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再华专利>正文

双扁骨伞撑晴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911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扁骨伞撑晴雨伞,属于雨伞伞撑结构的改进。它包括伞面(1)、伞骨(2)、伞杆(6)、伞撑(3)、拉杆(4)和下斗(5),所述的伞撑(3)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扁骨架(7)、(8)组成,所述的扁骨架(7)、(8)一端分别嵌入下斗(5)的封口处,另一端合并后与所述的伞撑(3)联接,所述的拉杆(4)一端连接在扁骨架(7)、(8)之间。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题设计的双扁骨伞撑晴雨伞有效解决了现有伞具的伞撑与伞骨和下斗的联接处易松动折断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省材料,经久耐用的效果,是对雨伞的一大创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晴雨伞的改进,尤其是对晴雨伞的伞撑结构的改进。目前生产、销售、使用的伞具的伞撑均采用U型槽骨结构,该U型槽骨必须经锻压成型后才能与伞骨和下斗的封口联接,而锻压成型会对金属的本身结构产生破坏,伞撑的抗疲劳强度也随之降低,致使这种结构的伞撑起不到牢固的支撑作用。并且,现有伞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伞撑是由单根U型槽骨联接的,其受力不均匀,稳定性不够,容易在伞撑的联接封口处产生松动,这种松动使伞撑在两处封口产生变形脱节,甚至会使伞撑折断。而市场上出现的16骨伞具是采用增加槽骨的数量来增加支撑的强度,这样既耗材,又增加了伞的重量,并未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改进。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伞撑在各联接处不易松动折断的双扁骨伞撑晴雨伞。本技术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本技术包括伞面、伞骨、伞杆、伞撑、拉杆、下斗、所述的伞撑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扁骨架组成,所述的扁骨架一端分别嵌入下斗的封口处,另一端合并后与所述的伞撑联接,所述的拉杆一端连接在两扁骨架之间。按本技术设计的双扁骨伞撑晴雨伞具有结构简单巧妙、制造方便、经久耐用的优点,并且节省了现有技术中U型槽骨圆弧部分的材料,通过双骨合一极大增强了伞架的支撑稳定性。本技术有如下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图附图表示了本技术的结构,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构造及其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包括伞面1、伞骨2、伞杆6、伞撑3、拉杆4、下斗5,所述的伞撑3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扁骨架7、8组成,所述的扁骨架7、8一端分别嵌入下斗5的封口处,另一端合并后与所述的伞撑3联接,所述的拉杆4一端连接在扁骨架7、8之间。扁骨架7、8合并处用点焊固接,这样可以增加伞撑的稳固性。本技术采用双骨合一的手段,使两根扁骨架7、8能够平行地联接在下斗5封口处,从而使伞骨2的支撑点与下斗5的支撑点通过双骨合一形成一个稳定的平面联接,而且拉杆4和伞撑3的铆接点处在两根扁骨架7、8之间,因此,伞撑受到的力能够分散到两根扁骨架上,使得整个伞撑有着良好的受力效果,不易被折断,雨伞也更加牢固耐用。该结构避免了在各连接处采用锻压手段,而直接穿孔与伞骨2和下斗5形成联接,使制造更加简单,并解决了原来各联接处易松动折断的缺陷。本技术也适用于手动雨伞。通过省去拉杆4,使手动雨伞的伞撑采用如图2所示的双扁骨结构,同样达到经久耐用的效果。本技术结构合理,制造方便,能长期牢固使用,是对雨伞的一大创改。权利要求1.一种双扁骨伞撑晴雨伞,包括伞面(1)、伞骨(2)、伞杆(6)、伞撑(3)、拉杆(4)和下斗(5),其特征是所述的伞撑(3)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扁骨架(7)、(8)组成,所述的扁骨架(7)、(8)一端分别嵌入下斗(5)的封口处,另一端合并后与所述的伞撑(3)联接,所述的拉杆(4)一端连接在扁骨架(7)、(8)之间。专利摘要一种双扁骨伞撑晴雨伞,属于雨伞伞撑结构的改进。它包括伞面(1)、伞骨(2)、伞杆(6)、伞撑(3)、拉杆(4)和下斗(5),所述的伞撑(3)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扁骨架(7)、(8)组成,所述的扁骨架(7)、(8)一端分别嵌入下斗(5)的封口处,另一端合并后与所述的伞撑(3)联接,所述的拉杆(4)一端连接在扁骨架(7)、(8)之间。按本技术主题设计的双扁骨伞撑晴雨伞有效解决了现有伞具的伞撑与伞骨和下斗的联接处易松动折断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省材料,经久耐用的效果,是对雨伞的一大创改。文档编号A45B25/02GK2488342SQ0123068公开日2002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9日专利技术者陈再华 申请人:陈再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扁骨伞撑晴雨伞,包括伞面(1)、伞骨(2)、伞杆(6)、伞撑(3)、拉杆(4)和下斗(5),其特征是:所述的伞撑(3)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扁骨架(7)、(8)组成,所述的扁骨架(7)、(8)一端分别嵌入下斗(5)的封口处,另一端合并后与所述的伞撑(3)联接,所述的拉杆(4)一端连接在扁骨架(7)、(8)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再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再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