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水线上的发动机模型的翻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1374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水线上的发动机模型的翻斗装置,包括支撑底架,支撑底架上端通过升降臂固定连接翻斗吊架,翻斗吊架上活动设有翻斗,翻斗的外端口上活动铰接有封板,封板的两端活动铰接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转动轴的下端,转动轴的上端活动铰接在翻斗的外侧端面上,且转动轴的下端还同时铰接有支撑杆的一端,支撑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三角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缸伸出带动横架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整个托架向上运动,顶块会先接触到三角推块,迫使三角推块向翻斗的外端运动,通过三角推块推出带动支撑杆向前伸出,进而带动连接杆向前伸出,将活动铰接在翻斗外端的封板打开。

A tipping device for an engine model on a pipel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urning bucket device for an engine model on a pipelin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chassis, an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chass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turning bucket hanger through a lifting arm, a turning bucket is movably provided on the turning bucket hanger, a sealing plate is movably articulated on the outer end of the turning bucket, one end of the movably articulated connecting rod at both ends of the sealing plate, and a connecting rod. The other end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movably hinged on the outer end surface of the dump,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also hinged with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movably hinged with a triangular push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drives the bracket to move upward by extending the cylinder, thereby driving the whole bracket to move upward. The top block contacts the triangular pusher block first, forcing the triangular pusher block to move toward the outer end of the dumper, pushing the supporting bar forward by pushing the triangular pusher block, and then driving the connecting rod forward to extend, and articulating the movable joint outside the dumper. The sealing plate of the end is ope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水线上的发动机模型的翻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流水线上的发动机模型的翻斗装置。
技术介绍
在发动机生产加工的流水线中,会使用到大量的加工零件,由于零件数量庞大,通常会采用翻斗装置进行搬运。翻斗在进行卸料时会使用到升降杆将翻斗翻转过来,将零件卸下,为了保证卸料的正常进行,翻斗的外端会设置为开口状态,便于零件直接卸下,或者手动开启的翻斗盖板,在平常使用时极为不便,需要反复对盖板进行关闭或开启,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流水线上的发动机模型的翻斗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水线上的发动机模型的翻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水线上的发动机模型的翻斗装置,包括支撑底架,所述支撑底架上端通过升降臂固定连接翻斗吊架,所述翻斗吊架上活动设有翻斗,所述翻斗的外端口上活动铰接有封板,所述封板的两端活动铰接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转动轴的下端,所述转动轴的上端活动铰接在翻斗的外侧端面上,且转动轴的下端还同时铰接有支撑杆的一端,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三角推块,所述三角推块滑动卡接在翻斗的外侧端面上,且三角推块的斜面端活动接触顶块,所述顶块固定安装在托架的两端,所述托架的中间端活动接触在翻斗的内侧下端,且托架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横架上,所述横架水平滑动卡接在支撑底架的内侧,且横架上固定连接有气缸的活动端,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架上。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转动轴、支撑杆、三角推块和顶块的数量分别有两个,且对称安装在翻斗的两侧。优选的,所述三角推块的内端固定设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滑动卡接在翻斗两端外侧面上的燕尾槽内,且燕尾块的内端固定连接拉簧的一端,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燕尾槽,且在拉簧的作用下,所述三角推块向翻斗的内端运动。