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246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钉,由壳体、反光片和填充物制成;壳体包括露于地面的上盖、伸入地面以下的下延部和用于灌料的中空腔,下延部呈筒状,下延部的外壁上形成防止转动的定位结构;反光片固定在壳体的上盖上;填充物直接灌注在壳体的中空腔内。此地钉的抓地性强,安装更牢固,可保证地钉的正常使用,确实达到警示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钉
本技术涉及道路建设用材料,与地钉的结构有关。
技术介绍
通常,地钉1’的结构如图1所示,是由反光片1’、壳体2’和填充物3’制成,将反光片1’固定在壳体2’上,并在壳体2’的空腔内直接灌注填充物3’(如环氧树脂和石英砂综合物等),即制得地钉成品。施工安装时,借助环氧树脂4’将地钉和道路地面5’粘连在一起,实现地钉在道路上的安装固定。这样,由于仅借助薄薄的一层环氧树脂4’来固定地钉,所以,地钉的抓地性不强、安装不牢固,使用一段时间后,极易出现地钉松动而脱离地面5’的情形,影响地钉的正常使用,达不到警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抓地性强、安装牢固的地钉,以保证地钉的正常使用,确实达到警示效果。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地钉,由壳体、反光片和填充物制成;壳体包括露于地面的上盖、伸入地面以下的下延部和用于灌料的中空腔,下延部呈筒状,下延部的外壁上形成防止转动的定位结构;反光片固定在壳体的上盖上;填充物直接灌注在壳体的中空腔内。其中,上述壳体由金属材料一体成型。上述下延部呈圆筒状,圆筒状下延部的外壁上形成一个以上防止转动的定位凹槽。上述上盖近似呈球冠状,多个反光片呈环状分布固定在上盖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由于在现有技术的壳体下方增加一个可以伸入地面以下的下延部,所以,施工安装时,需先在道路上挖出一个与下延部大小配合的凹坑,再借助环氧树脂将下延部固定在凹坑中,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地钉的抓地性,使地钉的安装牢固,同时,借助下延部外壁的定位结构与道路配合,可有效防止下延部与道路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令安装更牢固,从而保证地钉的正常使用,确-->实达到警示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地钉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壳体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安装剖视图。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2-5所示,本技术揭示的一种地钉,由壳体1、反光片2和填充物3制成。本技术的关键是改变了传统地钉中壳体的结构,将壳体1设计成包括露于地面的上盖11、伸入地面以下的下延部12和用于灌料的中空腔13,此壳体1以金属材料一体成型为较佳,若将上盖11与下延部12分体成型再加以固定也行。下延部12呈筒状(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圆筒状,也可以是方筒状等),筒状下延部12的外壁上形成防止转动的定位结构,具体的定位结构是根据下延部12的形状来定,比如,图3所示下延部12呈圆筒状,就在圆筒状下延部12的外壁上形成多个防止转动的定位凹槽14,若下延部呈方筒状,则方筒外壁上的棱条即为定位结构。反光片2固定在壳体1的上盖11上;填充物3直接灌注在壳体1的中空腔13内。为了使地钉具有多面反光效果,本实施例的上盖11近似呈球冠状,多个反光片2呈环状分布固定在上盖11上,使地钉从各个方向均能起到反光警示效果。本技术施工安装时,配合图4、5所示,先在道路上挖出一个与下延部12大小配合的凹坑4,再借助环氧树脂5将下延部11固定在凹坑4中,这样一来,增大了地钉在多维空间内与道路的接触,大大增加了地钉的抓地性,使地钉的安装牢固,同时,借助下延部11外壁的定位凹槽14与道路配合,可有效防止下延部11与道路凹坑4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令安装更牢固,从而保证地钉的正常使用,确实达到警示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钉,由壳体、反光片和填充物制成;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露于地面的上盖、伸入地面以下的下延部和用于灌料的中空腔,下延部呈筒状,下延部的外壁上形成防止转动的定位结构;反光片固定在壳体的上盖上;填充物直接灌注在壳体的中空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钉,由壳体、反光片和填充物制成;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露于地面的上盖、伸入地面以下的下延部和用于灌料的中空腔,下延部呈筒状,下延部的外壁上形成防止转动的定位结构;反光片固定在壳体的上盖上;填充物直接灌注在壳体的中空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彩晶交通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