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2469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钉,由壳体、反光片和填充块组成;反光片固定在壳体上;填充块固定在壳体中,填充块中还形成复数个倒锥形通孔,通过涂敷在壳体和填充块底部的环氧树脂及渗入倒锥形通孔中的环氧树脂,使地钉固定在地面上。此结构抓地性强、安装牢固、制造成本低、强度高,可保证地钉的正常使用,确实达到警示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钉
本技术涉及道路建设用材料,与地钉的结构有关。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地钉的结构如图1所示,是由反光片1’和塑料本体2’制成,将反光片1’通过超声波焊接或粘胶固定在本体2’的表面凹槽中,即制得地钉成品。施工安装时,借助环氧树脂3’将地钉和道路地面粘连在一起,实现地钉在道路上的安装固定。这种地钉存在如下缺点:一、由于整个地钉仅仅借助薄薄的一层环氧树脂3’来固定,所以,地钉的抓地性不强、安装不牢固,使用一段时间后,极易出现地钉松动而脱离地面的情形,影响地钉的正常使用,达不到警示效果;二、由于地钉产品本身对本体2’表面的材质要求高,所以,采用塑料一体成型本体2’后,整个本体2’的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抓地性强、安装牢固、制造成本低的地钉,以保证地钉的正常使用,确实达到警示效果。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地钉,由壳体、反光片和填充块组成;反光片固定在壳体上;填充块固定在壳体中,填充块中还形成复数个倒锥形通孔,通过涂敷在壳体和填充块底部的环氧树脂及渗入倒锥形通孔中的环氧树脂,使地钉固定在地面上。其中,上述反光片与壳体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或粘胶固定。上述填充块与壳体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或粘胶固定。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中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由于本技术的填充块中还形成复数倒锥形通孔,整个地钉的固定是借助一层环氧树脂和渗入到倒锥形通孔中的环氧树脂来固定,所以,借助倒锥形结构,使地钉的抓地性强、安装也牢固,避免出现地钉松动而脱离地面的情形,保证了地钉的正常使用,确实达到了警示效果;-->二、由于本技术采用壳体与填充块的组合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本体,所以,本技术可选用好的材质制造壳体,略差的材质制造填充块,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同时,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地钉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地钉的较佳实施例,其由壳体1、反光片2和填充块3组成。其中,反光片2通过超声波焊接或粘胶固定在壳体1上。填充块3通过超声波焊接或粘胶固定在壳体1中。这种采用壳体1与填充块3组合的结构,可选用好的材质制造壳体1,略差的材质制造填充块3,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同时,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填充块3中还形成复数个倒锥形通孔31,倒锥形通孔31的个数可根据设计而定。这样,在安装时如图3所示,整个地钉的固定是借助涂敷在壳体1和填充块3底部的一层环氧树脂4和渗入到倒锥形通孔31中的环氧树脂4来固定,所以,地钉的抓地性强、安装也牢固,避免出现地钉松动而脱离地面的情形,进一步保证了地钉的正常使用,确实达到了警示效果。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钉,其特征在于:由壳体、反光片和填充块组成;反光片固定在壳体上;填充块固定在壳体中,填充块中还形成复数个倒锥形通孔,通过涂敷在壳体和填充块底部的环氧树脂及渗入倒锥形通孔中的环氧树脂,使地钉固定在地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钉,其特征在于:由壳体、反光片和填充块组成;反光片固定在壳体上;填充块固定在壳体中,填充块中还形成复数个倒锥形通孔,通过涂敷在壳体和填充块底部的环氧树脂及渗入倒锥形通孔中的环氧树脂,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彩晶交通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