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L-氨基酸脱氨酶的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11544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氨基酸脱氨酶的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L‑氨基酸脱氨酶的突变体T436A包括一个位于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来源的L‑氨基酸脱氨酶Loops上相应氨基酸残基位点的取代,突变体T436A对L‑亮氨酸的催化效率比原L‑氨基酸脱氨酶提高了72.7%,每升转化液中含有106.2g/Lα‑酮异己酸。L‑亮氨酸的摩尔转化率达到97.7%。

A mutant of L- amino acid deaminas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tant of L_amino acid deaminas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genetic engineering. The mutant T436A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onsists of a substitution of a corresponding amino acid residue site on the L_amino acid deaminase Loops from Proteus mirabilis. The catalytic efficiency of the mutant T436A for L-leucine is 72.7%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L-amino acid deaminase, and contains an amino acid residue per liter of the conversion fluid. 106.2g/L alpha ketone ISO caproic acid. The molar conversion of L leucine reached 97.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氨基酸脱氨酶的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氨基酸脱氨酶的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基因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L-氨基酸脱氨酶是一种能够催化L-氨基酸生成α-酮酸的氧化还原酶。一直以来,有着大量对其研究与报道,大多数关于该酶的三维结构、底物特异性。近年来,有关利用该酶生物转化生产α-酮酸逐渐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拥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该酶定位在细胞膜当中,酶与细胞膜上的电子传递链相关,在转化L-氨基酸生成α-酮酸的过程中,电子经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给细胞色素氧化酶,使分子氧还原为水,过程不产生过氧化氢,有利于转化保持在一个温和的环境下持续进行,这为异源表达氨基酸脱氨酶转化L-亮氨酸生产α-酮异己酸提供了可能。然而目前利用该酶转化生产α-酮异己酸的产量和转化率都较低,还不能够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因需要进一步提高α-酮异己酸的产量和转化率。先前有关研究团队开发的一种RBS优化提高α-酮异己酸产量的方法,虽然能够提高α-酮异己酸的产量,但转化率太低(刘龙,陈坚,堵国成,李江华,宋阳.一种RBS优化提高α-酮异己酸产量的方法.申请号201510575189.1)。因此,为提高α-酮异己酸的产量和转化率,增强其工业应用价值,急需提高L-氨基酸脱氨酶对L-亮氨酸的催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氨基酸脱氨酶的突变体,含有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码所述L-氨基酸脱氨酶的突变体的基因。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因含有SEQID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L-氨基酸脱氨酶对L-亮氨酸的催化效率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将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mirabilis)来源的L-氨基酸脱氨酶的第436位的氨基酸苏氨酸Thr突变成丙氨酸Ala。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mirabilis)来源的L-氨基酸脱氨酶的Genbank登录号为AAA8675,含有474个氨基酸。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构建所述突变体的方法,是在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mirabilis)L-氨基酸脱氨酶同源建模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分析确定突变位点;设计定点突变的突变引物,以携带L-氨基酸脱氨酶基因的pET20b载体为模板进行定点突变构建突变质粒T436A-pET20b,将突变后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挑选验证后得到阳性单克隆T436A。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α-酮异己酸产量的方法,是利用所述的L-氨基酸脱氨酶突变体菌株作为全细胞催化剂,转化含L-亮氨酸的底物得到α-酮异己酸。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含有20~25g/L全细胞、100~120g/L底物的体系在30~35℃反应18~22h生成α-酮异己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化在20mM的Tris缓冲液中进行。