通孔的一端连通所述中空套管的内部空间,所述中间通孔的另一端用于与移液管连接。上述的移液管助吸装置,优选地,所述中空套管另一端的外侧还设置有套管柄。上述的移液管助吸装置,优选地,所述中间通孔的另一端形成椎孔。上述的移液管助吸装置,优选地,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轴通过螺纹连接。上述的移液管助吸装置,优选地,所述中空套管包括管体、第一端盖及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位于所述中空套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位于所述中空套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与所述管体可拆卸连接。上述的移液管助吸装置,优选地,所述中空套管的一端与所述硅胶转接头通过螺纹连接。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移液管助吸装置,包括中空套管、活塞、活塞轴、活塞柄及硅胶转接头,中空套管的一端连接硅胶转接头,活塞设置于中空套管内,活塞轴的一端连接活塞,活塞轴的另一端从中空套管的另一端伸出后连接活塞柄,硅胶转接头设置有中间通孔,中间通孔的一端连通中空套管的内部空间,中间通孔的另一端用于与移液管连接。该移液管助吸装置,中空套管、活塞、活塞轴、活塞柄构成一个注射器结构,又由于设置了硅胶转接头,且硅胶转接头设置有中间通孔,中间通孔的一端连通中空套管的内部空间,中间通孔的另一端用于与移液管连接,因此,与现有的移液助吸装置相比,硅胶转接头套装移液管,更加可靠,不容易松动。同时,由于硅胶转接头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该移液管助吸装置可用于连接各种类型的移液管。在进一步方案中,硅胶转接头与中空套管通过螺纹连接,一方面,相比于插装式连接,更加可靠,另一方面,便于更换不同型号的硅胶转接头,从而更加方便连接各种型号的移液管,同时,当硅胶转接头损坏时,更换更加容易。在进一步方案中,中空套管另一端的外侧还设置有套管柄,由于设置了套管柄,在吸液过程中,可单手操作,稳液过程无需人手控制、快速完成移液过程,省时省力,可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移液管助吸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移液管助吸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移液管助吸装置在连接移液管后的示意图。图1中:1套头;2吸管筒;3抽吸杆。图2-3中:10中空套管;11套管柄;12管体;13第一端盖;14第二端盖;20活塞;30活塞轴;40活塞柄;50硅胶转接头;51中间通孔;52椎孔;60移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出现的“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不同结构和部件,无先后之分,更不作为结构或部件本身的限定。如图2-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移液管助吸装置,包括中空套管10、活塞20、活塞轴30、活塞柄40及硅胶转接头50,所述中空套管10的一端连接所述硅胶转接头50,所述活塞20设置于所述中空套管10内,所述活塞轴30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20,所述活塞轴30的另一端从所述中空套管10的另一端伸出后连接所述活塞柄40,所述硅胶转接头50设置有中间通孔51,所述中间通孔51的一端连通所述中空套管10的内部空间,所述中间通孔51的另一端用于与移液管60连接。该移液管助吸装置,中空套管10、活塞20、活塞轴30、活塞柄40构成一个注射器结构,又由于设置了硅胶转接头50,且硅胶转接头50设置有中间通孔51,中间通孔51的一端连通中空套管10的内部空间,中间通孔51的另一端用于与移液管60连接,因此,与现有的移液助吸装置相比,硅胶转接头50套装移液管60,更加可靠,不容易松动。同时,由于硅胶转接头50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该移液管助吸装置可用于连接各种类型的移液管。需要说明的是,硅胶转接头50与中空套管10可以通过插装式连接,优选地,通过螺纹连接,一方面,相比于插装式连接,更加可靠,另一方面,便于更换不同型号的硅胶转接头50,从而更加方便连接各种型号的移液管,同时,当硅胶转接头50损坏时,更换更加容易。上述的移液管助吸装置,优选地,所述中空套管10另一端的外侧还设置有套管柄11。由于设置了套管柄11,在吸液过程中,可单手操作,稳液过程无需人手控制、快速完成移液过程,省时省力,可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上述的移液管助吸装置,优选地,所述中间通孔51的另一端形成椎孔52。通过成椎孔52,连接移液管60时,更加方便、快捷。上述的移液管助吸装置,优选地,所述活塞20与所述活塞轴30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中空套管10包括管体12、第一端盖13及第二端盖14,所述第一端盖13位于所述中空套管10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14位于所述中空套管10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端盖13或第二端盖14与所述管体12可拆卸连接。由于中空套管10包括管体12、第一端盖13及第二端盖14,第一端盖13位于中空套管10的一端,第二端盖14位于中空套管10的另一端,第一端盖13或第二端盖14与管体12可拆卸连接,活塞20与活塞轴30通过螺纹连接,因此,在安装该助吸装置时,更加方便。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液管助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套管(10)、活塞(20)、活塞轴(30)、活塞柄(40)及硅胶转接头(50),所述中空套管(10)的一端连接所述硅胶转接头(50),所述活塞(20)设置于所述中空套管(10)内,所述活塞轴(30)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20),所述活塞轴(30)的另一端从所述中空套管(10)的另一端伸出后连接所述活塞柄(40),所述硅胶转接头(50)设置有中间通孔(51),所述中间通孔(51)的一端连通所述中空套管(10)的内部空间,所述中间通孔(51)的另一端用于与移液管(6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液管助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套管(10)、活塞(20)、活塞轴(30)、活塞柄(40)及硅胶转接头(50),所述中空套管(10)的一端连接所述硅胶转接头(50),所述活塞(20)设置于所述中空套管(10)内,所述活塞轴(30)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20),所述活塞轴(30)的另一端从所述中空套管(10)的另一端伸出后连接所述活塞柄(40),所述硅胶转接头(50)设置有中间通孔(51),所述中间通孔(51)的一端连通所述中空套管(10)的内部空间,所述中间通孔(51)的另一端用于与移液管(6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管助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套管(10)另一端的外侧还设置有套管柄(1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雅慧余构彬高裕锋陈红香李海乔陈海宁刘学文邓倩南苏俊婷郭剑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