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消声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857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噪声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落水消声器组件,其包括由玻璃钢材质制成的框架,以及由上至下设置在框架上的防护层、缓冲层和消声层,框架的顶部为格栅,格栅由若干个横向栅条和若干个纵向栅条交替组成,防护层设置在所述格栅上,框架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上安装杆,缓冲层设置在上安装杆上,框架下部对应上安装杆设置有下安装杆,消声层设置在上安装杆和下安装杆之间,消声层在横向和纵向均呈N型连续折叠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框架由玻璃钢材质制成,制作简便、防腐,且强度高,防护层起到保护消声层的作用,缓冲层对落水起到缓冲并分散水流的作用,消声层在横向和纵向均呈N型连续折叠结构,起到很好地降噪作用。作用。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落水消声器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噪声处理
,尤其是一种落水消声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快速冷却塔可以快速的将水进行降温,大多用于空调冷却系统或工厂加工方面,淋水噪声是冷却塔噪声的主要来源,导致厂界和周边敏感点的噪声较大,所以出现了落水消声器。现有的落水消声器由框架和安装在框架上的格栅组件组成,属于拼接的结构,格栅组件也由若干格栅拼接而成,其稳定性和降噪效果不理想,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落水消声器组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落水消声器组件,包括由玻璃钢材质制成的框架,以及由上至下设置在框架上的防护层、缓冲层和消声层,所述框架的顶部为格栅,所述格栅由若干个横向栅条和若干个纵向栅条交替组成,所述防护层设置在所述格栅上,框架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上安装杆,所述缓冲层设置在上安装杆上,框架下部对应上安装杆设置有下安装杆,所述消声层设置在上安装杆和下安装杆之间,消声层在横向和纵向均呈N型连续折叠结构。
[0005]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层为不锈钢网,其由横向不锈钢丝和纵向不锈钢丝组成,横向不锈钢丝和纵向不锈钢丝的直径为0.6~0.8mm,相邻两根横向不锈钢丝和/或相邻两根纵向不锈钢丝的间距为6mm。如此设置,一来保证防护层的强度,二来不会在落水流量稍大时形成水膜而起不到降噪的作用。
[0006]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为聚酯纤维网,其由横向纤维丝和纵向纤维丝组成,横向纤维丝和纵向纤维丝的直径为0.6mm,相邻两根横向纤维丝和/或相邻两根纵向纤维丝的间距为5mm。如此设置,一来保证缓冲层的强度,二来可以尽量分散落水,便于下方消声层的降噪。
[0007]进一步地,所述消声层为聚酯纤维网,其由依次来回绕在上安装杆和下安装杆之间的纤维丝组成,纤维丝的直径为0.4~0.6mm,相邻两根纤维丝的间距为3~5mm,消声层的高度≥300mm。如此设置,能保证分散后的水流在消声层上的时间变长,起到很好地降噪作用。
[0008]为了更好地固定消声层,进一步地,所述上安装杆上表面均匀分布有朝上凸出的上安装凸起,所述下安装杆下表面均匀分布有朝下凸出的下安装凸起,所述纤维丝依次来回绕在上安装凸起和下安装凸起上。
[0009]在保证整体强度、降噪效果的前提下节省原材料,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层到缓冲层的距离为消声层高度的1/3~1/2。
[0010]为了保证整体强度,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四周对应上安装杆的位置设置有上档杆,
框架四周对应下安装杆的位置设置有下档杆。
[0011]进一步地,所述格栅的顶部设有尖劈结构的凸尖。设置凸尖,用于固定防护层,并减少水流冲击框架的噪声。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框架由玻璃钢材质制成,制作简便、防腐,且强度高,在框架上由上至下设置防护层、缓冲层和消声层,防护层起到保护消声层的作用,保证消声层的使用寿命,缓冲层对落水起到缓冲的作用,并尽量使得落到消声层的水流分散,消声层在横向和纵向均呈N型连续折叠结构,分散后的水流在消声层上的时间变长,起到很好地降噪作用。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中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中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中消声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框架,11.格栅,111.横向栅条,112.纵向栅条,113.凸尖,12.上安装杆,121.上安装凸起,13.下安装杆,131.下安装凸起,14.上横杆,15.下横杆,
