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使用钢管的连接结构的预制混凝土墩砌块的构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8938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构造预制混凝土砌块的方法,所述预制混凝土砌块用在组装预制混凝土墩的场合。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于精确地构造预制混凝土砌块的方法,这些预制混凝土砌块具有新颖的结构,其中,兼用作剪力键的钢管结合到预制混凝土砌块中,用于安装预应力筋来提供足够对抗剪切力的阻力,并且还提供用于最终结构的简单砌块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构造预制混凝土砌块的方法,所述预制混凝土 砌块能够通过钢管形成其组件。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于精确地 构造预制混凝土砌块的方法,所述预制混凝土砌块用于比如预制混凝土 墩的场合。这些预制混凝土砌块具有新颖的结构,其中,兼用作剪力键 的钢管结合到预制混凝土砌块中,用于安装预应力筋来提供足够对抗剪 切力的阻力,并且还提供用于最终结构的简单砌块组件。
技术介绍
在预制混凝土砌块中产生剪切阻力时,剪力键是重要的结构元件。 在组装预制混凝土砌块以构造最终结构时,本专利技术人已经开发了一种构 造预制混凝土砌块的方法,以实现易于生产不受损的剪力键。在该方法 中,将钢管放置于预制混凝土砌块内部,以使所述钢管穿过混凝土砌 块,并且所述钢管的上部向外伸出。图1示出了该创造性的设有钢管1的预制混凝土砌块10的立体 图,其中仅示出了矩形块状的部分混凝土砌块。图2是示出垂直组装图1 所示的砌块10的过程的示意性截面透视图。图3是示出组装后的砌块的 示意性截面透视图。图4是示出钢管1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当如上所述设有钢管1的该砌块10与另一砌块连接形成组件时,从 其中一个所述砌块10向外伸出的所述钢管1如图所示在另一砌块10的下 部插入该另一砌块10的钢管1内。因此,由于所述钢管1穿过该连接处 跨越两个砌块10以用作剪切键,所述钢管1可施加阻力对抗在所述两个 砌块10的连接处的剪切力。这些砌块10特别适用于使用预制混凝土墩的 结构。在这种包含钢管1的砌块10的结构中, 一个重要因素是,根据设 计,钢管1应该在其预定位置精确地垂直于砌块10。在所述钢管1远离该预定位置或者未垂直放置时,其中一个砌块10中的钢管1将不能与另一 个砌块10的钢管1牢固地装配。这不仅导致所述砌块10不能牢固组装, 而且还丧失了对所述钢管1部分来说用作剪切键的功能。所以,在预制混 凝土砌块10中安装所述钢管1的过程中,必须将钢管1放置得与砌块10 保持垂直。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构造具有钢管1的预制混凝土砌块10 的方法,其能够制造混凝土砌块10,所述钢管1在所述混凝土砌块10中的定位在所设计的位置处恰好垂直。 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用于构造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创造性方法得以实 现。此处提供了一种用于构造包括圆筒形钢管的预制混凝土砌块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具有垂直插入件的模制底板,该插入件紧固 到所述钢管将处的位置,所述垂直插入件能够支撑所述钢管以直立的方式 插入;(b)将所述垂直插入件插入到所述钢管内,以使所述垂直插入件 的上部装配进所述钢管的下部内侧;(c)对所述混凝土砌块放置加强钢 杆;(d)建造模制壁;(e)放置模制盖;(f)将混凝土倒入由所述模 制底板、模制壁和模制盖形成的空间内;以及(g)在混凝土硬化后,去 除所述模制底板、模制壁和模制盖,其中安装内部具有筋的所述钢管以施 加张力,并且其中所述钢管在放置于所述砌块内时沿着与相邻的预制混凝 土砌块组装的方向穿过所述砌块,以使所述钢管的上部从所述砌块的顶面 伸出用作剪切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制盖可在用于设置所述钢管的匹配 位置包含安装孔,以使在上述步骤(e)中,所述钢管的上部在所述安装 孔处插入。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管上可设有突起,该突起用作钢 杆的悬挂件,并且当将钢管放置在构成所述砌块的混凝土内时支撑所述钢管一体进所述砌块,所述突起与所述钢管形成为一体,并且其中通过在所 述突起上悬挂钢带,加强钢杆在所述砌块内围绕所述钢管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中,所述垂直插入件的上部可具有带变窄锥形的 套管的形状。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易于制造含有钢管的预制混凝土砌块,其中所述钢 管在其设定位置相对于所述砌块保持恰好垂直。特别是,可以易于以垂直的方式实现垂直钢管的安装。另外,由于所述钢管的突起可用作钢杆的悬挂件,放置加强钢杆变得 便利。