优选的,所述三角推块的斜面端朝下,所述顶块的外端活动接触在三角推块的斜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升降臂可对翻斗的高度进行调节,其中翻斗可在翻斗吊架上进行度的转动,便于将翻斗内的零件卸下,卸料时启动气缸,通过气缸伸出带动横架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整个托架向上运动,进而快速的达到卸料的位置;2、该托架的两侧设有顶块,在托架上移的过程中且接触到翻斗之前,顶块会先接触到三角推块,迫使三角推块向翻斗的外端运动;3、三角推块通过燕尾卡合结构保证其运动时的稳定性,且在拉簧的作用下,三角推块向翻斗的内端运动,便于三角推块在推出后的复位;4、通过三角推块推出带动支撑杆向前伸出,进而带动连接杆向前伸出,将活动铰接在翻斗外端的封板打开,其中连接杆和支撑杆连接处的转动轴可保证前两者在运动时的稳定性,从而在托架进行上移的过程中将封板自动打开,便于后续的卸料过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翻斗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三角推块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底架、2升降臂、3翻斗吊架、4翻斗、401燕尾槽、402拉簧、5封板、6连接杆、7转动轴、8支撑杆、9三角推块、901燕尾块、10横架、11气缸、12托架、13顶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流水线上的发动机模型的翻斗装置,包括支撑底架1,支撑底架1上端通过升降臂2固定连接翻斗吊架3,翻斗吊架3上活动设有翻斗4,翻斗4的外端口上活动铰接有封板5,封板5的两端活动铰接连接杆6的一端,连接杆6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转动轴7的下端,转动轴7的上端活动铰接在翻斗4的外侧端面上,且转动轴7的下端还同时铰接有支撑杆8的一端,支撑杆8的另一端活动铰接三角推块9,三角推块9滑动卡接在翻斗4的外侧端面上,且三角推块9的斜面端活动接触顶块13,顶块13固定安装在托架12的两端,托架12的中间端活动接触在翻斗4的内侧下端,且托架12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横架10上,横架10水平滑动卡接在支撑底架1的内侧,且横架10上固定连接有气缸11的活动端,气缸11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架1上。进一步的,连接杆6、转动轴7、支撑杆8、三角推块9和顶块13的数量分别有两个,且对称安装在翻斗4的两侧。进一步的,三角推块9的内端固定设有燕尾块901,燕尾块901滑动卡接在翻斗4两端外侧面上的燕尾槽401内,且燕尾块901的内端固定连接拉簧402的一端,拉簧4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燕尾槽401,且在拉簧402的作用下,三角推块9向翻斗4的内端运动。进一步的,三角推块9的斜面端朝下,顶块13的外端活动接触在三角推块9的斜面上。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升降臂2可对翻斗4的高度进行调节,其中翻斗4可在翻斗吊架3上进行90度的转动,便于将翻斗4内的零件卸下,卸料时启动气缸11,通过气缸11伸出带动横架10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整个托架12向上运动,该托架12的两侧设有顶块13,在托架12上移的过程中且接触到翻斗4之前,顶块13会先接触到三角推块9,迫使三角推块9向翻斗4的外端运动,其中三角推块9通过燕尾卡合结构保证其运动时的稳定性,且在拉簧402的作用下,三角推块9向翻斗4的内端运动,便于三角推块9在推出后的复位,通过三角推块9推出带动支撑杆8向前伸出,进而带动连接杆6向前伸出,将活动铰接在翻斗4外端的封板5打开,其中连接杆6和支撑杆8连接处的转动轴7可保证前两者在运动时的稳定性,然后托架12进一步上移,接触到翻斗4底端,从而带动翻斗4翻转,完成卸料工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水线上的发动机模型的翻斗装置,包括支撑底架(1),所述支撑底架(1)上端通过升降臂(2)固定连接翻斗吊架(3),所述翻斗吊架(3)上活动设有翻斗(4),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4)的外端口上活动铰接有封板(5),所述封板(5)的两端活动铰接连接杆(6)的一端,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转动轴(7)的下端,所述转动轴(7)的上端活动铰接在翻斗(4)的外侧端面上,且转动轴(7)的下端还同时铰接有支撑杆(8)的一端,所述支撑杆(8)的另一端活动铰接三角推块(9),所述三角推块(9)滑动卡接在翻斗(4)的外侧端面上,且三角推块(9)的斜面端活动接触顶块(13),所述顶块(13)固定安装在托架(12)的两端,所述托架(12)的中间端活动接触在翻斗(4)的内侧下端,且托架(12)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横架(10)上,所述横架(10)水平滑动卡接在支撑底架(1)的内侧,且横架(10)上固定连接有气缸(11)的活动端,所述气缸(11)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架(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水线上的发动机模型的翻斗装置,包括支撑底架(1),所述支撑底架(1)上端通过升降臂(2)固定连接翻斗吊架(3),所述翻斗吊架(3)上活动设有翻斗(4),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4)的外端口上活动铰接有封板(5),所述封板(5)的两端活动铰接连接杆(6)的一端,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转动轴(7)的下端,所述转动轴(7)的上端活动铰接在翻斗(4)的外侧端面上,且转动轴(7)的下端还同时铰接有支撑杆(8)的一端,所述支撑杆(8)的另一端活动铰接三角推块(9),所述三角推块(9)滑动卡接在翻斗(4)的外侧端面上,且三角推块(9)的斜面端活动接触顶块(13),所述顶块(13)固定安装在托架(12)的两端,所述托架(12)的中间端活动接触在翻斗(4)的内侧下端,且托架(12)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横架(10)上,所述横架(10)水平滑动卡接在支撑底架(1)的内侧,且横架(10)上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承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全柴天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