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主干道下地下快速路与轨交区间合建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主干道下地下快速路与轨交区间合建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沿海城市有许多区域属于软土地层,随着城市现代化,在已有高档商务区和高档住宅区的城市主干道的上部不宜新建高架快速路,只好修建地下快速路。这样在城市主干道下部土层强度较好的情况下,地下快速路与轨交区间工序一般为先施作围护结构,开挖基坑,然后从下到上依次浇筑轨交区间结构、地下快速路隧道框架结构,此时不需要任何预加固与减沉措施,见图1。但若工程施工区域处于淤泥质软土条件下,地下快速路隧道的下沉非常明显,轨交(轨道交通)区间结构在淤泥质软土中也是不稳定的,此时若无任何预加固和减沉措施,工程可行性是不满足的,因此需要在上述施工步骤中增加一些必要可行的工序才能满足工程的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城市主干道下淤泥质软土中地下快速路隧道与地铁盾构区间合建存在问题,并提供一种城市主干道下地下快速路与轨交区间合建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城市主干道下地下快速路与轨交区间合建的施工方法,其步骤如下: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主干道下地下快速路与轨交区间合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平整场地,沿待建区域两侧施工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且施工过程下放钢筋笼时,把测斜管绑扎在钢筋笼上,预埋至地下连续墙中,用于监测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2)用三轴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其中地下快速路隧道底板以上的淤泥质土进行弱加固,而隧道底板以下的淤泥质土进行强加固;3)在待放坡开挖的轨交区间基坑底部施作减沉桩兼立柱桩,同时施作上部立柱;在轨交区间基坑两侧的地下快速路隧道底板下方施作减沉桩;4)从场地顶部开始向下开挖土体至基坑第一道支撑的设计位置底部,浇筑冠梁和第一道砼支撑;继续向下开挖土体至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主干道下地下快速路与轨交区间合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平整场地,沿待建区域两侧施工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且施工过程下放钢筋笼时,把测斜管绑扎在钢筋笼上,预埋至地下连续墙中,用于监测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2)用三轴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其中地下快速路隧道底板以上的淤泥质土进行弱加固,而隧道底板以下的淤泥质土进行强加固;3)在待放坡开挖的轨交区间基坑底部施作减沉桩兼立柱桩,同时施作上部立柱;在轨交区间基坑两侧的地下快速路隧道底板下方施作减沉桩;4)从场地顶部开始向下开挖土体至基坑第一道支撑的设计位置底部,浇筑冠梁和第一道砼支撑;继续向下开挖土体至第二道支撑的设计位置底部,然后设置第二道钢支撑并对其施加预应力;继续向下开挖土体至第三道支撑的设计位置底部,设置第三道钢支撑并对其施加预应力;继续向下开挖土体至地下快速路的基坑设计位置底部,设置第四道砼支撑并对其施加预应力;其中第一道支撑位于城市主干道路面位置,第二道支撑位于城市主干道路面和地下快速路框架的顶部之间,第三道支撑位于地下快速路框架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第四道支撑位于地下快速路框架的底部位置;且四道支撑均水平支顶于两侧的地下连续墙之间;5)按设计坡率继续向下放坡开挖至轨交区间基坑底,然后在轨交区间基坑底浇筑素砼垫层,素砼垫层上施作防水措施;6)在轨交区间基坑中,从下往上依次浇筑轨交区间结构底板和侧墙,侧墙施作防水措施,然后对侧墙两侧的基坑进行回填;再浇筑地下快速路隧道框架底板,框架底板施作防水措施;地下快速路隧道框架底板与轨交区间结构的侧墙浇筑成一体,同时作为轨交区间结构的顶板;7)待地下快速路隧道框架底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四道砼支撑,,然后从下往上浇筑隧道框架侧墙至第三道支撑底部;待隧道框架侧墙达到设计强度后在两侧侧墙之间加设一道横撑实现换撑;隧道框架侧墙施作防水措施;8)待地下快速路隧道框架侧墙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三道钢支撑,浇筑隧道框架顶板和剩余的侧墙;隧道框架结构顶板施作防水措施;9)待地下快速路隧道框架顶板达到设计强度后,向上依次拆除第二道钢支撑、第一道砼支撑,最后拆除换撑;10)割除格构柱,在隧道框架顶板上施作防水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富生,朱汉华,陈孟冲,盛初根,姚志坤,周立平,王开太,韩乾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