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线上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8604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线上治具,包括下模具以及设置在下模具表面的上模具,下模具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上模具底部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的数量与定位孔的数量一致,定位柱能够插设在定位孔内,下模具表面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四个定位部,其中两个定位部固定设置,另外两个均与弹簧压紧机构连接,上模具上设置有焊接孔和pin针插孔,pin针插孔对应的上模具底部设置有焊接避让槽,焊接孔与焊接避让槽贯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定位金属板和pin针,焊接位置精确,有效提高焊接质量。

Automatic fixture for automobile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on-line processing tool for automobile parts,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die and an upper die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ower die. The low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positioning holes, and a positioning column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die. The number of positioning column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number of positioning holes, and the positioning column can be inserted in the positioning hole. The lower die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lacement groove, and the placement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four positioning parts, two of which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pring compression mechanism. The upp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welding hole and pin pin pin jack.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die corresponding to the pin pin jack is provided with a welding avoidance groove, and the welding hole and the welding avoidance groove run through. Connect through. The utility model can locate metal plates and pin needles, and the welding positions are accurate, thus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welding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线上治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线上治具。
技术介绍
一些汽车零部件是由金属板以及金属板表面的pin针组合而成,金属板和pin针通过焊接固定,在焊接时,由于金属板表面为平面,因此无基准点,焊接后易出现pin针焊接位置错误以及焊接质量不合格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线上治具,能够定位金属板和pin针,焊接位置精确,有效提高焊接质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线上治具,包括下模具以及设置在下模具表面的上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上模具底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与定位孔的数量一致,所述定位柱能够插设在定位孔内,所述下模具表面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依次设置在放置槽的四个周边处,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均与弹簧压紧机构连接,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焊接孔和pin针插孔,所述焊接孔和pin针插孔均与放置槽贯通连接,所述焊接孔和pin针插孔之间贯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上还设置有多个夹取避让口,所述夹取避让口设置在放置槽两侧上并与放置槽贯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底部设置有两个导向柱,两个导向柱底部通过连接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接近开关。进一步的,所述焊接孔两侧的上模具表面上设置有避让槽。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压紧机构水平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上模具和下模具配合能够将金属板压合固定位置,再在上模具上开设焊接孔和pin针插孔,通过pin针插孔可以安装pin针,通过焊接孔将pin针焊接在金属板上,从而pin针焊接位置均由模具位置决定,保证焊接位置的精确度以及焊接时pin针不会移动,提高焊接质量。其中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能够将金属板围绕定位,其中两个还具有弹簧压紧机构,从而可以将金属板抵紧向另外两个定位部上,实现金属板摆放位置的精确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下模具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下模具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线上治具的一实施例,包括下模具1以及设置在下模具表面的上模具2,下模具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3,上模具底部设置有定位柱4,定位柱的数量与定位孔的数量一致,定位柱能够插设在定位孔内;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实现导向安装,从而保证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位置能够始终不变,上模具能够盖合在下模具表面,从而实现对金属板和pin针的固定,便于焊接。上述下模具表面设置有放置槽5,金属板放置在放置槽内,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一定位部6、第二定位部7、第三定位部8和第四定位部9,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依次设置在放置槽的四个周边处,即设置在金属板的四周边上,通过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能够实现对金属板的位置限定;其中,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固定设置,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均与弹簧压紧机构10连接,通过弹簧压紧机构使得第三定位部存在一个朝向第一定位部的移动量和移动抵紧力,第四定位部存在一个朝向第二定位部的移动量和移动抵紧力,在无金属板放置时,第三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之间的间距小于金属板对应的长度,第四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之间的间距小于金属板对应的长度,当金属板放置时,能够挤压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使得间距变大,从而容置金属板,最后通过弹簧压紧机构进行抵紧固定,不会因加工碰撞或震动影响金属板的位置。上模具上设置有焊接孔11和pin针插孔12,焊接孔和pin针插孔均与放置槽贯通连接,焊接孔和pin针插孔之间贯通连接;通过pin针插孔可以安装pin针,通过焊接孔将pin针焊接在金属板上,从而pin针焊接位置均由模具位置决定,保证焊接位置的精确度以及焊接时pin针不会移动,提高焊接质量。为了提高加工的便捷度,在下模具上还设置有多个夹取避让口14,夹取避让口设置在放置槽两侧上并与放置槽贯通连接,该夹取避让口可以在放置金属板时,具有充裕的空间,避免手指或者机械手无法操作,也能够提高机械手抓取时的稳定性,金属板能够被抓取在抓取手内部,而不是尖端。上述下模具底部设置有两个导向柱15,两个导向柱底部通过连接板16连接,通过导向柱设置,可以使得下模具能够被导向移动,从而可以将模具伸入焊接装置内,其中连接板与顶升移动机构连接。在连接板上设置有接近开关17,顶升时可以确定顶升是否到位。在焊接孔两侧的上模具表面上设置有避让槽18,使得焊接装置具有较大的伸入空间,避免发生碰撞。弹簧压紧机构水平设置,提供稳定的压紧效果。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线上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以及设置在下模具表面的上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上模具底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与定位孔的数量一致,所述定位柱能够插设在定位孔内,所述下模具表面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依次设置在放置槽的四个周边处,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均与弹簧压紧机构连接,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焊接孔和pin针插孔,所述焊接孔和pin针插孔均与放置槽贯通连接,所述焊接孔和pin针插孔之间贯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线上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以及设置在下模具表面的上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上模具底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与定位孔的数量一致,所述定位柱能够插设在定位孔内,所述下模具表面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依次设置在放置槽的四个周边处,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均与弹簧压紧机构连接,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焊接孔和pin针插孔,所述焊接孔和pin针插孔均与放置槽贯通连接,所述焊接孔和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红王海滨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塑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