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后排气管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1732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后排气管,包括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的所述一端一体成型有蝶阀的阀壳外形,所述蝶阀的阀芯和阀杆均设置在所述阀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成式后排气管,将蝶阀与后排气管结构进行集成布置,结构简单,省去了安装的工序,并且,该一体化的结构不会发生漏气的风险,能够完全实现气体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集成式后排气管的发动机,在进行排气制动时,操作手柄使阀芯关闭后,不会因密封不严而产生漏气,并且安装方便,也节省了部分密封圈的安装成本。

An integrated rear exhaust pipe and eng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 engine, and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rear exhaust pipe, comprising a first exhaust pipe, a second exhaust pipe, one end of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first exhaust pipe, the second exhaust pipe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exhaust pipe, and the one end of the first exhaust pipe is formed in one body. The valve core and the valve stem of the butterfly valve are arranged in the valve shell. The integrated rear exhaust pipe of the utility model integrates butterfly valve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rear exhaust pipe, has simple structure, eliminates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and the integrated structure does not have the risk of gas leakage, and can completely realize gas sealing.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n engine adopting the integrated rear exhaust pipe. When the exhaust brake is carried out, the operation handle makes the valve spool close, and the valve spool will not leak due to improper sealing, and the installation is convenient, and the installation cost of some sealing rings is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后排气管及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后排气管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在利用发动机排气制动时,需要关闭蝶阀以提高排气背压,实现发动机的制动性能。但是现有的单个蝶阀需要与后排气管配合使用,即在两段后排气管之间安装蝶阀,并用螺栓固定连接蝶阀和两段后排气管,如图1所示,为现有后排气管与蝶阀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其第一排气管1’与阀壳2’单独设计,在阀壳2’和第一排气管1’之间安装密封圈,起到密封的作用。现有技术的该设置需要两个铸模完成铸造加工,且装配工序较为复杂,需要两道安装工序,并容易因密封面密封不严而产生漏气。所以,有必要提出一种集成式后排气管,以解决现有的后排气管密封性不良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后排气管,能够提高后排气管的密封性。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式后排气管,包括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的所述一端一体成型有蝶阀的阀壳外形,所述蝶阀的阀芯和阀杆均设置在所述阀壳内。作为优选,所述阀壳包括与所述第一排气管一体成型的阀芯部壳体,所述阀芯部壳体的内径与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内径相同。该设置使得阀芯部壳体与第一排气管的内径保持均匀,使气体可以匀速流过两个管道。作为优选,所述阀壳还包括与所述阀芯部壳体一体成型的阀杆部壳体,所述阀杆部壳体突出于所述阀芯部壳体的外周面且与所述阀芯部壳体相连通。阀杆部壳体与阀芯部壳体相连且一体成型,且蝶阀的阀杆一般位于阀芯的上端,故在阀芯部壳体的外周面同时铸造出阀杆部壳体,用以容纳阀杆。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排气管与所述蝶阀的阀壳铸造成型。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尺寸、形状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的毛坯或零件的方法,第一排气管与蝶阀的阀壳一体化铸造,能够降低开模的成本,节省了机加工和装配的时间。作为优选,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阀芯部壳体内。作为优选,所述阀杆设置于所述阀杆部壳体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排气管和所述第二排气管之间通过卡箍连接。传统的以法兰连接作为管道连接的主要方式,需要有相应技能的工人,较为费时,操作难度大。