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海洋生物皮明胶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8971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海洋生物皮明胶的生产方法,属于食品领域,在生产过程中,将罗非鱼皮依次进行预处理、浸酸、退酸、中和、水洗、酶解提胶、后处理后获得明胶成品,所述的酶解提交采用酸性蛋白酶,所述的酸性蛋白酶采用黑曲霉发酵制得,黑曲霉采用真空环境下进行超声波诱导处理制备。

A new method for producing marine biological gelati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production method of marine biological skin gelatin,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foo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ilapia Skin is pretreated, soaked, deacidified, neutralized, washed, enzymatic hydrolyzed gelatin,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gelatin product is obtained. The enzymatic hydrolysis is submitted to the acid protease, and the acidity is described. The protease was produced by Aspergillus Niger fermentation, and Aspergillus niger was induced by ultrasonic wave in vacu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海洋生物皮明胶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鱼皮明胶生产企业均沿用传统碱法工艺制胶,工艺流程包括:浸碱→退碱水洗→中和→水洗→加热提胶→精制处理→浓缩→蒸发→灭菌→挤胶、干燥,这一工艺方法生产周期需要7-10天,耗时较长;浸碱工序需耗时3-5天,需建造大量的浸碱池,占地面积大,投资大,此外该工艺方法每生产一吨明胶:耗水200-300吨;碱性废水排放量大;工艺条件苛刻,极易受环境温度影响,浸碱过程中胶原极易流失,产品质量不稳定,提胶时30%-40%的明胶需要在高温(80-100℃)条件下制取,能耗高,好胶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海洋生物皮明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罗非鱼皮依次进行预处理、浸酸、退酸、中和、水洗、酶解提胶、后处理后获得明胶成品,所述的酶解提胶采用脱脂酶酶解处理后继续加入酸性蛋白酶酶解,脱脂酶的处理PH为4-5,温度为30-35℃,所述的酸性蛋白酶采用黑曲霉发酵制得,黑曲霉采用真空环境下进行超声波诱导处理制备。作为改进,所述的预处理为:按照罗非鱼皮:水=1:1比例在40-50℃温度条件下浸泡8-12小时,使鱼皮吃水膨胀;使用40-50℃热水冲洗鱼皮2-3次,单次料:比=1:1,冲洗水回收用于鱼皮浸泡。作为改进,浸酸酸处理采用1-3%浓度的稀硫酸。作为改进,浸酸步骤如下:按照鱼皮:稀硫酸=1:1比例配制12-18℃温度的稀硫酸,并将稀硫酸先投入带搅拌的浸酸池中;开起搅拌,5-30r/min的转速下匀速投入定量的鱼皮皮,投料时间控制在0.2-0.5小时,投料后在5-30r/min的转速条件下保持0.2-1小时,保证动物皮与稀硫酸混合均匀;混匀后停止搅拌,静态浸酸8-12小时,静态浸酸期间每隔4小时启动搅拌5-15分钟;浸酸完成后开启排液阀排去酸液。作为改进,退酸步骤如下:排去酸液后,按照单次料水比1:1-2比例加水水洗皮料,水洗水输送至回收池用于配酸,水洗2-3次后进行中和工序。作为改进,中和步骤如下:水洗后的动物皮投入带搅拌的中和罐中,加水至没过皮料5-10cm,使用30%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调节PH至4-6,中和期间分次添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时间12-18小时,稳定4-8小时,PH值稳定后排去中和液进入下一工序。作为改进,酶解提胶步骤如下:水洗后的鱼皮投入带搅拌的反应釜,按照原始皮:水=1:1-1.5比例加入纯水,升温至40-60℃,按照干料的十万分之5-10的比例加入酸性蛋白酶,此时酸性蛋白酶加入量为每克原始皮加5-10IU的酸性蛋白酶,在40-60℃、PH=2-5条件下酶解提胶3-5小时,此时胶液浓度为6%-9%;使用10%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节至5-8将酸性蛋白酶灭活,升温至60-80℃,并保持5-20分钟彻底杀酶。采用酶解工艺制胶,工艺流程包括:温水浸泡、清洗→浸酸→退酸水洗→中和→水洗→酶解提胶→精制处理→浓缩→蒸发→灭菌→挤胶、干燥,这一工艺方法不再进行浸碱处理,生产周期缩短至2-3天,时间短,资金占用率小,同时不用建造浸碱池,节约了用地及投资,此外酶解工艺每生产一吨胶:耗水仅30-40吨,固废:无;废渣、废水排放量小;由于处理时间较短,受环境影响的因素较低,浸酸过程中胶原不易流失,可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胶时只需在45-55℃温度条件下一次性酶解制胶,能耗低,好胶率高等优点。