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用出水管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2003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冷却塔用出水管路系统,包括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呈漏斗状,所述集水池边缘处装有若干水泵,所述水泵上端装有贴壁管套,所述水泵上的出水管通过贴壁管套与储水机构连接,所述储水机构左右两端通过贴壁水管相互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从结构上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改变出水口大小的方式来调节出水水压。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管路供水的灵活性。同时还采用了齿轮之间的配合连接,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人力去调节处于较高位置的管路。

Water outlet piping system for cooling tower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ater outlet pipeline system for a cooling tower,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collector; the water collector is funnel-shaped; a number of pumps are arranged at the edge of the water collector; the upper end of the water pump is provided with a wall-attached pipe sleeve; the water outlet pipe on the water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storage mechanism through a wall-attached pipe sleeve; and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water storage mechanism are communicated. The pipes ar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After adopting the abov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is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From the structure point of view,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method of changing the size of the outlet to adjust the outlet water pressure. Thi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of pipeline water supply. At the same time, the matching connection between the gears is adopted,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manpower to adjust the pipeline in a higher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塔用出水管路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塔水管组件,特别是冷却塔用出水管路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冷却水来进行降温,冷却水在降温后其温度会升高,为了达到循环利用冷却水的目的,需要将升温后的冷却水通过冷却塔来进行降温,冷却塔的主要作用是将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升温后的冷却水降温的目的。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冷却塔出水管路都时单一的直通式出水方式,很难应付多变的管路状况,而且也无法顺应气候变化而调节管路内水体的压力。工作人员很难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一项关于对循环水进行冷却的冷却塔的技术,该技术的授权公众号为:CN205655703U。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冷却塔本体上部并装配有离心风机叶片,第一叶轮悬设在冷却塔本体内上部中央,进水管路的一端伸入到冷却塔本体内上部并装配有第一喷头,冷却塔本体内在第一叶轮和冷却水池之间依次设有循环排水管路、导流板、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水压、自动化和排水高效的冷却塔用出水管路系统。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塔用出水管路系统,包括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呈漏斗状,所述集水池边缘处装有若干水泵,所述水泵上端装有贴壁管套,所述水泵上的出水管通过贴壁管套与储水机构连接,所述储水机构左右两端通过贴壁水管相互连接。进一步,所述储水机构包括暂留腔,所述暂留腔上端装有磁铁,所述磁铁与下端的阻隔块相互吸引,所述阻隔块通过钢丝绳与控制机构传动连接。更进一步,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集水池中央,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若干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钢丝绳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均匀分布在主动齿轮外径处。更进一步,所述从动齿轮上端装有收绳轴,所述收绳轴上设有收绳槽。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从结构上来看,本技术采用了改变出水口大小的方式来调节出水水压。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管路供水的灵活性。同时还采用了齿轮之间的配合连接,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人力去调节处于较高位置的管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冷却塔用出水管路系统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储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控制机构的结构简图图中:1为集水池、2为储水机构、3为贴壁水管、4为水泵、5为控制机构、6为钢丝绳、7为贴壁管套、8为磁铁、9为阻隔块、10为出水管、11为主动齿轮、12为从动齿轮、13为收绳轴、13-1为收绳槽、14为暂留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冷却塔用出水管路系统,包括集水池;所述集水池1呈漏斗状,所述集水池1边缘处装有若干水泵4,所述水泵4上端装有贴壁管套7,所述水泵4上的出水管10通过贴壁管套7与储水机构2连接,所述储水机构2左右两端通过贴壁水管3相互连接。其中,本技术采用了集水池1供水和回收水的方式进行管路循环运输。整个系统以集水池1为主体,为了方便回收水分,将所述集水池1设置为漏斗状。这样可以方便从上方流下的水分进行集中收集。同时,为了将水供应给管路进行循环运输,在所述集水池1的边缘处安装了若干水泵4,再将水泵4上方的出水管10与出水机构2进行连接。再通过储水机构2将水分配到贴壁水管3内供冷却塔使用。如图2所示,所述储水机构2包括暂留腔14,所述暂留腔14上端装有磁铁8,所述磁铁8与下端的阻隔块9相互吸引,所述阻隔块9通过钢丝绳6与控制机构传动连接。其中,为了能够调节储水机构2出水口处的水压,在所述储水机构2内设置了暂留腔14。所述在暂留腔14顶部固定安装了一个磁铁8。为了改变出水口的大小,在磁铁8的正下方添设了一块阻隔块9。所述阻隔块9与磁铁8相互吸引,这样可以通过控制阻隔块9在出水口的位置便可以有效的改变出水口的大小,从而间接的调节了水压。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控制机构5设置在集水池1中央,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主动齿轮11,所述主动齿轮11与若干从动齿轮12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12与钢丝绳6连接,所述从动齿轮12均匀分布在主动齿轮11外径处。其中,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储水机构2,在所述集水池1中央处设置了控制机构5,所述控制机构5通过主齿轮11的转动带动与主齿轮11啮合的从动齿轮12,从而进一步收紧或者放松缠绕在从动齿轮12上的钢丝绳6。如图3所示,所述从动齿轮12上端装有收绳轴13,所述收绳轴13上设有收绳槽13-1。其中,为了进一步固定钢丝绳6,在所述从动齿轮12上端安装了收绳轴13。所述收绳轴13上设有收绳槽13-1,这样钢丝绳6可以顺着收绳槽13-1稳定的缠绕在收绳轴13。综上,本技术采用了齿轮之间的配合连接,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人力去调节处于较高位置的管路。利用水循环大大提高了冷却效果,有效的调节水压,可以适应多种气候变化。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塔用出水管路系统,包括集水池;其特征是:所述集水池(1)呈漏斗状,所述集水池(1)边缘处装有若干水泵(4),所述水泵(4)上端装有贴壁管套(7),所述水泵(4)上的出水管(10)通过贴壁管套(7)与储水机构(2)连接,所述储水机构(2)左右两端通过贴壁水管(3)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用出水管路系统,包括集水池;其特征是:所述集水池(1)呈漏斗状,所述集水池(1)边缘处装有若干水泵(4),所述水泵(4)上端装有贴壁管套(7),所述水泵(4)上的出水管(10)通过贴壁管套(7)与储水机构(2)连接,所述储水机构(2)左右两端通过贴壁水管(3)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用出水管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储水机构(2)包括暂留腔(14),所述暂留腔(14)上端装有磁铁(8),所述磁铁(8)与下端的阻隔块(9)相互吸引,所述阻隔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锡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泰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