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之间通过卡箍连接,简单方便,不会影响管道原有的性能,且能够起到连接密封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排气管和所述第二排气管之间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用于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之间的静密封,其能够承受排气管内的气体压力。作为优选,所述阀芯和所述阀杆之间螺纹连接。阀芯和阀杆通过螺纹固定,则旋转阀杆可以带动阀芯旋转,使阀门开启或关闭。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上述的集成式后排气管。本技术中集成式后排气管及发动机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集成式后排气管将蝶阀与后排气管结构进行集成布置,结构简单,省去了安装的工序,并且,该一体化的结构不会发生漏气的风险,能够完全实现气体密封;2)采用上述集成式后排气管的发动机,在进行排气制动时,操作手柄使阀芯关闭后,不会因密封不严而产生漏气,并且安装方便,也节省了部分密封圈的安装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后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集成式后排气管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集成式后排气管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中:1’、第一排气管;2’、阀壳;1、第一排气管;2、阀壳;21、阀芯部壳体;22、阀杆部壳体;3、阀芯;4、阀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后排气管,其包括第一排气管1和与之相互连通的第二排气管(图中未示出),二者的端部密封连接。其中,第二排气管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排气管1,第一排气管1靠近第二排气管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蝶阀的阀壳2。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气管1与蝶阀的阀壳2铸造成型。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尺寸、形状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的毛坯或零件的方法,第一排气管1与蝶阀的阀壳2一体化铸造成型,能够降低开模的成本,节省了机加工和装配的时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排气管1与蝶阀的阀壳2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获得。参见图4,蝶阀的阀芯3和阀杆4均设置在阀壳2内。阀壳2包括阀芯部壳体21和阀杆部壳体22,阀芯部壳体21和阀杆部壳体22相互连通设置,阀芯部壳体21的横截面与第一排气管1的横截面外形相同,阀芯3设置于阀芯部壳体21内。该设置使得阀芯部壳体22与第一排气管1的内径保持均匀,使气体可以匀速流过两个管道。阀杆部壳体22突出于阀芯部壳体21的外周面设置,阀杆4设置于阀杆部壳体22内。阀杆部壳体22与阀芯部壳体21相连且一体成型,且蝶阀的阀杆4一般位于阀芯3的上端,故在阀芯部壳体21的外周面同时铸造出阀杆部壳体22,用以容纳阀杆4。图中可以看出,可以在阀芯部壳体21上开设导向孔并使阀杆部壳体22过渡配合穿过该导向孔,以进行定位,保证二者的同心度,另外,利用螺栓进行固定和连接。第一排气管1和第二排气管之间密封连接,二者之间安装有卡箍并设置有密封圈。传统的以法兰连接作为管道连接的主要方式,需要有相应技能的工人,较为费时,操作难度大。第一排气管1和第二排气管之间通过卡箍连接,简单方便,不会影响管道原有的性能,且能够起到连接密封作用。密封圈用于第一排气管1和第二排气管之间的静密封,其能够承受排气管内的气体压力。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排气管1与喷射器外壳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具体地,可以采用铸造或3D打印技术进行制造。该设置使得喷射器外壳也与第一排气管1连接成一体,从而省却了安装的不方便并降低了第一排气管1与喷射器外壳的接缝处漏气的可能性。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上述的集成式后排气管。本实施例中的集成式后排气管和发动机,将蝶阀与第一排气管1以及喷射器外壳与第一排气管1的结构均进行集成布置,结构简单,省去了安装的工序,并且,该一体化的结构不会发生漏气的风险,能够完全实现气体密封。申请人声明,本技术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后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排气管(1);第二排气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1)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排气管(1),所述第一排气管(1)的所述一端一体成型有蝶阀的阀壳(2),所述蝶阀的阀芯(3)和阀杆(4)均设置在所述阀壳(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后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排气管(1);第二排气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1)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排气管(1),所述第一排气管(1)的所述一端一体成型有蝶阀的阀壳(2),所述蝶阀的阀芯(3)和阀杆(4)均设置在所述阀壳(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后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2)包括与所述第一排气管(1)一体成型的阀芯部壳体(21),所述阀芯部壳体(21)的内径与所述第一排气管(1)的内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后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2)还包括与所述阀芯部壳体(21)一体成型的阀杆部壳体(22),所述阀杆部壳体(22)突出于所述阀芯部壳体(21)的外周面且与所述阀芯部壳体(21)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占勇臧超钱振杰张居锋荆常帅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