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上放料的旋转传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860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上放料的旋转传输结构,包括旋转平台,旋转平台底部设置有分度旋转装置,旋转平台表面在同一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下模具,下模具底部设置有两个导向柱,两个导向柱穿过旋转平台至旋转平台下方,导向柱与旋转平台之间设置有导向套,两个导向柱端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两侧设置有倾斜导向台,旋转平台下方还设置有限制辊轮,限制辊轮设置在限制架上,限制辊轮与连接板配合抵接,下模具上还设置有上模具,旋转平台表面还设置有多个摆放平台,多个摆放平台均匀设置在同一圆周上,上模具能够移动至摆放平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配合自动化加工设备使用,焊接位置精确,有效提高焊接质量。

A rotating transmission structure for on-line dischar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tating transmission structure for on-line feeding, which comprises a rotating platform, a dividing rotat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otating platform, a plurality of lower dies are uniformly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platform in the same circumference, two guiding columns a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die, and two guiding columns pass through the rotating platform to the bottom of the rotating platform. A guide sleev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guide column and the rotating platform, a connect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ends of the two guide columns, an inclined guide plat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a limited roll wheel is arranged under the rotating platform, and the restricted roll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restricting rack to restrict the matching and butting between the roll wheel and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an upper di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die. The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platform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lacing platforms, which are evenly arranged on the same circumference, and the upper die can be moved to the placing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with automatic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the welding position is accurate, and the welding quality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上放料的旋转传输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上放料的旋转传输结构。
技术介绍
一些汽车零部件是由金属板以及金属板表面的pin针组合而成,金属板和pin针通过焊接固定,在焊接时,由于金属板表面为平面,因此无基准点,焊接后易出现pin针焊接位置错误以及焊接质量不合格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上放料的旋转传输结构,能够配合自动化加工设备使用,焊接位置精确,有效提高焊接质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上放料的旋转传输结构,包括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底部设置有分度旋转装置,所述旋转平台表面在同一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底部设置有两个导向柱,两个导向柱穿过旋转平台至旋转平台下方,所述导向柱与旋转平台之间设置有导向套,两个导向柱端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侧设置有倾斜导向台,所述旋转平台下方还设置有限制辊轮,所述限制辊轮设置在限制架上,所述限制辊轮与连接板配合抵接,所述下模具上还设置有上模具,所述旋转平台表面还设置有多个摆放平台,多个摆放平台均匀设置在同一圆周上,所述上模具能够移动至摆放平台上。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上模具底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与定位孔的数量一致,所述定位柱能够插设在定位孔内。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表面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依次设置在放置槽的四个周边处,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均与弹簧压紧机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焊接孔和pin针插孔,所述焊接孔和pin针插孔均与放置槽贯通连接,所述焊接孔和pin针插孔之间贯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与导向柱之间还设置有缓冲支架,所述缓冲支架上设置有缓冲块。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上还设置有多个夹取避让口,所述夹取避让口设置在放置槽两侧上并与放置槽贯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限制辊轮与限制架之间还设置有升降调节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旋转平台的旋转,能够将下模具送入不同的加工工序内,从而可以辅助实现线上操作的效果,其中下模具和上模具配合完成金属板和pin针的位置固定,以辅助焊接,采用模具固定具有焊接位置精确、焊接质量高的效果。