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窑炉熔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148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窑炉熔化池,包括熔化池,熔化池两个相对的外壁上设置有加热电极,相邻加热电极之间的间距为0.2m~0.5m,熔化池的池壁位于加热电极之间的地方设置有池壁防护装置,一方面防止池壁腐蚀,另一方面增加整个面为加热电极的有效面,更进一步降低了加热电极与玻璃液接触部分的电流密度。

A melting pool for glass furna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lass furnace melting pool, which comprises a melting pool. A heating electrode is arranged on the two opposite outer walls of the melting pool.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adjacent heating electrodes is 0.2m to 0.5m. The wall of the melting pool is located between the heating electrodes and a wall protection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one hand, the wall of the melting pool is prevented from corros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wall of the melting pool is prevented from corrosion. The surface increases the effective surface of the whole surface as the heating electrode, and further reduces the current density of the contact part between the heating electrode and the glass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窑炉熔化池
本技术属于玻璃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窑炉熔化池。
技术介绍
在玻璃制造的整个过程中,尤其是在熔化池中熔解时,需要充分熔解且保证熔化池中的玻璃液不能长时间的较低温度和滞留,在制作新型高性能玻璃(如:液晶基本玻璃、屏保护玻璃、LTPS玻璃)时,对于熔解的质量的要求更高,所以电熔或电助熔的方式必不可少(参看:中国专利CN201010188781.3)。电熔或电助熔是通过高温玻璃液导通,玻璃液自身发热进行加热,这种方式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玻璃液通过电能转化的能量与高温态下玻璃液的电阻率高低和通过的电流平方成正比,当高温态下玻璃液的电阻率减少,就需要通过加大电流来满足玻璃液熔化所需能量,但过大的电流密度又会减短加热电极的使用寿命,尤其是氧化锡加热电极最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窑炉熔化池,在保证电能电流的情况下,降低加热电极电流密度,从而延长加热电极的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一种玻璃窑炉熔化池包括熔化池池体,熔化池池体两个相对的外壁上设置有加热电极,同一侧外壁上相邻的两加热电极之间的间距为0.2m~0.5m,熔化池池体上还设置有池壁防护装置,池壁防护装置位于加热电极之间。进一步的,池壁防护装置为U形壳体,包括底面和分别与底面的两端连接的两个侧面,底面位于熔化池池体内壁,两个侧面分别位于池壁砖的两侧。进一步的,池壁防护装置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与底面平行的突出部。进一步的,池壁防护装置的壁厚为0.3~1.5mm。进一步的,加热电极在熔化池池体外壁均匀排布。进一步的,池壁防护装置由铂金或铂铑合金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在熔化池池壁位于加热电极之间的部分设置池壁防护装置,一方面防止池壁腐蚀,另一方面增加整个面为加热电极的有效面,更进一步降低了加热电极与玻璃液接触部分的电流密度。进一步的,池壁防护装置为U形壳体,包括底面和分别与底面的两端连接的两个侧面,底面位于熔化池池体内壁,两个侧面分别位于池壁砖的两侧,池壁防护装置将相邻的加热电极连接起来,使所有的加热电极电势相同,避免加热电极间产生损耗电流。进一步的,池壁防护装置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与底面平行的突出部,一方面能够保证整个池壁砖受到保护,另一方面增加玻璃液两端电极截面积。