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板与冷藏输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196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冷板,包含盒体与蒸发管;所述蒸发管包含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的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管径与第二管段的管径相等或不等;所述盒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形成容物空间,蒸发管的整体或部分安装在容物空间内;或者,所述盒体中一体成型有换热通道,其中:所述蒸发管紧固安装在换热通道的端口位置,或者,所述换热通道自身构成蒸发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蓄冷板的冷藏输运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盒体上设置有散热凸起,一方面能够提高换热效率,增加冷藏效果;另一方面散热凸起上通过设置的安装孔,能够完成盒体之间的相互拼接或者将盒体固定在用于货物储运的厢体上。

Cold storage plate and refrigerated transpor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ld storage plate,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nd an evaporation pipe; the evaporation pipe comprises a first pipe section and a second pipe section which ar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onnected; the pipe diameter of the first pipe section is equal or unequal to the pipe diameter of the second pipe section; and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in which a volume space is formed, and the evaporation pipe is arranged. The whole or part is installed in the volume space; or the box body is integrally formed with a heat transfer channel, wherein the evaporation tube is tightly installed at the port position of the heat transfer channel, or the heat transfer channel itself constitutes an evaporation tube.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refriger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mprising the cold storage plate. The box body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dissipation protrusion, on the one hand,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refrigeration effect can be increas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protrusion can complete the splicing between the boxes or fix the boxes on the boxes for th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goods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ho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冷板与冷藏输运系统
本技术涉及冷藏设备领域、输运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蓄冷板与冷藏输运系统。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CN106275858A公开了一种蓄冷板,包括空心板状结构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内部的空间容纳有蓄冷剂,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蓄冷剂填充口,所述的壳体一侧面上的开口与另一侧面上的开口通过侧壁对应相连形成贮存孔,所述的贮存孔的侧壁在壳体内部空间呈圆柱状,所述的贮存孔的内壁设有防滑块和固定座。据该专利文献自述,内部可放置多个瓶状物品,在冷藏运输途中,保证蓄冷板的蓄冷剂在物品之间更加均匀的释放和传输冷量,使各个物品的温度保持一致,减少贮运温度的波动性,更好的确保了物品的质量,并且有效的固定物品,起到了良好的减震功能,避免物品发生破损,达到高效运输的要求。但是该专利文献提供的蓄冷板难以实现持续蓄冷,而且仅适用于放置在厢体的底部,对于需要对整个厢体进行蓄冷的场合存在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冷板与冷藏输运系统。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蓄冷板,包含盒体与蒸发管;所述蒸发管包含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的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管径与第二管段的管径相等或不等;--所述盒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形成容物空间,蒸发管的整体或部分安装在容物空间内;或者,--所述盒体中一体成型有换热通道,其中:所述蒸发管紧固安装在换热通道的端口位置,或者,所述换热通道自身构成蒸发管。优选地,所述盒体上设置有功能延伸部,多个所述功能延伸部中包含有安装部和/或散热部;多个所述功能延伸部紧固安装或一体成型在盒体的外端面上。优选地,所述散热部包含散热凸起,多个所述散热凸起按以下方式进行布置:--位于盒体沿宽度延伸方向两端的端面上;--沿盒体长度延伸方向依次布置。优选地,所述散热凸起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对应位置形成安装部。优选地,所述空腔中还设置有灌封部,所述灌封部填充满容物空间除去蒸发管所占空间的剩余的空间;所述灌封层构成导热材料填充层。优选地,所述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在沿蒸发管长度延伸的方向上依次连接;第一管段的出口端与第二管段的进口端相连,第一管段的进口端与第二管段的出口端位于盒体沿长度延伸方向上的同一端或不同端。