在下模具底部设置的导向柱和连接板,能够使得下模具可升降,从而将下模具推入焊接设备内焊接,再通过限制辊轮对连接板限制,可以在摆放金属板和pin针时保证下模具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限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下模具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下模具的上模具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线上放料的旋转传输结构的一实施例,包括旋转平台1,旋转平台底部设置有分度旋转装置,旋转平台表面在同一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下模具2,通过旋转平台的旋转,能够将下模具送入不同的加工工序内,从而可以辅助实现线上操作的效果;下模具底部设置有两个导向柱3,两个导向柱穿过旋转平台至旋转平台下方,导向柱与旋转平台之间设置有导向套,两个导向柱端部设置有连接板4,连接板两侧设置有倾斜导向台5,旋转平台下方还设置有限制辊轮6,限制辊轮设置在限制架7上,限制辊轮与连接板配合抵接,当旋转平台旋转到位后,限制轮位于连接板上方,其旋转中由倾斜导向台供限制辊轮与连接板抵接的切入点,旋转后,限制辊轮将连接板上升方向的余量限制抵死,从而下模具无法上升,在摆放金属板和pin针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下模具上还设置有上模具8,旋转平台表面还设置有多个摆放平台9,多个摆放平台均匀设置在同一圆周上,上模具能够移动至摆放平台上,实现上模具能够配套摆放,便于配合设备的机械手使用,并且可以循环使用。下模具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10,上模具底部设置有定位柱11,定位柱的数量与定位孔的数量一致,定位柱能够插设在定位孔内,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实现导向安装,从而保证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位置能够始终不变,上模具能够盖合在下模具表面,从而实现对金属板和pin针的固定,便于焊接。上述下模具表面设置有放置槽12,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3、第二定位部131、第三定位部14和第四定位部15,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依次设置在放置槽的四个周边处,即设置在金属板的四周边上,通过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能够实现对金属板的位置限定;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固定设置,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均与弹簧压紧机构16连接,通过弹簧压紧机构使得第三定位部存在一个朝向第一定位部的移动量和移动抵紧力,第四定位部存在一个朝向第二定位部的移动量和移动抵紧力,在无金属板放置时,第三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之间的间距小于金属板对应的长度,第四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之间的间距小于金属板对应的长度,当金属板放置时,能够挤压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使得间距变大,从而容置金属板,最后通过弹簧压紧机构进行抵紧固定,不会因加工碰撞或震动影响金属板的位置。上述上模具上设置有焊接孔17和pin针插孔18,焊接孔和pin针插孔均与放置槽贯通连接,焊接孔和pin针插孔之间贯通连接;通过pin针插孔可以安装pin针,通过焊接孔将pin针焊接在金属板上,从而pin针焊接位置均由模具位置决定,保证焊接位置的精确度以及焊接时pin针不会移动,提高焊接质量。下模具上还设置有多个夹取避让口21,夹取避让口设置在放置槽两侧上并与放置槽贯通连接,该夹取避让口可以在放置金属板时,具有充裕的空间,避免手指或者机械手无法操作,也能够提高机械手抓取时的稳定性,金属板能够被抓取在抓取手内部,而不是尖端。在限制辊轮与限制架之间还设置有升降调节板22,通过升降调节板与限制架之间的锁固位置变化,可以调整限制轮的高度,从而提高限制轮于连接板的配合顺畅度。连接板与导向柱之间还设置有缓冲支架19,缓冲支架上设置有缓冲块20,当下模具上升时,缓冲块能够抵接在旋转平台底部,避免硬性冲击对下模具造成伤害。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上放料的旋转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底部设置有分度旋转装置,所述旋转平台表面在同一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底部设置有两个导向柱,两个导向柱穿过旋转平台至旋转平台下方,所述导向柱与旋转平台之间设置有导向套,两个导向柱端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侧设置有倾斜导向台,所述旋转平台下方还设置有限制辊轮,所述限制辊轮设置在限制架上,所述限制辊轮与连接板配合抵接,所述下模具上还设置有上模具,所述旋转平台表面还设置有多个摆放平台,多个摆放平台均匀设置在同一圆周上,所述上模具能够移动至摆放平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上放料的旋转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底部设置有分度旋转装置,所述旋转平台表面在同一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底部设置有两个导向柱,两个导向柱穿过旋转平台至旋转平台下方,所述导向柱与旋转平台之间设置有导向套,两个导向柱端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侧设置有倾斜导向台,所述旋转平台下方还设置有限制辊轮,所述限制辊轮设置在限制架上,所述限制辊轮与连接板配合抵接,所述下模具上还设置有上模具,所述旋转平台表面还设置有多个摆放平台,多个摆放平台均匀设置在同一圆周上,所述上模具能够移动至摆放平台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上放料的旋转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上模具底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与定位孔的数量一致,所述定位柱能够插设在定位孔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上放料的旋转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表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柳李兴伦周瑞
申请(专利权)人:塑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