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突变体菌株全细胞的按如下方式收集获得:将种子培养液按照2%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37℃培养至OD600为0.6-0.8,添加终浓度为0.4mM的IPTG,25℃诱导12h,收集细胞。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培养菌株的种子培养基每升含有:蛋白胨10g,酵母粉5g,氯化钠10g,蒸馏水定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发酵的发酵培养基每升含有:蛋白胨12g,酵母提取物24g,甘油4mL,磷酸二氢钾2.31g,磷酸氢二钾16.42g。本专利技术还要求保护所述突变体在发酵生产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催化L-亮氨酸生产α-酮异己酸的L-氨基酸脱氨酶突变体及其制备办法与应用。突变体T436A对L-亮氨酸的催化效率比原L-氨基酸脱氨酶提高了72.7%,α-酮异己酸的产量达到106.2g/L,底物摩尔转化率为97.7%。本转化方法较化学法相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目标产物单一,易于分离,对环境友好等优势,且工艺简单,便于控制,易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mirabilis)L-氨基酸脱氨酶突变体纯化SDS-PAGE电泳图;泳道1:标准分子量蛋白;泳道2:空白对照;泳道3:T436A纯化制品。图2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mirabilis)L-氨基酸脱氨酶突变体催化生成α-酮异己酸产量。□:出发酶wt;■:突变体T436A。具体实施方式LB培养基:蛋白胨10g,酵母粉5g,氯化钠10g,蒸馏水定容到1L。发酵培养基:(TB培养基):蛋白胨12g,酵母提取物24g,甘油4mL,磷酸二氢钾2.31g,磷酸氢二钾16.42g,蒸馏水定容到1L。样品制备:取1mL转化后的转化溶液,在12,000rpm下离心5min,取上清液稀释后,经过0.45μm滤膜过滤,过滤液供液相色谱分析。α-酮异己酸的含量测定:戴安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紫外可见检测器),采用伯乐AminexHPX-87H(300×7.8mm,9μm)色谱柱,流动相为浓度2.5mmol/L的稀硫酸,流动相经0.22μm滤膜过滤,超声脱气,流速为0.6mL/min,柱温为40℃,在紫外检测波长205nm下检测。实施例1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mirabilis)L-氨基酸脱氨酶突变体的制备方法以连接有奇异变形杆菌L-氨基酸脱氨酶编码基因pma(基因序列SEQIDNO.3所示)的pET20b质粒(简写为pma-pET20b)为模板,利用T436A的突变引物通过一次PCR得到大小为1422bp左右的产物,将PCR产物通过DpnⅠ处理后转化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挑选转化子测序验证。突变引物如下所示(方框为突变位点):T436A突变引物对:上述PCR体系均为:上述PCR条件均为:95℃预变性3min,95℃变性3min然后进入以下循环:98℃变性10s,55℃退火5s,72℃延伸1min40s;34个循环;72℃延伸10min,4℃保温。测序结果表明除了所需要的突变位点外,没有出现随机突变,因此突变质粒T436A-pET20b构建成功。实施例2: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mirabilis)L-氨基酸脱氨酶突变体的表达纯化方法。将突变体T436A-pET20b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挑选转化子进行测序验证。将验证后的阳性转化子在LB培养基中37℃培养过夜,后接入TB发酵培养基37℃培养至3h左右用终浓度为0.4mM的IPTG诱导,降温至25℃培养12h。收集发酵液,4℃,8000rpm离心20min收集菌体。将收集的细胞在洗涤液中超声,洗涤液组分:500mMNaCI,20mMTrispH8.0,0.05%w/vTritonX-100,20mM咪唑。细胞裂解物16,000g离心30min,上清液过0.45μm膜后加到载到用洗涤液预平衡的镍螯合柱上,然后再用20倍柱体积的洗涤液洗涤柱子除去杂质,然后用30mL洗脱液洗脱目标蛋白,洗脱液组分:500mMNaCI,20mMTrispH8.0,500mM咪唑。然后再将洗脱后的蛋白用脱盐柱进一步纯化,再用30KDa的超滤管离心浓缩,得纯化的L-氨基酸脱氨酶突变体。纯化结果如图1所示,纯化后L-氨基酸突变体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L-氨基酸脱氨酶的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氨基酸脱氨酶的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含有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氨基酸脱氨酶的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含有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2.一种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L-氨基酸脱氨酶的突变体的基因。3.一种提高L-氨基酸脱氨酶对L-亮氨酸的催化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mirabilis)来源的L-氨基酸脱氨酶的第436位的氨基酸苏氨酸突变成丙氨酸。4.一种构建权利要求1所述突变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奇异变形杆菌L-氨基酸脱氨酶同源建模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分析确定突变位点;设计定点突变的突变引物,以携带L-氨基酸脱氨酶基因的pET20b载体为模板进行定点突变构建突变质粒T436A-pET20b,将突变后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挑选验证后得到阳性单克隆突变体T436A。5.一种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表达权利要求1所述的L-氨基酸脱氨酶的突变体。6.一种提高α-酮异己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明袁宇翔陈修来刘佳罗秋玲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