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喷头、微粒成形装置及其微粒成形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861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2:17
一种微粒喷头、微粒成形装置及其微粒成形方法,用以大量生产作为微载体的微粒,以解决现有技术不容易量产微粒的问题,该微粒喷头包括:一个喷头本体,该喷头本体内部具有一个第一流道,该第一流道的一端连接多个延伸管,该多个延伸管相互间隔设置,且各延伸管远离该第一流道的一端形成一个流出口;及一个罩体,该罩体设有一个第二流道,该第二流道的一端连接多个套管,各套管远离该第二流道的一端形成一个开口;其中,该多个延伸管分别伸入各套管中,且各延伸管的流出口位于该第二流道与各套管的开口之间。

Particle sprayer, particle forming device and particle forming method thereof

A particulate nozzle, a particulate shaping device and a particulate shaping method thereof are used for mass production of particulates as micro carrier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mass production of particulates in the prior art. The particulate nozzle comprises a nozzle body with a first flow channel inside the nozzle body, and one end of the first flow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extensions. The extended pipes are spaced apart from each other, and each extended pipe is away from one end of the first flow channel to form a flow outlet; and a cov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flow channel, one end of the second flow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sleeves, and each sleeve is away from one end of the second flow channel to form an opening; among them, the multiple extended pipes form a flow outlet. The elongation pipe is respectively extended into each casing, and the flow outlets of each elongation pipe are located between the second channel and the opening of each ca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粒喷头、微粒成形装置及其微粒成形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微粒喷头、微粒成形装置及其微粒成形方法,特别关于一种用以大量生产作为微载体的双层微粒的微粒喷头、微粒成形装置及其微粒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微粒(microparticle)又称为微球(microsphere),泛指粒径介于1~1000μm的小型球型颗粒,常被应用作为药剂释放的微载体(microcarrier),通过其靶向性、控释性、稳定性、安定性及表面可修饰性等特点,成为新兴的给药技术之一。由于微粒的粒径较小,该如何成形粒径均一的微粒,使每一颗微粒可以具有一致的药剂释放效果,成为成形微粒的首要目标;举例而言,通过如图1所示的现有微流道结构9来成形微粒,即可以成形粒径较为均一的微粒。请参照图1所示,该现有微流道结构9具有一个Y型分岔流道91、一个固化剂注入孔92、一个材料溶液注入孔93及一个十字型微流道94,该Y型分岔流道91与该十字型微流道94连接,其中该Y型分岔流道91的分流道与该固化剂注入孔92连通,该固化剂注入孔92可以供注入一种固化剂,及该Y型分岔流道91的另一个分流道与该材料溶液注入孔93连通,以供一种材料溶液注入,该固化剂与该材料溶液于第三端形成一种预固化混合溶液,且该第三端与该十字型微流道94连通;此外,一种水相溶液由该十字型微流道94的其中两端注入,利用该水相溶液注入该十字型微流道94的剪应力使流入该十字型微流道94的该预固化混合溶液形成各自分离的乳胶晶球,最终成形为一个微粒。尽管通过上述现有微流道结构9可以成形粒径较为均一的微粒,但是该现有微流道结构9却存在不容易进行量产的缺点,有鉴于此,确实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粒喷头、微粒成形装置及其微粒成形方法,以大量生产成形粒径均一的双层微粒。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微粒喷头包括:一个喷头本体,该喷头本体内部具有一个第一流道,该第一流道的一端连接多个延伸管,该多个延伸管相互间隔设置,且各延伸管远离该第一流道的一端形成一个流出口;及一个罩体,该罩体设有一个第二流道,该第二流道的一端连接多个套管,各套管远离该第二流道的一端形成一个开口;其中,该多个延伸管分别伸入各套管中,且各延伸管的流出口位于该第二流道与各套管的开口之间。其中,该多个延伸管与该多个套管平行设置。借此,各延伸管能够分别与各套管形成对位,使各延伸管能够分别伸入各套管中。其中,该第二流道形成于该罩体与该喷头本体之间,该喷头本体的多个延伸管穿过该第二流道,进而使该多个延伸管能够分别伸入该罩体的各套管中。其中,各套管在该开口与各延伸管的流出口之间形成一个成形空间。借此,该成形空间能够确保第二流体于该开口处完整包覆由该流出口流出的第一流体。其中,各套管具有该开口的一端设有一层疏水性材料。借此,可以使该流体通过各开口流出时接触该层疏水性材料,使流体不易附着在各套管上,防止流体在各流出口聚积,以降低表面张力对所成形的成品粒径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微粒成型装置,设有如上所述的微粒喷头,且还包括:一个容槽,该喷头本体的延伸管伸入该容槽内部;一个流体截断装置,该流体截断装置设置于该容槽上,且该流体截断装置能够驱使装载于该容槽的流体产生扰动;及一个温度控制系统,该容槽设置于该温度控制系统中。其中,该容槽供装载一个第三流体,该第三流体的液面所在位置为一个液面高度,各套管的开口位于该液面高度以下,并且各延伸管的流出口位于该液面高度以下,借以使各套管的开口位于该第三流体中。其中,还设有一个收集槽,且该容槽设有一个入口管及一个出口管,该入口管及该出口管贯穿该容槽外壁,该收集槽连通该容槽的出口管。借此,该容槽中的第三流体连带该微粒半成品通过该出口管流向该收集槽,使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该收集槽收集该微粒半成品;且该流入口可供注入该第三流体,以保持该容槽中的第三流体具有该液面高度,进而确保各套管的开口位于该第三流体中。其中,该流体截断装置包括设置于该容槽内部的一个搅拌装置。借此,该搅拌装置能够驱动该第三流体流动,以利用该第三流体流动时的剪切力裁切流出该罩体的各个开口的双层连续流体。其中,该流体截断装置包括结合于该容槽外壁的一个超音波产生器。借此,该超音波产生器能够使该第三流体产生振动,打断由该罩体的各个开口流出的双层连续流体。