进一步的,池壁防护装置的壁厚为0.3~1.5mm,考虑经济成本和玻璃熔窑的使用寿命,在这个厚度范围内既能满足使用要求,投资也小。进一步的,加热电极在熔化池池体外壁均匀排布,使熔化炉中的玻璃液加热均匀。进一步的,池壁防护装置由铂金或铂铑合金材料制成,熔点高,导热导电性能好,是应用在熔化池上的优选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玻璃池炉熔化池结构示意图;图2为池壁保护装置结构图;附图中:1-熔化池池体;2-加热电极;3-池壁防护装置,31、底面,32、侧面,33、突出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一种玻璃窑炉熔化池包括熔化池池体1,熔化池池体1为矩形,熔化池池体1长度方向的外壁上设置有加热电极2,加热电极2在均匀排布,相邻加热电极2之间的间距为0.2m~0.5m,加热电极2之间的池壁砖外包裹有池壁防护装置3,池壁防护装置3由铂金或铂铑合金材料制成。参照图2,加热电极池壁防护装置3为U形壳体,包括底面31和分别与底面31的两端连接的两个侧面32,两个侧面32均设置有与底面平行的突出部33,池壁防护装置3的底面31和两个侧面32的厚度相同,均为0.3~1.5mm,池壁防护装置3的高度与熔化池池体1池壁的高度相同,池壁防护装置3与池壁砖间隙配合,包裹住池壁砖位于熔化池池体1内壁的部分和与加热电极2连接的两个面,池壁防护装置3将相邻的加热电极2连接起来,使所有的加热电极2电势相同,避免加热电极2间产生损耗电流。在保证相同功率下降低加热电极的电流密度的唯一方法,就是增加电极砖内池壁侧表面积,在不变更整个熔化池池体1长宽尺寸的前提下增加加热电极面积,缩短加热电极间距离,增加加热电极对数,而增加加热电极对数后,夹在加热电极2之间的池壁会的间距变小,电化学腐蚀的作用会加强,故增加池壁防护装置3,一方面防止池壁腐蚀,另一方面增加整个面为加热电极的有效面,更进一步降低了加热电极与玻璃液接触部分的电流密度。实施例1对于一个长L为3.6米,宽(W)1.5米的玻璃窑炉熔化池,若左右池壁均匀分布四对耐高温二氧化锡加热电极,加热电极宽(w)60cm,高(h)45cm,加热电极中心间距离D为1.2m,玻璃液深(H)60cm。若工作温度下玻璃液电阻率为(ρ)10Ω·cm,电加热功率施加(P)500kVA,则相关计算如下:加热电极间电阻R=k×R0其中k为比例系数,R0为玻璃液计算总电阻。玻璃液计算总电阻R0=ρ×R其中ρ为玻璃液电阻率,1为加热电极间距,S为玻璃液截面积。玻璃液截面积S=B×H其中B为加热电极间玻璃液宽度,H为玻璃液深度。由以上,可得:加热电极间电阻R=k×ρ×)若k取0.8,可得:加热电极间电阻R=0.8×10×)=0.044Ω加热电极间电压加热电极间总电流I=U÷R=471.4÷0.044=10713A每对加热电极间电流I1=I÷4=10713÷4=2678A每对加热电极导电截面积s=w×h=60×45=2700cm2每对加热电极平均电流密度J=I1÷s=2678÷2700=0.99A/cm2而二氧化锡加热电极安全电流密度为0.5A/cm2,所以会加速加热电极消耗,将分布于熔化池池壁的加热电极的数量由四对改为八对,池壁采用0.5mm厚PtRh10的贵金属进行包裹,加热电极间距离(D)为0.3m,则相关计算如下:加热电极间电阻R=0.8×10×)=0.044Ω加热电极间电压加热电极间总电流I=U÷R=471.4÷0.044=10713A每对加热电极间电流I1=I÷4=10713÷8=1339A每对加热电极导电截面积s=w×h=60×45=2700cm2每对加热电极平均电流密度J=I1÷s=1339÷2700=0.50A/cm2电流密度降低为0.50A/cm2能够满足生产工艺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窑炉熔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熔化池池体(1),熔化池池体(1)两个相对的外壁上设置有加热电极(2),同一侧外壁上相邻的两加热电极(2)之间的间距为0.2m~0.5m,熔化池池体(1)上还设置有池壁防护装置(3),池壁防护装置(3)位于加热电极(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窑炉熔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熔化池池体(1),熔化池池体(1)两个相对的外壁上设置有加热电极(2),同一侧外壁上相邻的两加热电极(2)之间的间距为0.2m~0.5m,熔化池池体(1)上还设置有池壁防护装置(3),池壁防护装置(3)位于加热电极(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窑炉熔化池,其特征在于,池壁防护装置(3)为U形壳体,包括底面(31)和分别与底面的两端连接的两个侧面(32),底面(31)位于熔化池池体(1)内壁,两个侧面(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维刚杨威
申请(专利权)人: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