[0021]2.防护层,21.横向不锈钢丝,22.纵向不锈钢丝,
[0022]3.缓冲层,31.横向纤维丝,32.纵向纤维丝,
[0023]4.消声层,40.纤维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5]落水消声器由多个落水消声器组件(图1展示了两个)拼接而成,单个落水消声器组件的长
×

×
高=2m
×
1m
×
0.4m,重量大约为30kg,如图1和图2所示,落水消声器组件包括由玻璃钢材质制成的框架1,以及由上至下设置在框架1上的防护层2、缓冲层3和消声层4,框架1的顶部为格栅11,格栅11由若干个横向栅条111和若干个纵向栅条112交替组成,防护层2设置在格栅11上,框架1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上安装杆12,缓冲层3设置在上安装杆12上,框架1下部对应上安装杆12设置有下安装杆13,消声层4设置在上安装杆12和下安装杆13之间,消声层4在横向和纵向均呈N型连续折叠结构。
[0026]如图3所示,防护层2为不锈钢网,优选316L不锈钢,其由横向不锈钢丝21和纵向不锈钢丝22组成,横向不锈钢丝21和纵向不锈钢丝22的直径为0.6~0.8mm,相邻两根横向不锈钢丝21和/或相邻两根纵向不锈钢丝22的间距为6mm。
[0027]如图4所示,缓冲层3为聚酯纤维网,其由横向纤维丝31和纵向纤维丝32组成,横向纤维丝31和纵向纤维丝32的直径为0.6mm,相邻两根横向纤维丝31和/或相邻两根纵向纤维丝32的间距为5mm。
[0028]如图5所示,消声层4为聚酯纤维网,其由依次来回绕在上安装杆12和下安装杆13之间的纤维丝40组成,纤维丝40的直径为0.4~0.6mm,相邻两根纤维丝40的间距为3~5mm,消声层4的高度≥300mm。上安装杆12上表面均匀分布有朝上凸出的上安装凸起121,下安装杆13下表面均匀分布有朝下凸出的下安装凸起131,纤维丝40依次来回绕在上安装凸起121和下安装凸起131上。
[0029]在保证整体强度、降噪效果的前提下节省原材料,设置防护层2到缓冲层3的距离为消声层4高度的1/3~1/2。
[0030]作为优选地,框架1四周对应上安装杆12的位置设置有上档杆14,框架1四周对应下安装杆13的位置设置有下档杆15。
[0031]进一步地,为了固定防护层2并减少水流冲击框架1的噪声,格栅11的顶部设有尖劈结构的凸尖113。
[0032]框架1由玻璃钢材质制成,制作简便、防腐,且强度高,在框架1上由上至下设置防护层2、缓冲层3和消声层4,防护层2起到保护消声层4的作用,保证消声层4的使用寿命,缓冲层3对落水起到缓冲的作用,并尽量使得落到消声层4的水流分散,消声层4在横向和纵向均呈N型连续折叠结构,分散后的水流在消声层上的时间变长,起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水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玻璃钢材质制成的框架(1),以及由上至下设置在框架(1)上的防护层(2)、缓冲层(3)和消声层(4),所述框架(1)的顶部为格栅(11),所述格栅(11)由若干个横向栅条(111)和若干个纵向栅条(112)交替组成,所述防护层(2)设置在所述格栅(11)上,框架(1)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上安装杆(12),所述缓冲层(3)设置在上安装杆(12)上,框架(1)下部对应上安装杆(12)设置有下安装杆(13),所述消声层(4)设置在上安装杆(12)和下安装杆(13)之间,消声层(4)在横向和纵向均呈N型连续折叠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水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2)为不锈钢网,其由横向不锈钢丝(21)和纵向不锈钢丝(22)组成,横向不锈钢丝(21)和纵向不锈钢丝(22)的直径为0.6~0.8mm,相邻两根横向不锈钢丝(21)和/或相邻两根纵向不锈钢丝(22)的间距为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水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3)为聚酯纤维网,其由横向纤维丝(31)和纵向纤维丝(32)组成,横向纤维丝(31)和纵向纤维丝(32)的直径为0.6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国平杨铸史志鸿倪燕国袁亮左海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泰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