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吸湿间歇式再生的固体吸附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304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7:08
一种连续吸湿间歇式再生的固体吸附除湿装置,涉及一种除湿装置。吸湿组件外形为扁平状,加热装置位于吸湿组件内,制冷压缩机电连接有冷凝片,冷凝片配套有散热片,引风机及吸湿组件固定在安装架上部,冷凝片及散热片固定在引风机与吸湿组件之间,储水箱及制冷压缩机固定在安装架下部,储水箱与冷凝片对应;吸湿组件外形为圆筒状或多边形筒状,加热装置位于吸湿组件内,制冷压缩机电连接有冷凝片,冷凝片配套有散热片,冷凝片及散热片固定在吸湿组件内部,引风机封闭固定在吸湿组件上端,储水箱封闭固定在吸湿组件下端,制冷压缩机固定在储水箱底部。对吸湿组件构造进行了优化,简化结构减小体积,降低能耗。

A solid adsorption desiccant device for continuous moisture absorption intermittent regene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tinuous adsorption and intermittent regeneration solid adsorption dehumidify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a dehumidifying device. The shape of the moisture absorption module is flat, the heating device is located in the moisture absorption module, the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a condenser, the condenser is matched with a radiator, the induced draft fan and the moisture absorption module are fix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mounting frame, the condenser and the radiator are fixed between the induced draft fan and the moisture absorption module, and the water storage tank and the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are fixed on the mounting frame. In the lower part, the water tank corresponds to the condenser; the hygroscopic component is cylindrical or polygonal in shape; the heating device is located in the hygroscopic component; the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denser; the condenser is matched with the radiator; the condenser and the radiator are fixed in the hygroscopic component; the induced draft fan is closed and fixed in the upper end of the hygroscopic component; and the water is stored. The box is closed and fix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moisture absorption component, and the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storage tank. The structure of the moisture absorption module is optimized, which simplifies structure, reduces volume and reduces energy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吸湿间歇式再生的固体吸附除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湿装置,尤其是一种连续吸湿间歇式再生的固体吸附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南方冬季湿冷夏季闷热,高湿度环境严重影响了居住舒适度,还会引起墙体和家具的发霉变质,因此,除湿对于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生活舒适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市面常见的除湿机普遍采用冷凝除湿法,首先吸入湿空气将其降温,实现水蒸气、空气冷凝分离后,再把干空气升至室温排出。