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鸣专利>正文

带辅撑架的偏心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00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辅撑架的偏心伞,解决了现有偏心伞仅靠交叉直条X组成的主撑架的点状支撑,稳定性极差;其收拢后伞把内壁不能套住伞骨架,影响存放及美观的不足。其特征是由伞骨架K、主撑架X、辅撑架Y2、Y3或Y1、Y4和滑动伞把B组成一把完整的伞。其结构是:采用两根或四根直条交叉铰接直条组构成主撑架,特别是另外采用两副辅撑架Y2、Y3或Y1、Y4,辅撑架的一侧分别与顶节头5、滑套11铰接,另一侧与伞尖套连接,构成三撑架或五撑架偏心伞。其结构稳定可靠。适用于制成偏心1/2、1/3、2/3、1/4伞边多种偏心距离、不同折叠数的手持伞、大型非手持伞、手动伞和自动开关带辅撑架偏心伞。使用方便,外形美观,便于携带、存放。供人们遮阳、遮挡雨雪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遮阳、遮挡雨雪用的伞,特别是一种使用者可以站立于伞中心位置、带辅撑架的 偏心伞。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的偏心伞,其目的是供人们遮阳、遮挡雨雪用。其构造是伞杆ll穿于滑套10中。组成伞 骨架K的若干撑条分别与上、下伞盘2、 14呈360度均布铰接。伞面固定于伞骨架K和伞尖套T上,撑条 与撑条间的联接为铰接。伞杆11与滑套10之间配合有导向和伞撑开后的锁定装置。顶节头5固定于伞杆 ll的顶端。由两根或四根交叉直条组成的主撑架X的一侧分别与上、下伞盘2、 14铰接。其另一側分别与 滑套10'和顶节头5铰接。使用时沿伞杆11上推或下移滑套10即可控制伞的开、合。但其不足之处是 伞面的支撑、稳定仅靠交叉直条组成的主撑架X的点状支撑来实现,稳定性极差。另外,其收拢后,伞把 内壁不能套住伞骨架K,影响存放及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辅撑架的偏心伞。本技术 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由伞骨架K、主捸架X、辅撑架Y和滑动伞把B四部分组成一把完整的偏心伞,又分 为"三撑架偏心伞"和"五撑架偏心伞"。所谓"三撑架"系指由主撑架X和两副辅撑架这三个"架"所 构成的撑架。所谓"五撑架"系指由主撑架X和两副辅撑架再加两副辅撑架共五个"架"所构成的撑架。 三撑架、五撑架偏心伞的具体结构是采用两根直条或四根直条交叉铰接直条组构成主撑架X,该架的一 侧与上、下伞盘2、 14铰接,该架的另一側与伞把顶端的顶节头5和沿伞杆11上、下移动的滑套10铰接。 特别是另外采用分别由二根、四根、六根或八根辅撑条组成两副或四副辅撑架,组成该两副或四副辅撑架 的辅撑条分别与顶节头5、滑套10和伞尖套T铰接或连接,或与伞尖套T一较小距离处所另设置的专供与 辅撑架连接的伞尖套T'连接。组成伞骨架K的相关撑条分别与上、下伞盘2、 14呈360度均布铰接并与伞 尖套T连接。其具体结构是伞杆11穿于滑套10中,组成伞骨架K的撑条分别与上、下伞盘2、 14呈360度均布 铰接,伞面固定于伞骨架K和伞尖套上,撑条与撑条间的联接为铰接,伞杆11与滑套10之间配合有导向和 伞撑开后的锁定装置,顶节头5固定于伞杆11的顶端,由交叉直条组成的主撑架的一恻分别与上、下伞盘2、 14铰接,其另一侧分别与顶节头5和滑套10铰接,其特征在于组成辅撑架Y的辅撑条分别与顶节头5、滑 套10和伞尖套T连接,伞杆11与滑动伞把B固定连接。滑动伞把B的结构是由内把192和外把189组合而成,.即外把189两侧的内表面上固定有凸块190, 内把192两侧的外表面上开有导向凹槽191,凸块190置于凹槽191内。固定座193固定于内把192的内 底面上,伞杆11固定于固定座193内。使用时,在上推滑套10至定位处的同时,滑套10 —方面通过主撑架X带动伞面横移偏心及打开,另一 方面带动两副或四副辅撑架Y同时打开,利用一副主撑架X和两副或四副辅撑架Y所形成的三角形或五角 形支撑结构实现伞面的稳定。关伞时,下移滑套10将伞收拢。同时,拉开滑动伞把B的外把189,伞骨架 折叠向下凸出部分则被滑动伞把B的外把189和内把192的昨側壁套住。非折叠伞和非手持伞可不用滑动 伞把结构。 '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稳定可靠。伞收拢时滑套10靠近滑动伞把B,开、合 伞方便。手持伞在风小时可将下伞盘14顶在头上,伞杆靠于前身,无需手持,或头顶、手持共同支撑伞, 减轻手持力量。