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834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附装置,包括蒸汽管、进气口、净化气出口、混合气出口、活性炭放置板和壳体,所述活性炭放置板设置于壳体内部,用于放置活性炭,所述活性炭放置板距离壳体底部的高度为不高于壳体总高度的1/2,所述蒸汽管设置于所述活性炭放置板下方,且所述活性炭放置板上具有气流通道,所述进气口、混合气出口均位于壳体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吸附装置合理设置吸附装置的管道及内部结构,实现一次性吸附就能够达到排放。

An adsorp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dsorp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team pipe, an air inlet, a purifying gas outlet, a mixture gas outlet, an activated carbon placement plate and a shell. The activated carbon placement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interior for placing the activated carbon. The height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placement plate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is not higher than 1/2 of the total height of the shell. The steam pipe is arranged below the active carbon placement plate, and the active carbon placement plate has an air passage, and the air inlet and the mixture outlet are all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shell. The adsorption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rationally arranged with the pipeline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adsorption device, so that the discharge can be achieved by one-off adsor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装置
本技术涉及有机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化工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尾气,为了不污染大气,都需要对其生产的尾气进行处理,然后才能排空,然而目前在一些有机类的化工生产厂家中,他们产生的尾气往往带有大量的低沸点有机物,然而他们使用的尾气吸收系统却并不能有效的回收这些有机物,而直接排到了大气中,带来了大气污染,同时也造成了物料的浪费。碳吸附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回收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吸附剂的多孔结构,将废弃中的VOC捕获,将含VOC的有机废气通过活性炭床使VOC呗吸附,废气得到净化而排放到大气中。当碳吸附达到饱和后,对饱和的碳床进行脱附再生;通入水蒸气将VOC吹脱放出,并与水蒸气形成蒸汽混合物,一起离开吸附床;用冷凝器冷却蒸汽混合物为液体,然后再进行分离回收。但是目前的吸附装置,很难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并且废气处理质量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附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吸附装置,包括蒸汽管、进气口、净化气出口、混合气出口、活性炭放置板和壳体,所述活性炭放置板设置于壳体内部,用于放置活性炭,所述活性炭放置板距离壳体底部的高度为不高于壳体总高度的1/2,所述蒸汽管设置于所述活性炭放置板下方,且所述活性炭放置板上具有气流通道,所述进气口、混合气出口均位于壳体顶部。优选地,所述活性炭放置板包括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之间设有间隙。优选地,该吸附装置还包括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置于壳体底部。优选地,该吸附装置还包括温度计接口和温度感应器接口。优选地,该吸附装置还包括混合气总管和混合气分管,所述混合气分管为多个设置,所述混合气分管分布于所述混合气总管上;所述混合气出口为多个设置,所述混合气分管分别对应连接混合气出口。优选地,该吸附装置还包括卸料口,所述卸料口一端连接活性炭放置板,另一端连接壳体外部。优选地,所述活性炭放置板的长度至少为壳体总长度的1/5-4/5。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混合气出口和净化气出口连接的切换阀组,所述切换阀组在吸附状态打开所述净净化气出口并关闭所述混合气出口,在脱附状态关闭所述净化气出口并打开所述混合气出口。优选地,所述净化气出口与壳体连接,并向壳体外延伸。优选地,该吸附装置还包括括蒸汽入口,所述蒸汽入口位于壳体外,并且与蒸汽管连通。