该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为了除湿,需将大量的空气降温再升温,从而造成了大量的能量浪费。除此之外,还包括液体吸收除湿技术,它主要存在着除湿设备体积大、气体废热处理困难、吸湿盐对金属安装架的腐蚀等问题。而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的膜除湿技术存在着透湿率低、强度差、成本高等缺点,还无法推广和应用。而较先进的固体吸附除湿技术,它主要分为转轮式和吸附床式两种。转轮式除湿装置吸湿和再生过程同时进行,加热和再生装置均时刻处于工作状态,这大大增加了装置的能耗。吸附床装置分为吸附床和脱附床两部分,由阀门控制两个床体交替运行。两个床体导致设备体积庞大控制复杂,且再生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再生空气需要冷却处理后才能排放到环境中去,这又会增加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吸湿间歇式再生的固体吸附除湿装置。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连续吸湿间歇式再生的固体吸附除湿装置,包括吸湿组件、加热装置、制冷压缩机、引风机、储水箱以及安装架,所述的吸湿组件外形为扁平状,包括两张通风栅格板及两张耐热丝网,所述的加热装置位于两张耐热丝网之间,且所述的两张耐热丝网之间填充有固体吸湿材料,所述的两张通风栅格板将两张耐热丝网夹持固定,所述的制冷压缩机电连接有冷凝片,所述的冷凝片配套设置有散热片,所述的引风机及吸湿组件间隔配合并固定在所述的安装架上部,冷凝片及所述的散热片对应固定在引风机与吸湿组件之间,所述的储水箱及制冷压缩机固定在安装架下部,其中储水箱与冷凝片上下对应设置,当引风机正常工作时,加热装置及制冷压缩机关闭,通过所述的固体吸湿材料进行吸湿过程,当引风机小功率工作时,加热装置及制冷压缩机开启,进行再生过程。一种连续吸湿间歇式再生的固体吸附除湿装置,包括吸湿组件、加热装置、制冷压缩机、引风机以及储水箱,所述的吸湿组件外形为圆筒状或多边形筒状,包括两个通风栅格筒及两个耐热丝网筒,所述的两个耐热丝网筒间隔套装设置,所述的加热装置位于两个耐热丝网筒之间,且两个耐热丝网筒之间填充有固体吸湿材料,所述的两个通风栅格筒间隔套装设置,两个耐热丝网筒夹持固定于两个通风栅格筒之间,所述的制冷压缩机电连接有冷凝片,所述的冷凝片配套设置有散热片,冷凝片及所述的散热片固定在吸湿组件内部,所述的引风机封闭固定在吸湿组件上端,所述的储水箱封闭固定在吸湿组件下端,制冷压缩机固定在储水箱底部,当引风机正常工作时,加热装置及制冷压缩机关闭,通过所述的固体吸湿材料进行吸湿过程,当引风机小功率工作时,加热装置及制冷压缩机开启,进行再生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对吸湿组件构造进行了优化,可以采用扁平状,也可以采用圆筒状或多边形筒状,可以担载更多的固体吸湿材料,降低了空气透过固体吸湿材料的阻力,保证空气可以和固体吸湿材料充分接触,也减小了加热再生时的热阻,提高了吸湿和再生效率;2.本专利技术将加热装置置于吸湿组件中,使再生系统与吸湿系统合二为一,吸湿和再生时共用一个风路,简化了装置结构,减小了装置体积;3.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连续吸湿间歇式再生的工作模式,可以人为选择再生过程的时间段,避免再生时制冷压缩机带来的噪声污染,同时无需时时刻刻加热再生,降低了能耗,减少了能量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一披露的连续吸湿间歇式再生的固体吸附除湿装置的整体结构轴测图;图2是图1所述装置的拆分结构轴测图;图3是图1所述装置的吸湿组件的拆分结构轴测图;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一或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装置的电路框图;图5是图1所述装置吸湿过程的原理示意图;图6是图1所述装置再生过程的原理示意图;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二披露的连续吸湿间歇式再生的固体吸附除湿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吸湿间歇式再生的固体吸附除湿装置,包括吸湿组件1、加热装置2、制冷压缩机3、引风机6、储水箱7以及安装架8,所述的吸湿组件1外形为扁平状,包括两张通风栅格板1-1及两张耐热丝网1-2,所述的加热装置2位于两张耐热丝网1-2之间,且所述的两张耐热丝网1-2之间填充有固体吸湿材料,所述的两张通风栅格板1-1将两张耐热丝网1-2夹持固定,所述的制冷压缩机3电连接有冷凝片4,所述的冷凝片4配套设置有散热片5,所述的引风机6及吸湿组件1间隔配合并固定在所述的安装架8上部,冷凝片4及所述的散热片5对应固定在引风机6与吸湿组件1之间,所述的储水箱7及制冷压缩机3固定在安装架8下部,其中储水箱7与冷凝片4上下对应设置,当引风机6正常工作时,加热装置2及制冷压缩机3关闭,通过所述的固体吸湿材料进行吸湿过程,当引风机6小功率工作时,加热装置2及制冷压缩机3开启,进行再生过程。