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能量密度的超薄极板集群一体化复合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极板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能量密度的超薄极板集群一体化复合工艺。
技术介绍
从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的结构构成中不难发现,他们的结构与电容结构极其相似,都由正负极板和两极间的绝缘层构成,其储电容量与正负极板的面积大小和两极板间距有关,与极板厚度关联不大,极板面积越大、间距越小其储电容量越高。锂电池正负极板和隔膜都非常薄,同样空间所容极板的面积更大,极板间距更小,所以锂离子电池储电容量比较大,能量密度比较高。而现行的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板和隔板相比都非常厚,同样空间所容极板的面积小得多,极板间距也大得多,所以铅酸蓄电池储电容量相对小很多,能量密度就比较低。锂离子电池、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速度与电容一样,取决于电荷在两极板之间移动快慢,电容充放电是通过外电路在电压驱动下将电荷均匀分布在两极板上,极板多为金属材料,导电性好,所以电容充放电速度非常快,而蓄电池两极板多用活性物质制造,其导电性明显低于金属材料,所以充放电速度相对较慢。蓄电池极板导电性好坏与极板上涂装的材料活性高低、隔板通透导电离子的能力大小以及电解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能量密度的超薄极板集群一体化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板栅制备:正极板栅采用纯铅或耐腐蚀合金薄板上均匀开孔后裁剪制成,正极板栅的厚度不大于1mm,负极板栅是用直径不大于0.4mm的铜丝网编织而成或厚度不大于0.8mm的纯铅薄板上均匀开孔后裁减制成;2)隔板制备:隔板长和宽的尺寸要比步骤1)制备的正极板栅或负极板栅长和宽尺寸长1‑3mm,所述隔板均由两侧细丝径AGM隔板与中间粗丝径AGM隔板组合而成或是AGM和PE两类隔板复合而成,所述隔板需进行富氧化处理,使得隔板中空气中含氧量高于90%;3)流膏配制:正极流膏和负极流膏是在传统铅膏配方基础上同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能量密度的超薄极板集群一体化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板栅制备:正极板栅采用纯铅或耐腐蚀合金薄板上均匀开孔后裁剪制成,正极板栅的厚度不大于1mm,负极板栅是用直径不大于0.4mm的铜丝网编织而成或厚度不大于0.8mm的纯铅薄板上均匀开孔后裁减制成;2)隔板制备:隔板长和宽的尺寸要比步骤1)制备的正极板栅或负极板栅长和宽尺寸长1-3mm,所述隔板均由两侧细丝径AGM隔板与中间粗丝径AGM隔板组合而成或是AGM和PE两类隔板复合而成,所述隔板需进行富氧化处理,使得隔板中空气中含氧量高于90%;3)流膏配制:正极流膏和负极流膏是在传统铅膏配方基础上同比例增加水、硫酸和胶体用量来稀释制成正极流体铅膏和负极流体铅膏;4)超薄极板集群:超薄极板集群包括一个夹具和若干个由超薄的负极板栅、第一富氧隔板、正极板栅、第二富氧隔板以及正极流体铅膏和负极流体铅膏复合而成的极板单元组成,对极板单元内的负极板栅、第一富氧隔板、正极板栅、第二富氧隔板进行喷涂相对应的正极流体铅膏或负极流体铅膏,完成喷涂后,压紧夹具,形成湿软状态的一体化超薄极板集群;5)压滤组装:在夹具的两个夹板外侧用加压装置对步骤4)制备的每个湿软状态的一体化超薄极板集群相向施压,压滤出集群内流膏中多余的电解液,并在不撤销压滤外力的状态下用扎条对夹具进行固定,将一体化超薄极板集群紧装配塞进蓄电池盒体的极板腔中;6)固化干燥:以装满超薄极板集群的蓄电池盒体为载体,将所制备的湿软状态的一体化超薄极板集群送入固化干燥室,在高温饱和蒸汽中进行固化干燥,得到一体化结构的生超薄极板集群。7)密封熟化:在步骤6)固化干燥后,安装汇流条、跨桥、接线端子,连接电池内线路,装盖密封,给电池充酸,通电,对一体化超薄生极板集群进行内化成,实现熟化,完成一体化超薄极板集群的制备程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能量密度的超薄极板集群一体化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夹具包括A夹板和B夹板,流膏具体喷涂过程如下:先对平放的夹具的A夹板的上表面喷涂负极流膏,趁A夹板上负极流膏湿软状态下将负极板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宇,朱梓萌,于浩淼,张毛頔,应允通,蔡天钰,曹喆,代朋岳,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菁华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