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师自宽专利>正文

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8428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系统》的宗旨是解决大型、特大型城市的交通拥堵、实现城市交通和谐通畅、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它是在保持城市干道两侧及其交叉口周围建筑物平面位置不动的情况下,以原有城市干道为基础进行干道及其交叉口的技术改造,通过建设设在干道上及其交叉口上的畅通无阻的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体系和干道直行机动车车道及其交叉口的互通式立交机动车车道共同组成完整的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网络。通过畅通无阻的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网络吸引次干道和支路的机动车、非机动车有序进出,带动城市交通快速有序运转,从而大幅提升城市道路的允许交通流量,延长城市道路交通量饱和的年限,从根本上缓解大型、特大型城市的交通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通工程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城市的车辆保有量急剧增加,许 多大型、特大型城市已进入汽车社会。城市的交通拥堵除造成巨 大的资源浪费外,还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虽然城市管理者们花巨资兴建了地铁、公交专 用道、高架桥、轨道交通和大型互通立交等设施,不断进行交通 设施改造,使局部交通得到缓解,但却始终无法改变整个城市交 通拥堵逐渐加剧的被动局面
技术实现思路
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系统》的宗旨是解决大型、特大型城市的交通拥堵、实现城市交通和谐通畅、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它的主要技术特征是 一、在保持城市干道两侧及其交叉口周围 建筑物平面位置不动的情况下,以原有城市干道为基础进行干道 及其交叉口的技术改造,逐步形成完整的快速道路交通网络;二、 干道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是1、全部取消设在干道中的人工构造 物、交通信号灯和交警指挥系统;2、道路中心区车道全部设置为 直行车道,靠右边的直行车道兼顾机动车的右转、并道功能;3、 公交车站台设在两个干道交叉口中部靠边且不影响干道交通的适 当位置上,并与非机动车及人行天桥进行连接;4、在干道上每隔 250米左右设置一座带自动扶梯的非机动车及人行天桥,把需要横 过街道的行人、非机动车与在干道上通行的机动车完全隔开,形 成相对独立的机动车交通体系和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体系;5、在干道上形成两层交通体系,即主平面一层、上跨的非机动车及人 行天桥一层;三、干道交叉口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是1、把干道 交叉口及其附近区域按照交通功能渠化布局的需要,划分为直行 区、环形转向区和微循环区;2、直行区全部采取立交处理,实行 分离、互通式交通,使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道得到最大限度的渠化;3、环形转向区用来实现车辆的所有转向行为(左转、 右转和调头等);4、微循环区是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 调整区,设置能够近便地出入快速道路的交通指示标志;5、车辆 转向方式左转车辆通过在环形转向区的一次环形转向(直行过 街+右转进入环形道路+直行过街)完成左转行为、调头车辆通过 在环形转向区的二次环形转向完成调头目的、走错道路想回到原 点也可通过在环形转向区的多次环形转向来实现;6、在干道交叉 口上建造、设置带自动扶梯的互通式非机动车及人行天桥,让非 机动车和行人在主平面上部的交通通道上便利地实现各自的通行 目的;7、在进出干道交叉口的各个位置设置醒目的机动车、非机 动车及行人的交通指示标志,以便各个交通群体自行运转,到达 各自的目的地;8、在交叉口形成三层交通体系,即主平面一层、 下穿机动车一层和上跨的互通式非机动车及人行天桥一层;四、 交通体系的形成1、设在干道上的带自动扶梯的非机动车及人行 天桥和设在干道交叉口上的带自动扶梯的互通式非机动车及人行 天桥与主平面上的非机动车及人行交通通道共同组成畅通无阻的 非机动车及人行交通体系;2、城市干道上的直行机动车道与干道 交叉口的互通式立交机动车道共同组成畅通无阻的机动车交通运行体系;3、两个畅通无阻的交通运行体系从根本上保证了城市道 路交通的快速有序运转;五、运行原理通过畅通无阻的城市快 速道路吸引次干道和支路的机动车、非机动车有序进出,带动城 市交通快速有序运转,从而大幅提升城市道路的允许交通流量, 延长城市道路交通量饱和的年限,从根本上缓解大型、特大型城 市的交通压力。附图说明 以现有城市干道为基础后的一个交叉口及其附近区域的交通组织 运行体系的平面布置如附图所示(平面图显示的是干道两层、交 叉口三层交通体系)。将城市的所有干道和交叉口都如此进行改 造,则将会在较短的时间内逐步形成城市道路的快速交通体系。 它由两个畅通无阻交通运行体系,即机动车交通运行体系和非机 动车、人行交通运行体系,他们相互分离,又在主平面上有机结 合,共同组成《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系统》。实施方式一、以城市现有的干道为基础进行总体规划,有计划地进行干道及其交叉口区域的改造,最后形成畅通无阻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二、在进行技术改造时,为縮短工程建设周期,应尽量采用通用组合模块结构;三、广泛进行机动车交通运行体系和非机动车、 行人交通运行体系的宣传,让所有交通参与者很快适应这种新型 的道路交通方式,实现和谐通畅的城市交通发展目标。权利要求1、《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系统》的宗旨是解决大型、特大型城市的交通拥堵、实现城市交通和谐通畅、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它是在保持城市干道两侧及其交叉口周围建筑物平面位置不动的情况下,以原有城市干道为基础进行干道及其交叉口的技术改造,通过建设设在干道上及其交叉口上的畅通无阻的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体系和干道直行机动车车道及其交叉口的互通式立交机动车车道共同组成完整的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网络。通过畅通无阻的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网络吸引次干道和支路的机动车、非机动车有序进出,带动城市交通快速有序运转,从而大幅提升城市道路的允许交通流量,延长城市道路交通量饱和的年限,从根本上缓解大型、特大型城市的交通压力。2、 《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系统》的交通组织技术。全文摘要《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系统》的宗旨是解决大型、特大型城市的交通拥堵、实现城市交通和谐通畅、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它是在保持城市干道两侧及其交叉口周围建筑物平面位置不动的情况下,以原有城市干道为基础进行干道及其交叉口的技术改造,通过建设设在干道上及其交叉口上的畅通无阻的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体系和干道直行机动车车道及其交叉口的互通式立交机动车车道共同组成完整的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网络。通过畅通无阻的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网络吸引次干道和支路的机动车、非机动车有序进出,带动城市交通快速有序运转,从而大幅提升城市道路的允许交通流量,延长城市道路交通量饱和的年限,从根本上缓解大型、特大型城市的交通压力。文档编号E01C1/04GK101418536SQ20071016774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5日专利技术者师自宽 申请人:师自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系统》的宗旨是解决大型、特大型城市的交通拥堵、实现城市交通和谐通畅、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它是在保持城市干道两侧及其交叉口周围建筑物平面位置不动的情况下,以原有城市干道为基础进行干道及其交叉口的技术改造,通过建设设在干道上及其交叉口上的畅通无阻的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体系和干道直行机动车车道及其交叉口的互通式立交机动车车道共同组成完整的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网络。通过畅通无阻的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网络吸引次干道和支路的机动车、非机动车有序进出,带动城市交通快速有序运转,从而大幅提升城市道路的允许交通流量,延长城市道路交通量饱和的年限,从根本上缓解大型、特大型城市的交通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自宽
申请(专利权)人:师自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