常规的蛋白酶可以达到酶解的要求,但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酶解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黑曲霉发酵制得,并采用真空环境下进行超声波诱导,真空环境通常为0.1-0.2的真空环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吗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热水浸泡、清洗按照罗非鱼皮:水=1:1比例加47℃热水500Kg,搅拌0.5小时后浸泡8小时,使鱼皮吃水膨胀;排去浸泡水,加40℃热水500Kg搅拌0.5小时后排水,重复此步骤2次;二、浸酸处理:原料:罗非鱼皮500Kg,辅料:1.23%浓度的稀硫酸步骤:按照皮料:稀硫酸=1:1比例配制16.2℃温度的稀硫酸500Kg,并将稀硫酸先投入带搅拌的浸酸池中;开起搅拌,24r/min的转速下匀速投入定量的动物皮,投料时间控制在0.5小时,投料后在22r/min的转速条件下保持0.5小时,保证动物皮与稀硫酸混合均匀;混匀后停止搅拌,静态浸酸12小时,静态浸酸期间每隔2小时启动搅拌10分钟。浸酸完成后开启排液阀排去酸液。三、退酸水洗排去酸液后,按照单次料水比1:1.5比例加水750Kg水洗皮料,水洗水输送至回收池用于配酸,水洗3次后进行中和工序。四、中和水洗后的动物皮投入带搅拌的中和罐中,加水至没过皮料10cm,使用30%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调节PH至5.6-5.8,中和期间分3次添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时间15小时,稳定4小时,PH值稳定后排去中和液进入下一工序。中和后调节PH为4-5,温度为30-35℃,加入脱脂酶进行处理;五、水洗排去中和液后,按照单次料水比1:1.5比例加水750Kg水洗皮料,水洗水排放至污水池处理后排放,皮料进入提胶工序。六、酶解提胶将步骤四水洗后的动物皮投入带搅拌的反应釜,按照干动物皮:水=1:1.2比例加入纯水600Kg,升温至47℃,按照原始皮的十万分之6的比例加入酸性蛋白酶,此时酸性蛋白酶加入量为每克干动物皮加6IU的酸性蛋白酶,在45-55℃、PH=3-4条件下酶解提胶4小时,此时胶液浓度为6.4%;使用10%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节至5.5将酸性蛋白酶灭活,升温至75℃,并保持20分钟彻底杀酶。酸性蛋白酶采用黑曲霉发酵制得,黑曲霉采用真空环境下进行超声波诱导处理制备。七、精制处理将步骤五酶解提胶的胶液进行澄清、过滤、离子交换。八、浓缩、蒸发、灭菌、挤胶干燥将步骤六精制后的胶液使用超滤膜进行浓缩,浓缩至浓度为10%-12%,再经四效蒸发器提浓至20%-25%浓度,在142℃温度条件下灭菌3-5秒钟,冷冻成型后挤条、干燥,制造出高粘度、高冻力、高得率的胶囊用明胶,也能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明胶。九、产品质量勃氏粘度(mPa.s)冻力(bloom.g)灰份%得率%5.61334012.3实施例二:一、热水浸泡、清洗1、按照罗非鱼皮:水=1:1比例加44℃热水500Kg,搅拌0.5小时后浸泡8小时,使鱼皮吃水膨胀;2、排去浸泡水,加43℃热水500Kg搅拌0.5小时后排水,重复此步骤2次;二、浸酸处理:原料:动物皮500Kg,辅料:2.25%浓度的稀硫酸步骤:1、按照皮料:稀硫酸=1:1比例配制14.5℃温度的稀硫酸500Kg,并将稀硫酸先投入带搅拌的浸酸池中;2、开起搅拌,24r/min的转速下匀速投入定量的动物皮,投料时间控制在0.5小时,投料后在22r/min的转速条件下保持0.5小时,保证动物皮与稀硫酸混合均匀;混匀后停止搅拌,静态浸酸12小时,静态浸酸期间每隔2小时启动搅拌10分钟。3、浸酸完成后开启排液阀排去酸液。三、退酸水洗排去酸液后,按照单次料水比1:1.5比例加水750Kg水洗皮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海洋生物皮明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罗非鱼皮依次进行预处理、浸酸、退酸、中和、水洗、酶解提胶、后处理后获得明胶成品,所述的酶解提胶采用脱脂酶酶解处理后继续加入酸性蛋白酶酶解,脱脂酶的处理PH为4‑5,温度为30‑35℃,所述的酸性蛋白酶采用黑曲霉发酵制得,黑曲霉采用真空环境下进行超声波诱导处理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海洋生物皮明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罗非鱼皮依次进行预处理、浸酸、退酸、中和、水洗、酶解提胶、后处理后获得明胶成品,所述的酶解提胶采用脱脂酶酶解处理后继续加入酸性蛋白酶酶解,脱脂酶的处理PH为4-5,温度为30-35℃,所述的酸性蛋白酶采用黑曲霉发酵制得,黑曲霉采用真空环境下进行超声波诱导处理制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海洋生物皮明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为:按照罗非鱼皮:水=1:1比例在40-50℃温度条件下浸泡8-12小时,使鱼皮吃水膨胀;使用40-50℃热水冲洗鱼皮2-3次,单次料:比=1:1,冲洗水回收用于鱼皮浸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海洋生物皮明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浸酸酸处理采用1-3%浓度的稀硫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海洋生物皮明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浸酸步骤如下:按照鱼皮:稀硫酸=1:1比例配制12-18℃温度的稀硫酸,并将稀硫酸先投入带搅拌的浸酸池中;开起搅拌,5-30r/min的转速下匀速投入定量的鱼皮皮,投料时间控制在0.2-0.5小时,投料后在5-30r/min的转速条件下保持0.2-1小时,保证动物皮与稀硫酸混合均匀;混匀后停止搅拌,静态浸酸8-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汇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