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416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本体,在热交换本体的通道主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流过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的贯通通道,且贯通通道的端口与通道主体两端的侧壁密封连接;其中,通道主体两端的侧壁开设有与贯通通道连通的通孔。可见,应用本热交换器,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可以同时通过多个贯通通道的侧壁与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而不仅仅是局限于通过一个贯通通道的侧壁与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并且,由于多个贯通通道均设置于通道主体的内部,所以,无需增大通道主体的体积就可以增大热交换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在不增大热交换器占地面积的同时,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

A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 exchanger, which comprises a heat exchanger body, in whic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channels are arranged for flowing through a cooling fluid or a heating fluid, and the ports of the through channels are seal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walls at both ends of the main channel, wherein the side walls at both ends of the main channel are opened. A through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rough passage. It can be seen that by using the heat exchanger, the cooling fluid or the heating fluid can exchange heat with the cold fluid or the hot fluid simultaneously through the side walls of the multiple through channels, not only the cold fluid or the hot fluid through the side walls of the through channels, thus improving the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Moreover, since many through channels are set inside the main body of the channel, the contact area of heat exchange can be increased without increasing the volum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channel, and thus the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of the heat exchanger can be improved without increasing the area occupied by th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交换器
本技术涉及流体换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热交换器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图1为现有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热交换器中的通道主体1的内部为一个用于流通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的贯通通道10,该贯通通道10与通道主体1之间的夹层用于流通冷流体或热流体,还包括分别与夹层连通的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当需要对待降温流体进行降温或需要对待加热流体进行加热时,通过进水口11向夹层内注入冷流体或热流体,并由出水口12同步排出已经完成热量传递的冷流体或热流体,使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从贯通通道10内流过,利用贯通通道10的侧壁与夹层中的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热量传递。由于上述的这种热交换器在应用时,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仅能通过一个通道10的侧壁进行热量交换,所以热交换效率较低。并且,如果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选用体积更大的热交换器,则会带来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本体,所述热交换本体的通道主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流过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的贯通通道,且所述贯通通道的端口与所述通道主体两端的侧壁密封连接;其中,所述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贯通通道连通的通孔。优选地,各所述贯通通道相互独立。优选地,所述贯通通道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通孔均匀分布于所述侧壁。优选地,所述贯通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优选地,所述贯通通道的轴线与所述通道主体的轴线平行,且所述通孔的中心在所述贯通通道的轴线上。优选地,所述通孔具体为圆通孔。优选地,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贯通通道的横截面的直径相等。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孔壁向靠近所述贯通通道的方向渐缩。优选地,所述通孔的最小直径与所述贯通通道的横截面的直径相等。优选地,所述通道主体两端还设置有用于与卡箍配合的台阶面;当利用所述卡箍连接两个所述通道主体时,所述卡箍的卡槽卡设入相邻的两个所述台阶面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提供的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本体,在热交换本体的通道主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流过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的贯通通道,且贯通通道的端口与通道主体两端的侧壁密封连接;其中,通道主体两端的侧壁开设有与贯通通道连通的通孔。可见,应用本热交换器,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可以同时通过多个贯通通道的侧壁与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而不仅仅是局限于通过一个贯通通道的侧壁与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并且,由于多个贯通通道均设置于通道主体的内部,所以,无需增大通道主体的体积就可以增大热交换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在不增大热交换器占地面积的同时,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现有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交换器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交换器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交换器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本体,热交换本体的通道主体1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流过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的贯通通道20,且贯通通道20的端口与通道主体1两端的侧壁21密封连接;其中,侧壁21开设有与贯通通道20连通的通孔210。侧壁21上的通孔210与贯通通道20连通,目的是为了使贯通通道20的内部与管道主体1的外部连通,构成用于流通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的第一空间,使得一部分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可以通过贯通通道20的侧壁进行热量交换。而且,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加工,通孔210的形状优选为规则图形。此外,为了保证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流通的顺畅性,侧壁21上的通孔210的形状也优选与贯通通道20的端口形状相同。贯通通道20的数量为多个是指贯通通道20的个数大于或等于2个。而且,可以理解的是,贯通通道20的个数越多,热交换效率越高,但是工艺也越复杂,工艺成本也越高;相对地,贯通通道20的个数越少,制造工艺越简单,工艺成本也较低,但是热交换效率也会相对较低。贯通通道20的端口与通道主体1两端的侧壁21密封连接,使得贯通通道20的侧壁和通道主体1的侧壁构成新的用于流通冷流体或热流体的第二空间,并且,第二空间与第一空间相互独立,无连通。如此,可以防止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从第一空间进入到第二空间,与冷流体或热流体混合;也可以防止冷流体或热流体从第二空间进入到第一空间,与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混合。其中,冷流体是指与待降温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流体,热流体是指与待加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流体。在具体应用时,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可以通过一端侧壁21的通孔210流入多个贯通通道20,且在不同管道通道20内的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同时通过各自所在的贯通通道20的侧壁进行热量交换,并在完成热交换之后,从另一端侧壁21的通孔210流出。也就是说,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可以通过通道主体1内部的多个贯通通道20的侧壁同时与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在无需增大管道主体1的体积的同时,增加了热交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器,在应用时,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可以同时通过多个贯通通道的侧壁与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而不仅仅是局限于通过一个贯通通道的侧壁与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并且,由于多个贯通通道均设置于通道主体的内部,所以,无需增大通道主体的体积就可以增大热交换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在不增大热交换器占地面积的同时,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基于上述实施例,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各贯通通道20相互独立。其中,各贯通通道20相互独立是指各贯通通道20彼此之间无连通。而且,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加工,贯通通道20的横截面形状优选为规则图形。为了进一步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基于上述实施例,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贯通通道20与通孔210一一对应,且通孔210均匀分布于侧壁21。如此,能够使各贯通通道20均匀的分布在通道主体1的内部,如果将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沿贯通通道的轴线方向划分为多份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则可以使得各部分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本体的通道主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流过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的贯通通道,且所述贯通通道的端口与所述通道主体两端的侧壁密封连接;其中,所述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贯通通道连通的通孔;各所述贯通通道相互独立;所述贯通通道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通孔均匀分布于所述侧壁;所述贯通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贯通通道的轴线与所述通道主体的轴线平行,且所述通孔的中心在所述贯通通道的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本体的通道主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流过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的贯通通道,且所述贯通通道的端口与所述通道主体两端的侧壁密封连接;其中,所述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贯通通道连通的通孔;各所述贯通通道相互独立;所述贯通通道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通孔均匀分布于所述侧壁;所述贯通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贯通通道的轴线与所述通道主体的轴线平行,且所述通孔的中心在所述贯通通道的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光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斯顿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