适用于制成非折叠伞杆偏心l/2伞边三撑架、五撑架偏心伞;二折伞杆偏心1/2伞边三撑 架偏心伞;三折伞杆偏心1/3伞边三撑架偏心伞;三折伞杆偏心2/3伞边三撑架、五撑架偏心伞三折伞 杆偏心l/2伞边三撑架、五撺架偏心伞四折伞杆偏心l/3伞边三撑架、五撑架偏心伞;四折伞杆偏心2/3 伞边三撑架偏心伞;四折伞杆偏心l/2伞边三撑架、五撑架偏心伞;五折伞杆偏心l/4伞边三撑架、五撑 架偏心伞;五折伞杆偏心1/2伞边三撑架偏心伞;手持伞;大型非手持伞;手动伞和自动开关伞等多种偏心距离、不同折叠数的带辅撑架的偏心伞。通过简单的推拉滑套10的动作,实现了伞杆的偏心和稳定, 从而使使用者可以站立于伞的中心位置,达到最佳的遮挡效果。收伞后,伞骨架折叠向下凸出部分被滑动 伞把B套住,便于使用、携带、存放,结构完整美观。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其中的"K"为伞骨架,"K1 K4"为伞骨架中的4副。"T"为伞尖 套,"T1 T4"为伞尖套中的4只。"X"为主撑架。"Y"为辅撑架,其中的"Y2、 Y3"为辅撑条与伞尖套 T2、 T3连接,组成小角度支撑的两个辅撑架;"Y1、 Y4"为辅撑条与伞尖套T1、 T4连接,组成大角度支撑的 两个辅撑架。从该图中即可看出由主撑架X与辅撑架Y1、 Y4,或由主撑架X与辅撑架Y2、 Y3所组成的三 撑架稳定结构。由主撑架X与辅撑架Y1、 Y2、 Y3、 Y4所组成的五撑架稳定结构。图2是非折叠伞杆偏心1/2伞边偏心伞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图2中辅撑架Y2、 Y3的右视示意图,还是三折伞杆偏心2/3伞边小角度三撑架偏心伞辅撑架 的右视示意图,又是三折伞杆偏心1/2伞边小角度三撑架偏心伞辅撑架的右视示意图。 图4是二折伞杆偏心1/2伞边三撑架偏心伞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辅撑架Y2、 Y3的右视示意图。 图6是三折伞杆偏心1/3伞边三撑架偏心伞的主视示意图。图7是图6中辅撑架Y2、 Y3的右视示意图,还是三撑架非折叠伞杆偏心1/2伞边大角度辅撑架的右 视示意图。图8是三折伞杆偏心2/3伞边偏心伞的主视示意图。图9是图8中辅撑架Yl、 Y4的右视示意图。图10是二折伞杆偏心1/2伞边偏心伞的主视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辅撑架Yl、 Y4的右视示意图。图12是四折伞杆偏心1/3伞边偏心伞的主视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辅撑架Yl、 Y4的右视示意图。图14是四折伞杆偏心2/3伞边三撑架偏心伞的主视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辅撑架Y2、 Y3的右视示意图。图16是四折伞杆偏心1/2伞边偏心伞的主视示意图。图17是图16中辅撑架Yl、 Y4的右视示意图。图18是五折伞杆偏心1/4伞边偏心伞的主视示意图。图19是图18中辅撑架Yl、 Y4的右视示意图。图20是五折伞杆偏心1/2伞边三撑架偏心伞的主视示意图。图21是图20中辅撑架Y2、 Y3的右视示意图。图22是二撑架四折伞杆偏心1/3伞边小角度辅撑架的右视示意图,还是二撑架、五撑架四折伞杆偏 心1/2伞边小角度辅撑架的右视示意图。图23是二撑架、五撑架五折伞杆偏心1/4伞边小角度辅撑架的右视示意图。 图24是滑动伞把B的主视加局部剖视示意图。所谓"非折叠伞杆偏心l/2伞边二撑架偏心伞"其含义为伞杆不能折叠、且伞打开时伞杆位于伞面 中心至伞边缘l/2处、由主撑架X和辅撑架Y2、 Y3或Y1、 Y4所组成的三撑架偏心伞。二撑架偏心伞运用 丁-本技术中其它结构及伞的名称据此类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带辅撑架偏心伞运用于非折叠伞杆偏心1/2伞边小角度三撑架偏心伞结构伞骨架K的结构是(见图2):撑条1的一端与伞尖套T连接,撑条1的另一端与上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辅撑架的偏心伞,伞杆(11)穿于滑套(10)中,组成伞骨架(K)的撑条分别与上、下伞盘(2、14)呈360度均布铰接,伞面固定于伞骨架(K)和伞尖套上,撑条与撑条间的联接为铰接,伞杆(11)与滑套(10)之间配合有导向和伞撑开后的锁定装置,顶节头(5)固定于伞杆(11)的顶端,由交叉直条组成的主撑架的一侧分别与上、下伞盘(2、14)铰接,其另一侧分别与顶节头(5)和滑套(10)铰接,其特征在于组成辅撑架(Y)的辅撑条分别与顶节头(5)、滑套(10)和伞尖套(T)连接,伞杆(11)与滑动伞把(B)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鸣
申请(专利权)人:曾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