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4、7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吸湿间歇式再生的固体吸附除湿装置,包括吸湿组件1、加热装置2、制冷压缩机3、引风机6以及储水箱7,所述的吸湿组件1外形为圆筒状或多边形筒状,包括两个通风栅格筒及两个耐热丝网筒,所述的两个耐热丝网筒间隔套装设置,所述的加热装置2位于两个耐热丝网筒之间,且两个耐热丝网筒之间填充有固体吸湿材料,所述的两个通风栅格筒间隔套装设置,两个耐热丝网筒夹持固定于两个通风栅格筒之间,所述的制冷压缩机3电连接有冷凝片4,所述的冷凝片4配套设置有散热片5,冷凝片4及所述的散热片5固定在吸湿组件1内部,所述的引风机6封闭固定在吸湿组件1上端,所述的储水箱7封闭固定在吸湿组件1下端,制冷压缩机3固定在储水箱7底部,当引风机6正常工作时,加热装置2及制冷压缩机3关闭,通过所述的固体吸湿材料进行吸湿过程,当引风机6小功率工作时,加热装置2及制冷压缩机3开启,进行再生过程。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或具体实施方式二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连续吸湿间歇式再生的固体吸附除湿装置采用外接电源供电并配设有双刀双掷开关,当所述的双刀双掷开关断开时,所述的加热装置2、制冷压缩机3及引风机6均关闭,当双刀双掷开关与一侧导通时,所述的引风机6正常工作,加热装置2及制冷压缩机3关闭,通过所述的固体吸湿材料进行吸湿过程,当双刀双掷开关与另一侧导通时,引风机6连接有电阻小功率工作,加热装置2及制冷压缩机3开启,进行再生过程。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1、4、7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三作出的进一步说明,当所述的引风机6正常工作进行吸湿过程时,还配设有湿度传感器9,通过所述的湿度传感器9控制引风机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吸湿间歇式再生的固体吸附除湿装置,包括吸湿组件(1)、加热装置(2)、制冷压缩机(3)、引风机(6)、储水箱(7)以及安装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湿组件(1)外形为扁平状,包括两张通风栅格板(1‑1)及两张耐热丝网(1‑2),所述的加热装置(2)位于两张耐热丝网(1‑2)之间,且所述的两张耐热丝网(1‑2)之间填充有固体吸湿材料,所述的两张通风栅格板(1‑1)将两张耐热丝网(1‑2)夹持固定,所述的制冷压缩机(3)电连接有冷凝片(4),所述的冷凝片(4)配套设置有散热片(5),所述的引风机(6)及吸湿组件(1)间隔配合并固定在所述的安装架(8)上部,冷凝片(4)及所述的散热片(5)对应固定在引风机(6)与吸湿组件(1)之间,所述的储水箱(7)及制冷压缩机(3)固定在安装架(8)下部,其中储水箱(7)与冷凝片(4)上下对应设置,当引风机(6)正常工作时,加热装置(2)及制冷压缩机(3)关闭,通过所述的固体吸湿材料进行吸湿过程,当引风机(6)小功率工作时,加热装置(2)及制冷压缩机(3)开启,进行再生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吸湿间歇式再生的固体吸附除湿装置,包括吸湿组件(1)、加热装置(2)、制冷压缩机(3)、引风机(6)、储水箱(7)以及安装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湿组件(1)外形为扁平状,包括两张通风栅格板(1-1)及两张耐热丝网(1-2),所述的加热装置(2)位于两张耐热丝网(1-2)之间,且所述的两张耐热丝网(1-2)之间填充有固体吸湿材料,所述的两张通风栅格板(1-1)将两张耐热丝网(1-2)夹持固定,所述的制冷压缩机(3)电连接有冷凝片(4),所述的冷凝片(4)配套设置有散热片(5),所述的引风机(6)及吸湿组件(1)间隔配合并固定在所述的安装架(8)上部,冷凝片(4)及所述的散热片(5)对应固定在引风机(6)与吸湿组件(1)之间,所述的储水箱(7)及制冷压缩机(3)固定在安装架(8)下部,其中储水箱(7)与冷凝片(4)上下对应设置,当引风机(6)正常工作时,加热装置(2)及制冷压缩机(3)关闭,通过所述的固体吸湿材料进行吸湿过程,当引风机(6)小功率工作时,加热装置(2)及制冷压缩机(3)开启,进行再生过程。2.一种连续吸湿间歇式再生的固体吸附除湿装置,包括吸湿组件(1)、加热装置(2)、制冷压缩机(3)、引风机(6)以及储水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湿组件(1)外形为圆筒状或多边形筒状,包括两个通风栅格筒及两个耐热丝网筒,所述的两个耐热丝网筒间隔套装设置,所述的加热装置(2)位于两个耐热丝网筒之间,且两个耐热丝网筒之间填充有固体吸湿材料,所述的两个通风栅格筒间隔套装设置,两个耐热丝网筒夹持固定于两个通风栅格筒之间,所述的制冷压缩机(3)电连接有冷凝片(4),所述的冷凝片(4)配套设置有散热片(5),冷凝片(4)及所述的散热片(5)固定在吸湿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继慧韩佳真张栋闫哲锋刘铭涵曹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