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轮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7210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造轮子(7)的方法,轮子具有轮辋体(8),在其上连接有前凸缘区域(9),前凸缘区域经由轮辋底(10)与相对置的后凸缘区域(11)连接,后凸缘区域具有环绕的相对于轮辋底(10)增厚的凸边(12),其中,借助浇铸形成型坯(5),将该型坯成形为制成的轮子(7),其中,对于制造具有环绕的在凸边(12)中槽形地沿着凸边(12)的后端面延伸且具有限定的槽深度(T3)的材料凹空部(14)的轮子,在浇铸型坯(5)时首先从参考点(Z)以第一深度(T1)制造材料凹空部(14),然后将其成形至形成第二深度(T2),第二深度大于第一深度(T1),在此,深度(T1、T2)分别基于参考平面(F)来确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铸模(1)和轮子(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造轮子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造轮子、尤其是车轮的方法,该轮子具有轮辋体,前凸缘区域连接在该轮辋体上,前凸缘区域经由轮辋底与相对置的后凸缘区域连接,后凸缘区域具有环绕的相对于轮辋底增厚的凸边,其中,借助浇铸形成型坯,该型坯成形成制成的轮子。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借助这种方法来制造轮子、尤其是车轮的铸模。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轮子,尤其是车轮,该轮子具有轮辋体,前凸缘区域连接在该轮辋体上,前凸缘区域经由轮辋底与相对置的后凸缘区域连接,后凸缘区域具有环绕的相对于轮辋底增厚的凸边。
技术介绍
轮子、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轮子通常经受高度的机械负荷,因此必须具有合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在驶过坑洼处或其他地面不平整处时,要求轮子必须满足对相应的动态的首先是在径向方向上作用的冲击力的承受能力的要求。为此,已知形式的轮子设有加强构造的后凸缘区域,但是这带来使轮子的重量相应增加的缺点。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在限制轮子重量的同时改善对作用在轮子上的冲击负荷的承受能力的措施。DE202008005455U1公开了由铝合金制成的具有轮毂的车轮,轮毂具有内角部、外角部和轮辋底。为了降低轮毂的重量和材料成本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造轮子(7)、尤其是车轮的方法,所述轮子(7)具有轮辋体(8),在所述轮辋体上连接有前凸缘区域(9),所述前凸缘区域经由轮辋底(10)与相对置的后凸缘区域(11)连接,所述后凸缘区域(11)具有环绕的相对于所述轮辋底(10)增厚的凸边(12),其中,借助浇铸形成型坯(5),所述型坯(5)成形为制成的轮子(7),其特征在于,对于制造具有环绕的在所述凸边(12)中槽形地沿着所述凸边(12)的后端面(13)延伸且具有限定的槽深度(T3)的材料凹空部(14)的轮子(7),在浇铸所述型坯(5)时首先以第一深度(T1)制造所述材料凹空部(14),随后对其进行成形直至形成第二深度(T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5.06 AT GM50075/20161.一种用于制造轮子(7)、尤其是车轮的方法,所述轮子(7)具有轮辋体(8),在所述轮辋体上连接有前凸缘区域(9),所述前凸缘区域经由轮辋底(10)与相对置的后凸缘区域(11)连接,所述后凸缘区域(11)具有环绕的相对于所述轮辋底(10)增厚的凸边(12),其中,借助浇铸形成型坯(5),所述型坯(5)成形为制成的轮子(7),其特征在于,对于制造具有环绕的在所述凸边(12)中槽形地沿着所述凸边(12)的后端面(13)延伸且具有限定的槽深度(T3)的材料凹空部(14)的轮子(7),在浇铸所述型坯(5)时首先以第一深度(T1)制造所述材料凹空部(14),随后对其进行成形直至形成第二深度(T2),所述第二深度(T2)大于所述第一深度(T1),在此,所述第一深度和第二深度(T1、T2)分别从参考平面(F)开始确定,所述参考平面(F)设置成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轮子(7)的转动轴线、且延伸经过浇铸的但未成形的型坯(5)的后端面(13)的布置在所述轮辋底(10)的延长部中的区段(E)的后部的顶点(Z)。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深度(T1)位于所述第二深度(T2)的50%至80%、优选为60%至70%的范围内,尤其是所述第二深度(T2)的6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成形使所述型坯(5)在相应于所述材料凹空部(14)的区域中压缩至第二深度(T2),优选通过锻造或车削加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型坯(5)的凸边(12)的包括材料凹空部(14)和参考平面(Z)的后端面(13)进行成形、优选压缩,特别是锻造或车削加工成直至形成具有槽深度(T3)的材料凹空部(14)。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型坯(5)在相应于所述材料凹空部(14)的区域中在所述型坯(5)的轴向方向(A)上的视图中浇铸圆环形的、优选为平坦的槽底(16),在所述槽底上连接径向更靠外的至少部分平坦的槽壁(17)和径向更靠内的至少部分平坦的槽壁(18)。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后凸缘区域(11)浇铸在所述轮辋底(10)的圆柱形内表面(20)的直线延长部中的、背离所述凸边(12)的圆柱形的内表面(19)。7.一种借助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轮子(7)、尤其是车轮的铸模(1),所述铸模(1)具有上部(2)、下部(3)和至少两个侧部(4),在它们之间构造与浇铸的型坯(5)的阴模相应的空腔(6),其中,所述上部(2)或所述下部(3)具有与凸边(12)中的需要通过浇铸来制造的材料凹空部(14)的阴模相应的材料提升部(1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铸模(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材料提升部(15)中设置至少一个脱出元件(21)以便贴靠在所述凸边(12)的与所述材料凹空部(14)相应的表面(22)上并用于推出经浇铸的轮子(7)。9.一种轮子(7)、尤其是车轮,所述轮子具有轮辋体(8),在所述轮辋体上连接有前凸缘区域(9),所述前凸缘区域(9)经由轮辋底(10)与相对置的后凸缘区域(11)连接,所述后凸缘区域(11)具有环绕的相对于所述轮辋底(10)增厚的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曼弗雷德·艾贝特舒伯尔约瑟夫·霍夫曼
申请(专利权)人:宝必达奥地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奥地利,A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