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砌块在尺寸和形状上的一致性,实现了精确、容 易地组装各个砌块。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特征将从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 描述中变得更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设有钢管的预制混凝土砌块的透视图,其中仅示出了矩形块 状的部分混凝土砌块。图2是示出垂直组装图1所示的砌块的过程的示意性截面透视图。图3是根据图2所示的实施例示出组装后的砌块的示意性截面透视图。图4是示出钢管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性透视图。图5以示意性透视图示出了构造具有钢管的创造性砌块的第一步,其 中安装了模制底板。图6以示意性透视图示出了图5的模制底板,其中钢管直立放置在模 制底板上。图7是示出了放置在砌块内的钢管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是模制底板的透视图,带有突起的钢管放置在模制底板上,随后 放置钢带。图9是放置壁以后的模子的透视图。图10是模子的分解透视图,其中在如图9所示放置这些壁之后将模 制盖放置在模制壁顶部上,设计模制盖使得所安装的钢管紧固到它们的位 置。图11是示出模制盖放置到模子顶部上的透视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造的砌块的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下文中,将包含四个钢管1的矩形砌块10作为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例子。然而,构造预制混凝 土砌块的创造性方法并不限于具有此处示出的形状的那些砌块10。本专利技术 的方法可应用于构造具有各种几何形状、目的以及各种数量的钢管1的混 凝土砌块10。图5以示意性透视图示出了构造具有钢管1的创造性砌块10的第一 步,其中安装了模制底板20。图6以示意性透视图示出了图5的模制底板 20,其中钢管1垂直放置在模制底板20上。如图5所示,模制底板20具有紧固到所述钢管1将处的位置的垂直 插入件21,其中所述垂直插入件21能够支撑所述钢管1以垂直的方式插 入。当所述垂直插入件21以其上部插入到所述钢管1下部的方式装配到 所述钢管1内部时,可如图6所示实现所述钢管1在其预定位置的垂直插 入。如图所示,在所述垂直插入件21的上部被成形为具有变窄锥形的套 管时,将所述钢管1与所述插入件21装配变得更加容易。钢杆被放置在创造性的砌块10内,并且在砌块10被垂直堆在另一个 砌块顶部上的情况下,可以水平放置钢带。在使用钢带的情况下,可采用 下列的放置方案。在图7中,示出了所述钢管1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钢管1上设有突起2,其用作钢杆的悬挂件,并且当将所 述钢管放进构成所述砌块10的混凝土中时,突起2支撑所述钢管1 一体 进所述砌块10内。例如,所述突起2可通过焊接螺栓形成,或者通过在 所述钢管1的外部上穿孔并且在这些孔内安装螺栓来安装。不限定这些突 起2的设计以及其产生方法。 如前所述,所述突起2用作钢杆的悬挂件。在图8中,给出了模制底板20的透视图,其中包含所述突起2的钢管1已经被安装在底板20上, 随后放置钢带。如图所示钢管1具有突起2的情况下,通过将钢带3悬挂 在所述突起2上,可易于围绕所述钢管1放置加强钢杆。为了便利起见, 图8示出了仅使用2条钢带3的情况;然而,每个突起2之间的间距以及 钢带3的数量可根据具体设计而改变。此外,也可以增加垂直钢杆以及用 于其它场合的加强钢杆。下面,放置模制壁22。图9是安装有壁2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构造包括圆筒形钢管(1)的预制混凝土砌块(10)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a)提供具有垂直插入件(21)的模制底板(20),该插入件紧固到所述钢管(1)将处的位置,所述垂直插入件(21)能够支撑所述钢管以直立的方式插入; (b)将所述垂直插入件(21)插入到所述钢管(1)内,以使所述垂直插入件(21)的上部装配进所述钢管(1)的下部内侧; (c)对所述混凝土砌块(10)放置加强钢杆; (d)建造模制壁(22); (e)放置模制盖(23); (f)将混凝土倒入由所述模制底板(20)、模制壁(22)和模制盖(23)形成的空间内;以及 (g)在混凝土硬化后,去除所述模制底板(20)、模制壁(22)和模制盖(23), 其中安装内部具有筋的所述钢管(1)以施加张力,并且其中所述钢管(1)在放置于所述砌块(10)内时沿着与相邻的预制混凝土砌块(10)组装的方向穿过所述砌块(10),以使所述钢管(1)的上部从所述砌块(10)的项面伸出用作剪切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性云金荣晋陈柄武金泰勋朴世镇金济椿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宇建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