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微粒成型方法,可利用如上所述的微粒成型装置执行,该微粒成型方法包括:在该容槽中装载一个第三流体,使各套管的开口位于该第三流体中;在该喷头本体的第一流道中通入一个第一流体,使该第一流体以一个第一流速流通过该延伸管,并于该罩体的套管中通入一个第二流体,使该第二流体以一个第二流速通过该套管,该第二流速大于该第一流速,使该第二流体包覆由该延伸管的流出口流出的第一流体,以形成通过各套管的开口流出的双层连续流体;驱动该流体截断装置使该第三流体产生扰动,包括带动该搅拌装置旋转以驱动该第三流体流动,以及/或者包括启动该超音波产生器使该第三流体产生振动,使所述双层连续流体于该容槽中形成微粒半成品;收集该微粒半成品,该微粒半成品包括由该第一流体所形成的内层、由该第二流体所形成的中间层,以及由该第三流体所形成的外层;及去除该微粒半成品的外层。其中,该第二流体将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加热至玻璃转移温度制成,借以使该第二流体能够通入该喷头本体的第一流道。其中,在将该第二流体通入该第二流道前,启动该温度控制系统以保持该第三流体于一个预定温度,该预定温度等于或低于该第二流体的玻璃转移温度。借此,该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形成双层微液滴时,该第三流体的温度能够辅助该双层微液滴固化定型。其中,该第二流体将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加入有机溶剂制成,借以使该第二流体能够通入该喷头本体的第一流道。其中,该第一流体为具有药用成份的液体。借此,当该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所组成的双层微粒成品投予一个生物体时,即可以通过该第二流体的包覆,达成缓慢释放该药用成份的效果。其中,该第一流体为一种气体,借以成形包括该第一流体所形成的气态内层的双层微粒成品。其中,该第三流体为一种稳定剂,该稳定剂可以为浓度1-15%的聚乙烯醇溶液,故能够将该多个微粒半成品以干燥法处理,或者利用水溶液对该微粒半成品进行洗涤,以去除该微粒半成品的外层,进而使该微粒半成品的内层及中间层成形为双层微粒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专利技术上述微粒喷头、微粒成形装置及微粒成形方法,通过该微粒喷头的喷头本体及罩体产生双层连续流体,并且利用该第三流体的剪切力及/或振动打断所述双层连续流体,即可大量生产粒径均一的双层微粒,且可缩减双层微粒成形的工艺时间,具有提升微粒生产效率的功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现有微流道结构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微粒喷头的立体分解图;图3: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微粒喷头的组合剖视图;图4: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微粒成型装置的组合剖视图;图5: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微粒成型装置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6: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微粒喷头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7:经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微粒成型装置所制得的微粒半成品示意图;图8:经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微粒成型装置所制得的双层微粒成品示意图;图9: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微粒成型装置设有一个收集槽的组合剖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粒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喷头本体,该喷头本体内部具有一个第一流道,该第一流道的一端连接多个延伸管,该多个延伸管相互间隔设置,且各延伸管远离该第一流道的一端形成一个流出口;及一个罩体,该罩体设有一个第二流道,该第二流道的一端连接多个套管,各套管远离该第二流道的一端形成一个开口;其中,该多个延伸管分别伸入各套管中,每一个延伸管的外壁与所伸入的套管的内壁之间具有一个间距,且各延伸管的流出口位于该第二流道与各套管的开口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粒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喷头本体,该喷头本体内部具有一个第一流道,该第一流道的一端连接多个延伸管,该多个延伸管相互间隔设置,且各延伸管远离该第一流道的一端形成一个流出口;及一个罩体,该罩体设有一个第二流道,该第二流道的一端连接多个套管,各套管远离该第二流道的一端形成一个开口;其中,该多个延伸管分别伸入各套管中,每一个延伸管的外壁与所伸入的套管的内壁之间具有一个间距,且各延伸管的流出口位于该第二流道与各套管的开口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喷头,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延伸管与该多个套管平行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喷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流道形成于该罩体与该喷头本体之间,该喷头本体的多个延伸管穿过该第二流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喷头,其特征在于:各套管在该开口与各延伸管的流出口之间形成一个成形空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喷头,其特征在于:各套管具有该开口的一端设有一层疏水性材料。6.一种微粒成型装置,设有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微粒喷头,且还包括:一个容槽,该喷头本体的延伸管伸入该容槽内部;一个流体截断装置,该流体截断装置设置于该容槽上,且该流体截断装置能够驱使装载于该容槽的流体产生扰动;及一个温度控制系统,该容槽设置于该温度控制系统中。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槽供装载一个第三流体,该第三流体的液面所在位置为一个液面高度,各套管的开口位于该液面高度以下。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个收集槽,且该容槽设有一个入口管及一个出口管,该入口管及该出口管贯穿该容槽外壁,该收集槽连通该容槽的出口管。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流体截断装置包括设置于该容槽内部的一个搅拌装置。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流体截断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正翰刘宗鑫林英杰蔡銘芳邹海清林秋丰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