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轨移动振打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858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2:12
一种无轨移动振打机器人,包括主体框架(1)、左机械臂(1‑1)、右机械臂(1‑2)、伺服电机(2)、电磁吸盘(3)、固定法兰(4)、储能装置(5)、控制器(6)、振打装置(10)。通过控制左右机械臂上的伺服电机和电磁吸盘交替工作,可以实现在采用磁性或可磁化物质制成的静电除尘器灰斗外表面自由移动,从而实现对灰斗的全面振打,能够将灰斗内的积灰完全清理干净,且利用电磁吸盘吸附,吸附更加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

A trackless mobile rapping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rackless mobile vibrating robot, which comprises a main frame (1), a left manipulator (1_1), a right manipulator (1_2), a servo motor (2), an electromagnetic sucker (3), a fixed flange (4), an energy storage device (5), a controller (6) and a vibrating device (10). By controlling the alternating work of the servo motor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sucker on the left and right mechanical arms, the free movement of the surface of the dust hopper of th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made of magnetic or magnetized materials can be realized, thus the full vibration of the ash hopper can be realized, and the ash deposited in the ash hopper can be completely cleaned up, and the dust can be absorbed and adsorbed by the electromagnetic sucker.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ingenious in conce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轨移动振打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防止静电除尘器灰斗积灰堵塞的振打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深入,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大气污染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针对建材、冶金、化工、电力等工业废气污染排放量较大的行业,其排放的气体必须经过除尘处理,大型电除尘器是我国工业烟气除尘的主要设备之一。灰斗是静电除尘器中收集灰尘的一个重要部件,灰斗中的积灰自身水分含量、粒度变化、温度变化、存放时间长短、灰斗内壁摩擦系数的大小是形成仓壁挂料的原因。灰斗内的灰料粘性较大,会粘结在灰斗内壁,长时间后,会形成积灰,难以清除。灰斗积灰的形式主要有架桥、膨灰、积灰板结、出口堵塞等现象,且积灰粘性较大,如不及时解决,积灰过多、下灰不畅则需停机检修时,拆移卸灰阀后,需用工具疏通处理,工作强度极大。现阶段,清除灰斗中的积灰的方法主要有人力捶打或者采用在灰斗上安装振打装置实现灰斗的正常工作,其中机械振打包括两种方式,固定位置振打和移动式振打,如附图1所示,固定位置振打就是在灰斗固定位置安装振打锤a-1,移动式振打就是在灰斗上安装圆周方向或者竖直方向上的导轨b-1、b-2,振打装置c-1、c-2沿导轨移动并对灰斗进行振打清灰。上述人力捶打虽然可以清理较为干净,但是耗时长,效率低下,而且人力捶打无法控制力度会对灰斗造成机械损害,同工业用静电除尘器的灰斗高度在几米到十几米不等,用人工方式费时费力。采用固定位置振打的振打强度和位置都是固定的,例如公开号为CN105689144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只能对某一个位置进行振打,由于振打力传导的衰减较快,对积灰的清理效果有限。