本技术提供的吸附装置合理设置吸附装置的管道及内部结构,实现一次性吸附就能够达到排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吸附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吸附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吸附装置的左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考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附装置,包括蒸汽管1、进气口2、净化气出口3、混合气出口4、活性炭放置板5和壳体6,活性炭放置板5设置于壳体6内部,用于放置活性炭,需要回收的废气经进气口2进入吸附装置的壳体6内部,位于活性炭放置板5上的活性炭对废气中的有机气体进行吸附,吸附剩余的净化气体经净化气出口3排出;当吸附完成后,蒸汽管1对壳体6内部进行加热,使活性炭吸附后的有机气体进行脱附,脱附后的有机气体经混合气出口4排出。活性炭放置板5距离壳体6底部的高度为不高于壳体6总高度的1/2,壳体6总高度是指壳体6顶部到壳体6底部份距离,蒸汽管1设置于活性炭放置板5下方,能够使活性炭放置板5上放置的活性炭较好的脱附。且活性炭放置板5上具有气流通道,能够帮助蒸汽管1的热气更好的充满整个壳体,具有较好的脱附效果。进气口2、混合气出口4均位于壳体6顶部,因为活性炭放置于活性炭放置板5的上方,因此,从壳体6顶部进入废气能够实现对有机物较好的吸附效果;同样混合气出口4位于壳体6顶部也能够较快较完全的带走脱附后有机气体。参考图2和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活性炭放置板5包括第一放置板51和第二放置板52,第一放置板51和第二放置板52之间设有间隙,本实施例所说的间隙为气流通道。两块放置板之间留有间隙,能够使蒸汽管1中的热蒸汽发挥更大的效果,实现更好的脱附效果。参考图1和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该吸附装置还包括排污口7,排污口7设置于壳体6底部,当工作工程中壳体6内产生废水,可通过排污口7排放;或者当清洗壳体6内部产生的废水也可通过排污口7排放。参考图2和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该吸附装置还包括温度计接口9和温度感应器接口91,用于监控壳体6内的温度,维持整个系统的温度平衡,延长设备的工作寿命。参考图1-3,在优选实施例中,该吸附装置还包括混合气总管41和混合气分管42,混合气分管42为多个设置,混合气分管42分布于混合气总管41上;混合气出口4为多个设置,混合气分管42分别对应连接混合气出口4。脱附后的有机气体经多个混合气出口4流入对应的混合气分管42中,然后全部汇集到混合气总管41中排出。参考图1和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该吸附装置还包括卸料口8,卸料口8一端连接活性炭放置板5,另一端连接壳体6外部,用于更换活性炭放置板5上的活性炭。参考图1和图2,在优选实施例中,活性炭放置板5的长度至少为壳体6总长度的1/5-4/5。活性炭放置板5的长度太长会占据壳体6太多的空间,使壳体6内的热气不能很好实现活性炭的脱附。应设置合理的长度,能够充分放置更多的活性炭,实现吸附较多的有机气体。在优选实施例中,壳体6上设置有与混合气出口4和净化气出口3连接的切换阀组(图未示),切换阀组在吸附状态打开净化气出口3并关闭混合气出口4,吸附后剩余的净化气体经净化气出口3排出;在脱附状态关闭净化气出口3并打开混合气出口4,脱附后的有机气体经混合气出口4排出。参考图1和图2,在优选实施例中,净化气出口3与壳体6连接,并向壳体6外延伸,可将吸附后剩余的净化气体直接排放至大气中。参考图1和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该吸附装置还包括括蒸汽入口11,蒸汽入口11位于壳体6外,并且与蒸汽管1连通。参考图1-3,在优选实施例中,该吸附装置还包括位于壳体6顶部的第一检修孔100和第二检修孔101;还包括位于壳体侧面的第三检修孔102,可更全面检验吸附装置内部,有效进行维护,延长吸附装置的寿命。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检修孔均含有检修孔盖,用于打开和关闭检修孔。本技术提供的吸附装置合理设置吸附装置的管道及内部结构,实现一次性吸附就能够达到排放,并且具有较好的吸附脱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管、进气口、净化气出口、混合气出口、活性炭放置板和壳体,所述活性炭放置板设置于壳体内部,用于放置活性炭,所述活性炭放置板距离壳体底部的高度为不高于壳体总高度的1/2,所述蒸汽管设置于所述活性炭放置板下方,且所述活性炭放置板上具有气流通道,所述进气口、混合气出口均位于壳体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2 CN 20172123211631.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管、进气口、净化气出口、混合气出口、活性炭放置板和壳体,所述活性炭放置板设置于壳体内部,用于放置活性炭,所述活性炭放置板距离壳体底部的高度为不高于壳体总高度的1/2,所述蒸汽管设置于所述活性炭放置板下方,且所述活性炭放置板上具有气流通道,所述进气口、混合气出口均位于壳体顶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放置板包括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之间设有间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置于壳体底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计接口和温度感应器接口。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春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林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