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临界CO2缝内携砂模拟实验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钻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临界CO2缝内携砂模拟实验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非常规及低渗透油气资源占剩余油气资源量的50%,开发非常规及低渗透油气藏将成为我国油气新的增长点,然而实现非常规及低渗透油气藏商业化开发,必须依靠大规模的水力压裂。由于非常规及低渗透的油气藏渗透率较低,开发难度大,故压裂液的选择对于非常规油气开发至关重要。常规的水基压裂液存在浪费水资源和易对储层造成伤害等弊端,大大制约了其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因此针对常规压裂液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沈忠厚院士率先提出利用超临界CO2进行储层压裂改造。超临界CO2压裂作为一种新型无水压裂技术,由于其具有环保、高效以及低储层伤害等优势而备受关注。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温度和压力均高于临界点(Tc>31.1℃,Pc>7.38MPa)的流体。该流体具有接近于气体的低粘度和高扩散性以及接近于液体的高密度等特性。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其低黏特性能使超临界CO2压裂液比水基压裂液具有更低的起裂压力,而强扩散性,接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临界CO2缝内携砂模拟实验装置,至少包括裂缝模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模拟单元包括围压筒、携砂液输送管和裂缝模型,所述围压筒具有中空的容置腔,所述裂缝模型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裂缝模型内设有裂缝流道,所述裂缝流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裂缝进口和裂缝出口,所述围压筒的侧壁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携砂液输送管贯穿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裂缝进口相连通,所述携砂液输送管的外壁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裂缝出口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所述围压筒的外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携砂液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CO2缝内携砂模拟实验装置,至少包括裂缝模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模拟单元包括围压筒、携砂液输送管和裂缝模型,所述围压筒具有中空的容置腔,所述裂缝模型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裂缝模型内设有裂缝流道,所述裂缝流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裂缝进口和裂缝出口,所述围压筒的侧壁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携砂液输送管贯穿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裂缝进口相连通,所述携砂液输送管的外壁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裂缝出口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所述围压筒的外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携砂液出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CO2缝内携砂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模型包括可视玻璃板、可移动壁板和本体支架,所述本体支架具有沿所述本体支架轴向贯通的安装腔,所述可视玻璃板和所述可移动壁板均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并均垂直于所述本体支架的轴线,所述可视玻璃板和所述可移动壁板均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面密封配合,所述可视玻璃板和所述可移动壁板围合形成所述裂缝流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CO2缝内携砂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支架与所述可视玻璃板固定连接,所述可移动壁板能沿所述安装腔的内壁面往复移动,所述可移动壁板和所述本体支架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临界CO2缝内携砂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螺纹调节丝杠和固设于所述本体支架上的固定支撑件,所述固定支撑件位于所述可移动壁板背向所述可视玻璃板的一侧并与所述可移动壁板之间具有间隔,所述螺纹调节丝杠垂直于所述可移动壁板设置,所述螺纹调节丝杠的一端顶抵在所述可移动壁板上,所述螺纹调节丝杠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支撑件并与所述固定支撑件螺纹配合。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CO2缝内携砂模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柱,李根生,王猛,田守嶒,黄中伟,杨兵,陆群,翁连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