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形梁道床板分块预制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953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和高架桥的修建及桥梁的架设类,特别涉及一种槽形梁道床板分块预制的施工方法。该方法采用先预制主梁及分块道床板,以主梁为支架设吊模,再将分块预制的道床板吊装至吊模上就位,焊接道床板接缝处钢筋等,最后现浇所有接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施工不会对城市环境和地面交通产生较大影响;不需要对桥下地基进行整平和加固处理,节省了施工费用和工期;现场现浇工作量小,吊模安装方便简单;便于推行标准化、规范化、机械化施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和高架桥的修建及桥梁的架设类,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国内现有轨道交通高架桥所采用的桥梁的施工方法通常都是采用满堂支架就地现浇的施工方法,该方法的流程是A.在处理好的地基上搭设支架,然后在支架上制作模板;B.在模板上绑扎钢筋及波纹管,波纹管内穿有预应力束;C.浇捣梁体混凝土;等梁体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和龄期后,张拉梁体全部预应力;D.压浆封锚并拆除支架和模板。这种施工方法具有如下的缺点(1)施工时,整个桥梁投影面内均从地面设支架,对城市环境和地面交通的影响很大;(2)为使施工时桥下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支撑梁体自重及施工荷载,施工前需对桥下地基进行整平和加固处理,增加施工费用,拖延了施工进度,且若处理不当,易造成梁体开裂;(3)由于全部采用现场制作,难以做到标准化、规范化、机械化施工,不利于整体质量控制,施工工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用于槽形梁的施工方法,即主梁预制吊装、道床板分块预制吊模安装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不需要从地面设置支架,不需要对桥下地基进行整平和加固处理。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槽形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A.预制主梁及分块道床板;B.将主梁吊装就位;C.以主梁为支架安装吊模;D.将分块预制的道床板吊装至吊模上就位;E.焊接道床板接缝处钢筋,安装接缝处波纹管,在接缝处设简易模板现浇所有接缝;F.穿入道床板内纵横向预应力束,张拉道床板内全部预应力束及主梁内剩余预应力束;G.对张拉的预应力束进行压浆封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由于采用了吊模施工方式,不需要从地面设置支架,施工不会对城市环境和地面交通产生较大影响;(2)不需要对桥下地基进行整平和加固处理,节省了不必要的施工费用并缩短了工期;(3)现场现浇工作量小,吊模安装方便简单;(4)便于推行标准化、规范化、机械化施工,易于控制施工质量和工期。附图概述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结构侧面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结构断面示意图;具体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2所示,附图中的总参考标号1-6分别表示预制主梁(1)、分块预制道床板(2)、上横梁(3)、吊杆(4)、接缝(5)、预制道床板上的吊环(6)。实施例如图1、2所示,A.先在工厂预制两片主梁(1)及数块道床板(2),张拉主梁(1)内部部分或全部预应力。《A1》在工厂场地上立模、绑扎钢筋及波纹管后,浇捣主梁及分块的道床板混凝土,等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再穿入预应力束,当然也可以将主梁内预应力束先穿入波纹管内再进行混凝土浇捣;《A2》等主梁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和龄期后,张拉梁体全部预应力或部分预应力;《A3》对已张拉的预应力束进行压浆封锚。B.主梁(1)及分成数块预制的道床板(2)运输至现场后,将两片主梁(1)吊装就位,并用钢筋、角钢等构件在主梁(1)端部内侧将两片主梁(1)做横向临时固定,以使两片主梁(1)不意外倾覆。C.以两片主梁(1)为支架安装吊模,吊模包括上横梁(3)、吊杆(4)等,其中上横梁(3)被支承在主梁(1)上,吊杆(4)上端用螺母与上横梁(3)固定,下端与道床板(2)上所设吊环(6)相连。D.将数块分块预制的道床板(2)吊装至吊模上就位;E.焊接道床板(2)接缝(5)处钢筋,安装接缝(5)处波纹管,在接缝(5)处设简易模板现浇所有接头。F.穿入道床板(2)内纵横向预应力束,等接缝(5)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和龄期后,张拉道床板(2)内全部预应力束及主梁(1)内剩余预应力束。G.对张拉的预应力束进行压浆封锚。H.拆除吊模及主梁(1)临时固定构件等。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A.预制主梁及分块道床板;B.将主梁吊装就位;C.以主梁为支架安装吊模;D.将分块预制的道床板吊装至吊模上就位;E.焊接道床板接缝处钢筋,安装接缝处波纹管,在接缝处设简易模板现浇所有接缝;F.穿入道床板内纵横向预应力束,张拉道床板内全部预应力束及主梁内剩余预应力束;G.对张拉的预应力束进行压浆封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槽形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模主要是由上横梁、吊杆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槽形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模的安装是将上横梁支承在主梁上,吊杆上端用螺母与上横梁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槽形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床板的吊装就位是将吊杆的下端与道床板上所设吊环相连。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和高架桥的修建及桥梁的架设类,特别涉及一种。该方法采用先预制主梁及分块道床板,以主梁为支架设吊模,再将分块预制的道床板吊装至吊模上就位,焊接道床板接缝处钢筋等,最后现浇所有接缝。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施工不会对城市环境和地面交通产生较大影响;不需要对桥下地基进行整平和加固处理,节省了施工费用和工期;现场现浇工作量小,吊模安装方便简单;便于推行标准化、规范化、机械化施工。文档编号E01D21/00GK1485501SQ0213715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6日专利技术者沈秀芳, 陈文艳, 顾民杰 申请人: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槽形梁道床板分块预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A.预制主梁及分块道床板;B.将主梁吊装就位;C.以主梁为支架安装吊模;D.将分块预制的道床板吊装至吊模上就位;E.焊接道床板接缝处钢筋,安装接缝处波纹管,在接缝处设简易模板现浇所有接缝;F.穿入道床板内纵横向预应力束,张拉道床板内全部预应力束及主梁内剩余预应力束;G.对张拉的预应力束进行压浆封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秀芳陈文艳顾民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