优选地,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径小于第二管段的管径;所述蒸发管在长度延伸方向上呈U形或S形布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管段嵌套安装在第二管段中;第一管段的内部空间构成进料通道;第一管段外壁与第二管段内壁之间的空间构成出料通道。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冷藏输运系统,包含厢体与上述的蓄冷板;蓄冷板安装在厢体的内壁上。优选地,包含多个蓄冷板串联和/或并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盒体上设置有散热凸起,一方面能够提高换热效率,增加冷藏效果;另一方面散热凸起上通过设置的安装孔,能够完成盒体之间的相互拼接或者将盒体固定在用于货物储运的厢体上。2、本技术通过多个蓄冷板的并联和/或串联,能够有效布满厢体,且安装方便,换热高效。3、本技术可通过嵌套的方式对蒸发管进行装配,在蒸发管的径向方向上形成温度梯度,防止蒸发管因温差梯度大导致破坏。4、在沿载冷介质运动的方向上,将蒸发管的管径设计成逐渐增大的结构,以适应载冷介质受热蒸发或膨胀导致的体积增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蓄冷板正视图;图2为蓄冷板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蓄冷板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蓄冷板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多个蓄冷板串联结构示意图;图6为多个蓄冷板并联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蓄冷板,包含盒体1与蒸发管2。所述盒体1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形成容物空间,蒸发管2的整体或部分安装在容物空间内,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蒸发管2是一根连续的管子,所述管子整体埋设在容物空间中,或者管头部分到达容物空间之外,便于与其他结构如外部管道进行对接。优选地,所述盒体1中一体成型有换热通道,所述蒸发管2紧固安装在换热通道的端口位置,例如,所述换热通道的壁面由密封材料制成,防止载冷介质泄露,换热通道的端口处设置有内螺纹,蒸发管2通过外螺纹与换热通道连接并使内部空间相互连通。优选地,所述换热通道自身构成蒸发管2,例如,在盒体1上一体成型有连接凸台,换热通道贯穿连接凸台的端面,连接凸台用于与外部管道相连对接。所述蒸发管2包含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的第一管段3与第二管段4,第一管段3的管径与第二管段4的管径相等或不等,实际应用中,第一管段3、第二管段4可分别作为载冷介质的进料管、出料管。所述盒体1上设置有功能延伸部,多个所述功能延伸部中包含有安装部和/或散热部。多个所述功能延伸部紧固安装或一体成型在盒体1的外端面上。所述散热部包含散热凸起5,多个所述散热凸起5按以下规律进行布置:位于盒体1沿宽度延伸方向两端的端面上;沿盒体1长度延伸方向依次布置。所述散热凸起5上设置有安装孔6,所述安装孔6对应位置形成安装部。通过上述结构,散热凸起5一方面形成了散热翅片,增大了换热面积,另一方便,还提供了用于蓄冷板整体安装的安装孔6。优选地,所述安装部与散热部之间还可以是相互分离的,散热部由单独的散热翅片构成。如图3所示,所述空腔中还设置有灌封部7,所述灌封部7填充满容物空间除去蒸发管2所占空间的剩余的空间,所述灌封层构成导热材料填充层,蒸发管2、灌封层、盒体1依次连接,这种结构有利于将蒸发管2方便地安装在盒体1中,同时增大盒体1与蒸发管2之间的固定程度。所述第一管段3与第二管段4在沿蒸发管2长度延伸的方向上依次连接;第一管段3的出口端与第二管段4的进口端相连,第一管段3的进口端与第二管段4的出口端位于盒体1沿长度延伸方向上的同一端或不同端。优选地,所述第一管段3的管径小于第二管段4的管径,所述蒸发管2在长度延伸方向上呈U形或S形布置。通过变径的结构,可使得载冷介质在受热膨胀或蒸发导致体积增大后依然稳定流动,防止蒸发管2中局部压力增大而导致循环驱动力不足的缺陷。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管段3嵌套安装在第二管段4中,第一管段3的内部空间构成进料通道8;第一管段3外壁与第二管段4内壁之间的空间构成出料通道9。蒸发管2形成刺刀管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蒸发管2在径向方向上的温度梯度,减少蒸发管2因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导致损坏或寿命降低。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冷藏输运系统,包含厢体与上述的蓄冷板;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冷板,其特征在于,包含盒体(1)与蒸发管(2);所述蒸发管(2)包含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的第一管段(3)与第二管段(4);第一管段(3)的管径与第二管段(4)的管径相等或不等;‑‑所述盒体(1)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形成容物空间,蒸发管(2)的整体或部分安装在容物空间内;或者,‑‑所述盒体(1)中一体成型有换热通道,其中:所述蒸发管(2)紧固安装在换热通道的端口位置,或者,所述换热通道自身构成蒸发管(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冷板,其特征在于,包含盒体(1)与蒸发管(2);所述蒸发管(2)包含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的第一管段(3)与第二管段(4);第一管段(3)的管径与第二管段(4)的管径相等或不等;--所述盒体(1)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形成容物空间,蒸发管(2)的整体或部分安装在容物空间内;或者,--所述盒体(1)中一体成型有换热通道,其中:所述蒸发管(2)紧固安装在换热通道的端口位置,或者,所述换热通道自身构成蒸发管(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上设置有功能延伸部,多个所述功能延伸部中包含有安装部和/或散热部;多个所述功能延伸部紧固安装或一体成型在盒体(1)的外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包含散热凸起(5),多个所述散热凸起(5)按以下方式进行布置:--位于盒体(1)沿宽度延伸方向两端的端面上;--沿盒体(1)长度延伸方向依次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凸起(5)上设置有安装孔(6),所述安装孔(6)对应位置形成安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勇张金俊王传垒刘昌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始温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