采用移动式振打例如公开号为CN104941811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采用的是移动导轨移动振打装置,其包括电机振动器等传动部件,传动和振打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同时其采用轨道移动,移动轨迹固定,其积灰清理效果虽然优于固定位置振打,但是并不能做到将灰斗中的积灰完全清理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不需要轨道可移动的无轨移动振打机器人,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轨移动振打机器人,包括主体框架、左机械臂、右机械臂、伺服电机、电磁吸盘、固定法兰、储能装置、控制器、振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左机械臂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的左侧,所述右机械臂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的右侧;所述左机械臂和所述右机械臂远离所述主体框架的一端均设置有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电磁吸盘;每个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固定法兰安装于所述左机械臂和所述右机械臂远离所述主体框架一端的上部;每个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左机械臂和所述右机械臂,每个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连接有所述电磁吸盘,所述电磁吸盘位于所述左机械臂和所述右机械臂的下部。所述主体框架的上部安装有所述储能装置和所述控制器,所述主体框架的下部安装有所述振打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振打机器人的耗能部件提供能量,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整个振打机器人的运行。所述电磁吸盘包括联轴器、吸盘轴、柔性包裹体、连杆机构、小型电磁线圈、弹性铰接部;所述电磁吸盘通过联轴器上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吸盘轴上部与联轴器下部活动连接;所述吸盘轴下部接有多个连杆机构,每个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和所述吸盘轴弹性铰接,每个所述连杆机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小型电磁线圈,所述小型电磁线圈以所述吸盘轴为中心呈圆形矩阵或放射状排列;所述柔性包裹体将每个所述小型电磁线圈和所述连杆机构包裹为一个整体,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小型电磁线圈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铰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通过弹性铰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另一端通过弹性铰接部与所述吸盘轴连接;所述弹性铰接部包括铰接轴和可恢复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杆机构均内置有导线为每个所述小型电磁线圈输送电能。该机器人还包括天线、螺杆和步进电机,所述天线安装于所述控制器上,用于控制器和外部的通信;所述螺杆和所述步进电机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内部一侧,所述螺杆一端连接所述步进电机输出轴,另一端和所述左机械臂或所述右机械臂螺纹传动连接,通过所述步进电机控制所述螺杆正转或者反转,从而带动所述左机械臂或所述右机械臂伸出或者缩入所述主体框架内部,从而调整所述振打机器人的整体长度。优选的,所述柔性包裹体为高分子塑料材质;所述可恢复连接件为扭簧、拉簧或者是气弹簧。优选的,所述小型电磁线圈的外部除底面外均包裹有磁屏蔽材料。优选的,所述联轴器为弹性联轴器或者万向联轴器或其组合。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动、用于控制所述小型电磁线圈的供电、用于控制所述储能装置的能量输送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振打装置的运行。优选的,所述振打装置为电磁振打装置、气动振打装置或者声波振打装置等所有已知的振打装置。优选的,该无轨移动振打机器人可以在采用磁性或可磁化物质制成的静电除尘器灰斗外表面自由移动。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两个机械臂上的电磁吸盘和伺服电机交替工作,使得机器人在灰斗外表面沿任意路径移动,从而在无轨情况下实现对灰斗的全面振打,能够将灰斗内的积灰完全清理干净,且利用电磁吸盘吸附,吸附更加稳定,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振打装置。图2为无轨移动振打机器人的主视图。图3为无轨移动振打机器人的俯视图。图4为磁性吸盘的主视图。图5为磁性吸盘的俯视图。图6为连杆机构连接图。图7、图8为无轨移动振打机器人运动轨迹示意图。图9、图10为吸盘在不平表面紧密吸合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主体框架1、左机械臂1-1、右机械臂1-2、伺服电机2、电磁吸盘3、联轴器3-1、吸盘轴3-2、柔性包裹体3-3、连杆机构3-4、第一连杆3-4-1、第二连杆3-4-2、第三连杆3-4-3、小型电磁线圈3-5、弹性铰接部3-6、可恢复连接件3-6-1、固定法兰4、储能装置5、控制器6、天线7、螺杆8、步进电机9、振打装置10。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2-3所示的无轨移动振打机器人,包括主体框架1、左机械臂1-1、右机械臂1-2、伺服电机2、电磁吸盘3、固定法兰4、储能装置5、控制器6、振打装置10;其特征是:左机械臂1-1安装于主体框架1的左侧,右机械臂1-2安装于主体框架1的右侧;左机械臂1-1和右机械臂1-2远离主体框架1的一端均设置有伺服电机2和电磁吸盘3;每个伺服电机2通过固定法兰4安装于左机械臂1-1和右机械臂1-2远离主体框架1一端的上部;每个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穿过左机械臂1-1和右机械臂1-2,每个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末端连接有电磁吸盘3,电磁吸盘3位于左机械臂1-1和右机械臂1-2的下部。主体框架1的上部安装有储能装置5和控制器6,主体框架1的下部安装有振打装置10;储能装置5为振打机器人的耗能部件提供能量,控制器6用于控制整个振打机器人的运行。该机器人还包括天线7、螺杆8和步进电机9,天线7安装于控制器6上,用于控制器6和外部的通信;螺杆8和步进电机9安装于主体框架1内部一侧,螺杆8一端连接步进电机9输出轴,另一端和左机械臂1-1或右机械臂1-2螺纹传动连接,通过步进电机9控制螺杆8正转或者反转,从而带动左机械臂1-1或右机械臂1-2伸出或者缩入主体框架1内部,从而调整振打机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轨移动振打机器人,包括主体框架(1)、左机械臂(1‑1)、右机械臂(1‑2)、伺服电机(2)、电磁吸盘(3)、固定法兰(4)、储能装置(5)、控制器(6)、振打装置(10);其特征是:所述左机械臂(1‑1)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左侧,所述右机械臂(1‑2)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右侧;所述左机械臂(1‑1)和所述右机械臂(1‑2)远离所述主体框架(1)的一端均设置有所述伺服电机(2)和所述电磁吸盘(3);每个所述伺服电机(2)通过所述固定法兰(4)安装于所述左机械臂(1‑1)和所述右机械臂(1‑2)远离所述主体框架(1)一端的上部;每个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左机械臂(1‑1)和所述右机械臂(1‑2),每个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末端连接有所述电磁吸盘(3),所述电磁吸盘(3)位于所述左机械臂(1‑1)和所述右机械臂(1‑2)的下部,所述主体框架(1)的上部安装有所述储能装置(5)和所述控制器(6),所述主体框架(1)的下部安装有所述振打装置(10);所述储能装置(5)为振打机器人的耗能部件提供能量,所述控制器(6)用于控制整个振打机器人的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轨移动振打机器人,包括主体框架(1)、左机械臂(1-1)、右机械臂(1-2)、伺服电机(2)、电磁吸盘(3)、固定法兰(4)、储能装置(5)、控制器(6)、振打装置(10);其特征是:所述左机械臂(1-1)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左侧,所述右机械臂(1-2)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右侧;所述左机械臂(1-1)和所述右机械臂(1-2)远离所述主体框架(1)的一端均设置有所述伺服电机(2)和所述电磁吸盘(3);每个所述伺服电机(2)通过所述固定法兰(4)安装于所述左机械臂(1-1)和所述右机械臂(1-2)远离所述主体框架(1)一端的上部;每个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左机械臂(1-1)和所述右机械臂(1-2),每个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末端连接有所述电磁吸盘(3),所述电磁吸盘(3)位于所述左机械臂(1-1)和所述右机械臂(1-2)的下部,所述主体框架(1)的上部安装有所述储能装置(5)和所述控制器(6),所述主体框架(1)的下部安装有所述振打装置(10);所述储能装置(5)为振打机器人的耗能部件提供能量,所述控制器(6)用于控制整个振打机器人的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轨移动振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吸盘(3)包括联轴器(3-1)、吸盘轴(3-2)、柔性包裹体(3-3)、连杆机构(3-4)、小型电磁线圈(3-5)、弹性铰接部(3-6);所述电磁吸盘(3)通过联轴器(3-1)上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所述吸盘轴(3-2)上部与联轴器(3-1)下部活动连接;所述吸盘轴(3-2)下部连接有多个连杆机构(3-4),每个所述连杆机构(3-4)的一端和所述吸盘轴(3-2)弹性铰接,每个所述连杆机构(3-4)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小型电磁线圈(3-5),所述小型电磁线圈(3-5)以所述吸盘轴(3-2)为中心呈圆形矩阵或放射状排列;所述柔性包裹体(3-3)将每个所述小型电磁线圈(3-5)和所述连杆机构(3-4)包裹为一个整体,所述连杆机构(3-4)包括第一连杆(3-4-1)、第二连杆(3-4-2)和第三连杆(3-4-3);所述第一连杆(3-4-1)一端与小型电磁线圈(3-5)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路吕立新贺中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巴克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